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17個實用的單反功能你都知道嗎?

17個實用的單反功能你都知道嗎?

毫無疑問,我們手中的單反相機是拍攝的源動力。對於單反相機的各項主要功能,想必大家已經再熟悉不過,但是它可能還隱藏了一些額外功能,這些功能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佳的拍攝體驗。

有一種說法:老款機型上擁有的功能永遠要比新機型少。但是閱讀說明書可以幫助你發掘到老相機潛在的「新功能」。相機的使用說明書附錄或者自定義功能表裡往往隱藏著一些有趣的東西。此外,還有些特色功能隱藏在隨機軟體中。

1. 電子水平儀

保持地平線水平是風光攝影的關鍵。當手持相機使用取景器拍攝風光照片時,最好打開取景器內的網格線指示。要知道,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風光攝影師,偶爾也會拍出地平線傾斜的照片,尤其是當地平線有起伏的時候。

在建築攝影領域,如果照片參照地平線傾斜,到後期編輯圖像時,攝影師有可能需要裁剪掉主體建築物的一部分邊緣,整幅攝影作品的完整性因此受到影響。機身內置的電子水平儀可以讓攝影師把精力都投入到構圖拍攝當中去。

提示:攝影師通常會手持拍攝大量的風光和城市景觀照片,而且常常會用到豎拍。相機內置的水平儀可以幫助攝影師拍出地平線水平的風光照。

2. 處理RAW格式文件

其實並不需要用專門的圖像編輯軟體來處理RAW文件,數碼單反內置有「RAW轉JPEG」功能。在使用轉換功能之前還可以對照片進行一些常規調整,例如:白平衡調整、亮度調整、對比度調整和更改JPEG文件選項等等。

RAW格式文件編輯完成後生可以生成一張JPEG格式的照片,並保留源文件。如果使用JPEG格式儲存,基本不能對已經做過的調整再做任何改變。

提示:如果你的外出拍攝時間較長,而且不願隨身攜帶筆記本,不如隨身多帶幾張存儲卡。使用RAW格式拍照,再利用空閑時間選出喜愛的照片,然後轉換出JPEG格式的照片。

3. 連線拍攝功能遠程查看照片

一套完整的Tether Table Aero遠程控制/回放系統

並不是高端單反才有這項功能。普通相機只要連接一根視頻輸出端子線就可以將照片在電腦或者電視上回放出來。室內人像、靜物攝影師常利用這個功能在大屏幕上查看更多的照片細節。

目前主流的數碼單反都可以做到在電腦端操控相機,並將拍到的照片實時顯示出來。實現這個功能的軟體一般都放在隨機附帶的光碟上,如尼康的Camera Control pro。

提示:只要數據線足夠長,可以將相機置於戶外進行遠程拍攝。

4. 除塵嚮導輔助清潔感測器

雖然可以利用相機的感測器震動功能或者氣吹清除低通濾鏡表面的灰塵,但這樣做依然無法完全清除乾淨。因此,可以使用除塵嚮導功能輔助清除低通濾鏡上殘留的細小灰塵。

使用除塵嚮導需要拍攝一張均勻白色背景的照片,相機內部會通過一定的運算生成一幅染塵分布圖。

提示:預防為主,盡量在乾淨的地方更換鏡頭,相機閑置時務必給機身裝上機身蓋,鏡頭也要裝上前後蓋,防止灰塵進入。

5. 反光板預升與延時自拍

即便外接快門線,相機內部反光板抬升時產生的震動依然會影響拍攝質量。因此,拍攝長時間曝光作品時最好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

與此同時,手也是另一個震動來源。對此,可以使用延時自拍功能,在按下快門一段時間後相機自動進行拍攝。同時使用這兩項功能可以有效解決拍攝長時間曝光作品時出現的畫面抖動問題。

提示:手持拍攝慢速快門作品時也可以使用反光板預升來減少畫面抖動。拍攝時,將手肘倚靠在一個穩固的地方,握住相機,深呼吸,按下快門,整個過程身體注意保持不動,直到快門開合完畢。

6. 鏡頭校正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鏡頭。頂級光學廠商生產的鏡頭也會出現成像失真、鏡頭邊緣光衰減過大或者解析度過低等現象。越來越多的數碼單反都內置鏡頭校正功能,但使用這一功能可能會出現色差、降低圖像清晰度和圖像邊緣被裁切等。在某些機機型內,該功能屬於RAW文件編輯菜單的一部分。

