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先遣兵團精兵強將,再加著名「旋風」縱隊,國民黨最後的精銳慘了

先遣兵團精兵強將,再加著名「旋風」縱隊,國民黨最後的精銳慘了

文|周明

先遣兵團精兵強將,再加著名「旋風」縱隊,國民黨最後的精銳慘了

1949 年7月,四野炮兵某師正從湖北漢口渡過長江,配合南下追殲國民黨軍隊

說起渡江戰役,大多數人都知道百萬雄師過大江,但百萬雄師是解放軍二野、三野在長江下游的渡江行動,四野在長江中游的渡江行動,卻相對被忽視了。

1949年2月,解放軍全軍進行了大整編,縱隊全部整編為軍,西北、中原、華東、東北四大野戰軍也依次改編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在這四大野戰軍中,經過了遼瀋、平津兩大戰役的第四野戰軍是裝備最精良實力最強悍的。

不過,先打遼瀋、再戰平津,四野急需休整。所以中央軍委在1948年12月給四野的任務是在平津戰役結束後,3月、4月休整兩個月,5月沿平漢路南下,6—7月間組織江漢戰役,8月渡江,渡江之後先經營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和江西部分地區,然後再奪取兩廣。這也是中央軍委首次確認了四野的戰略方向是中南地區。

先遣兵團精兵強將,再加著名「旋風」縱隊,國民黨最後的精銳慘了

1949 年 3 月渡江戰役前,北平人民正在歡送四野大軍南下

1949年2月,中央軍委計劃四野於3月中旬完成休整和改編傅作義部隊,但出動時間另行酌定。可見直到此時在中央軍委的全局籌劃中,並沒有讓四野參加渡江戰役的打算。但是,正在主持部署渡江戰役的鄧小平、陳毅在收到中央軍委的全局計劃後認為如果四野在3月中旬以後再出動,那麼就會和二野、三野的出動時間間隔在一個月以上。如此長的時間間隔,將給國民黨軍調動華中部隊轉用於南京和上海的機會,顯然會給二野、三野的渡江作戰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建議四野抽調40萬人提前南下,在二野、三野渡江時鉗制華中白崇禧集團,讓這一股國民黨主力部隊不能投入其他戰場。

當時,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分為兩大戰區,東線從湖口到上海800公里防線,由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指揮的26個軍75個師,約45萬人負責防禦;西線湖口以西約1000公里防線,則是由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指揮的15個軍40個師,約25萬人防禦。表面上看湯恩伯集團兵力更多,但所部大都是經過解放軍殲滅性打擊後重建的,部隊殘破,軍心渙散。白崇禧集團雖然兵力不如湯恩伯集團多,但主力都沒有受到過解放軍的打擊,戰力相對更強。所以,鄧小平和陳毅的擔心不無道理。

但是,40萬人幾乎是四野總兵力的一半,要抽調這麼多部隊提前南下,傷員安置,人員調配,政治思想動員,特別是對傅作義部隊的改編,方方面面的問題,短時間裡南下,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毛澤東在2月8日給鄧小平陳毅和林彪羅榮桓分別發了電報,要求鄧小平陳毅繼續抓緊整訓,而對林彪羅榮桓則提出考慮先派兩三個軍先行南下,攻取信陽威脅武漢,以策應二野、三野的渡江作戰。

先遣兵團精兵強將,再加著名「旋風」縱隊,國民黨最後的精銳慘了

1949 年,解放軍四野南下時,138 師軍樂隊在黃河橋頭為路過的部隊演奏音樂

2月9日,渡江戰役總前委致電中央軍委,認為在3月中旬出動,3月底開始渡江作戰最為有利,並再次請求四野抽調3個軍20萬人提前出動,於3月底到達武漢附近,鉗制白崇禧集團。12日,毛澤東拍板決定,四野抽調2個軍約12萬人,6日後出動於3月底到達信陽,在4月中旬迫近武漢。但6天的準備時間實在不夠,所以林彪羅榮桓請求再推遲6天,得到了中央軍委的批准。

2月18日,林彪決定以12兵團指揮第40軍、第43軍配屬1個炮兵團、2個工兵營總共約12萬人,組成先遣兵團於2月25日出動,提前南下。

40軍前身是東野第三縱隊,著名的「旋風」縱隊,是四野頭等主力,有敢打敢拼的作風,軍長韓先楚,政委羅舜初,下轄4個師。43軍前身是東野第六縱隊,最早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葉挺獨立團,是共產黨最早掌握的一支武裝,可以說是人民軍隊的開山鼻祖。軍長洪學智,政委賴傳珠,下轄4個師。

先遣兵團由12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蕭勁光、副司令員陳伯鈞率領,從先遣兵團的領導班子就可以看出,1955年授予軍銜,蕭勁光是大將,陳伯鈞、韓先楚、洪學智、賴傳珠均為上將,所屬的兩個軍都是堪稱虎賁之師的精銳,絕對是精兵強將。這樣組成的先遣兵團,戰鬥力確實是非常強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紀德:在「重生之地」打開禁忌之門,愛上男同學開啟了縱慾之旅
美國文壇最著名的隱士,有嚴重的精神潔癖,對少女情有獨鍾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