注意:在某些情況下,此功能僅適用於原廠鏡頭。

提示:鏡頭校正功能在某些相機上默認設置為打開,可以到相關菜單內關閉該功能。

7. 為照片添加錄音備註

很多數碼單反都有麥克風,在拍攝視頻時它可以用來錄製音頻。這個小附件恰巧可以給照片添加錄音備註。聲音備註能為照片添加除EXIF信息外更多內容。比如說照片中人物的名字、拍攝地點以及如何發現這個地方等等。

提示:你可以添加以下錄音:「趁著還沒起霧趕緊回來」或者「早點到才能拍攝到山上的第一縷陽光」。

8. 數碼濾鏡

單反內置了很多數碼濾鏡,但是有很多人不願或者不會去使用這個功能,覺得過於俗氣。其實,這些濾鏡還是有很大的可玩性的。

機身內置的濾鏡種類繁多。移軸模式可以在你拍攝城市風光時提供微縮景觀效果一樣的照片,從而讓你省了一筆買移軸鏡頭的錢;柔焦模式可以美化皮膚;蠟筆或者水彩濾鏡可以調和正午強烈的高光溢出。不過要記得,濾鏡效果只對JPEG格式照片有效。

提示:拍攝黑白照片的時最好檢查一下不同濾鏡下照片的效果,用綠色、紅色或者黃色濾鏡拍攝出來的黑白照片效果會有差別。

9. TTL閃光曝光鎖

就像機身上的曝光鎖定功能一樣,TTL閃光曝光鎖會先讓攝影師對同一個場景或者同一個區域進行一次預閃測光,曝光值鎖定後閃光燈會根據測光值自行調整閃光輸出強度。

當攝影師要拍攝一個在畫面邊緣的人或者事物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這項功能,這樣可以保證拍攝出來的照片曝光程度一致,而攝影師要做的只是重新構圖。

提示:TTL閃光燈曝光鎖可以和其他帶TTL功能的閃光燈聯機配套使用。

10. 自定義JPEG照片風格

不同的相機製造商對這個功能有不同的稱謂,例如佳能稱之為照片風格,而尼康則把這項功能稱為照片設置,裡面常有幾個內置的風格:自然、鮮艷等。

但在這裡我們稱之為JPEG選項:它可以微調JPEG參數(飽和度、銳度、對比度等)。這些參數都是可以單獨進行調整的,並且可以將調整出來的風格保存為配置文件,這些配置文件甚至可以保存在內存卡上或者分享給其他機子使用。

11.動態範圍擴展功能

不同廠商對這一功能也有不同的稱謂,例如尼康稱之為D-Lgihting,索尼則稱之為D-Range,但是這些功能的目的都一樣:在沒有高光溢出的前提下提高暗部細節(與某些相機上的HDR功能不同)。利用原廠軟體對RAW格式照片進行優化也可以達到動態範圍擴展的效果。

提示:不要過於依賴此功能。有些動態範圍擴展功能在提高暗部細節的同時還會增加暗部的噪點。

12.關閉自動調節屏幕亮度

我知不應靠相機屏幕來判斷曝光的情況,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判斷力,而且屏幕時光時暗也實在煩擾,所以我會關閉這功能,令到每次看照片時的亮度一致。

13.開啟強光警告

開了強光警告,照片過曝的地方便會不斷閃爍以通知該處會一片死白,這是十分有用的提示,對判斷曝光十分有用,建議大家一定要開啟。

14.對焦微調自己動手

提到跑焦,很多單反玩家提起就是淚,尤其是那些使用大光圈鏡頭的,景深本來就淺,再一跑焦就完全找不到焦點了。

以前買鏡頭,不少人都是給自己逼瘋的,早期是拍直尺大法,後來有了跑焦測試卡,說」十測九跑」真是不誇張。能忍的畢竟少數,大半都是送到售後服務,享受一把「免費「的調焦服務。也許鏡頭是調準了,但心裡總是不舒服。

於是幾年前廠商才開放了這個原本是工程師在調試時使用的「自動對焦微調」的功能,也許他們也是給搞煩了。用戶可以自己對一些對焦有偏離的鏡頭進行微調,「好玩」不過如此,至少幾個月的晚上是有事情做了。

15.AF-ON

部分相機上會有一個 AF-ON 按鈕,這玩意兒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

這個按鍵是幹什麼用的?

平時我們在拍攝時,一般會半按快門進行對焦,但這一方法不適用於某些場景和某些題材。

比如說,你在快速連續拍攝的時候,沒功夫每次都半按快門對焦;拍攝運動主體時,半按快門時對好了焦,全按快門時主體已經跑開了......

而 AF-ON 鍵的出現就解決了這一問題,把「對焦」這一動作轉移到了 AF-ON 鍵上,和快門分離開來,這種對焦方法被稱為「後鍵對焦」。

平時,你可以照常用半按快門的方法執行對焦動作;而需要後鍵對焦的時候,記得調整設置,把對焦功能和快門分離開來。

後鍵對焦設置界面

16.關閉不裝入記憶卡拍攝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出外拍攝前都會在家中隨便拍一張照片,這個快速檢查法可以很有效地知道相機有否異常,例如……沒有裝記憶卡!要做到這點當然不允許相機在沒裝入記憶卡的情況下拍攝。

我覺得只有相機店要給客人試機才會開啟,這功能基本上何任時候都要關閉的,如你一向都沒理會開啟著這功能的話,那麼很容意造成忘記裝儲存卡的後果。

17.間隔拍攝

在使用間隔拍攝時需要確定幾個參數,分別是拍攝間隔、拍攝次數、每次拍攝張數和開始拍攝時間。

開始拍攝時間很好理解,一個選項為「立即拍攝」,顧名思義,選中後就會按照您輸入的參數進行拍攝。另外一個選項為設定起始時間進行拍攝,也就是設定一個時間,到了時間自動開始拍攝,無需進行控制。

剩下的3個參數,拍攝間隔、拍攝次數、每次拍攝張數就需要根據您的拍攝計劃來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了。

為了能實現您的拍攝計劃,首先要確定拍攝的總時長,其次要確定在這段時間內拍攝的次數,以此來確定每次拍攝的間隔時長,然後再通過計劃拍攝多少張圖片來計算出每次拍攝的圖片數量。通過這樣的順序來依次確定這3個參數。

下面舉個例子便於大家理解這3個參數是如何確定的。比如拍攝星空,然後通過多張圖片來合成星軌。拍攝階段就可以使用間隔拍攝來實現。

為了能獲得不錯的星軌長度,先確定拍攝的時間,拍攝的時間越長,星星的移動軌跡就越長。

比如計劃拍攝1小時中星星運動的軌跡,並且為了合成後星軌不會斷掉,盡量多一些圖片會比較理想,所以確定一共拍攝120次(為了便於計算,採用60進位),每次拍攝1張。這樣通過1小時(3600s)除以120次,得到間隔時間為30s。於是,間隔時間,拍攝次數,每次拍攝的張數就都確定了,分別是30s,120次,1張。

有幾點需要格外注意:

間隔拍攝中每次拍攝圖片的張數是可以設置的,而不是每次只能拍一張。當您每次拍攝設置成多張時,相機會在每次拍攝是自動進行連拍,達到您設置的拍攝張數。一般來講,每次拍攝張數這個選項設置成一張即可。

間隔時間的長度不能小於單次曝光時長。因為單次的曝光時長是包含在間隔時間內的。比如曝光時長為5s,間隔時長設置為4s,拍攝次數設置為3次,實際操作下來,相機不會拍攝3次,而是只拍攝2次。

原因在於當相機在4s發送拍攝信號時,相機正在曝光,所以無法執行拍攝指令,只能在第3次拍攝,也就是第8s時,(相機此時沒有進行曝光)才會接收到拍攝指令並拍攝,所以只會拍攝兩次,也就是隔一次拍攝一次。

這裡也是該功能設計的不夠人性化的一點,需要各位攝友多多注意,但索尼的相機這點做的就比較好,當曝光時間長於間隔時間時,是無法進行設置的。

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之所以建議大家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也是由於第2點提到的問題。由於降噪時間基本等於曝光時間,這就大大增加了曝光時間大於間隔時間的可能性,導致拍攝無法按照預期進行。

往往設置好間隔拍攝參數後忘了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導致拍攝圖片量比預期少了一半,在星空攝影中很有可能出現這種問題。

注意存儲卡空間是否足夠放下拍攝的圖片。由於間隔拍攝往往拍攝的圖片量很大,100多張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就需要各位攝友根據自己選擇的圖片質量確定存儲卡的空間是否足夠,否則拍了很久結果沒有存上可就後悔莫及了。

注意電池電量。雖說間隔拍攝設置好後就可以離開相機讓它自己工作了,但是如果拍攝時間長,拍攝數量大的話,或者您的電池本身持久性比較差,就需要注意更換電池。防止電池沒電了還以為正在拍攝。

這麼好的攝影學習公眾號,不給好友們推薦一波嗎?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以下關鍵詞均可直接點擊,並跳轉到指定文章中。

在線版,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即買即看,無需物流,有網就能觀看學習,碎片化學習方式讓您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調色工具哪家強?每次調色必用它
做到這6點照片才能讓人過目不忘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