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外國版996:人為把時鐘調快一小時,這些英美國家是真會玩兒!

外國版996:人為把時鐘調快一小時,這些英美國家是真會玩兒!

日光節約時制,Daylight Saving Time(DST),就是我們俗稱的"夏令時"。簡單來說,是個有點匪夷所思的舉動:人們約定在3月最後一個周日到10月最後一個周日之間的時間裡,人為地將時間調快一小時。

然而,有點匪夷所思的是,目前很多國家——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北美大部分國家和一些南半球國家,都在使用這個奇怪的夏令時系統。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國家最終都接受了夏令時呢?

(把鐘錶調快一小時)

起源——來自精英階層的暢想

傳說第一個提出來"夏令時"構想的人是美國著名政治家、兼科學家、兼百元美鈔頭像的代言人——本傑明·富蘭克林。

18世紀中後期,富蘭克林擔任美國駐法大使,人在巴黎的他仍然保留著早睡早起的美國貴族做派。然而他發現懶惰的法國人居然早上10點才起床,晚上又放縱到深夜。他認為,這樣的生活方式十分不健康。

(美元上的富蘭克林)

於是,1784年,富蘭克林給巴黎的雜誌社寫信,介紹了他"靠近日出,享受日光"的生活理念,建議法國人民早點起床享受人生的美好,感受生活的樂趣。同時他還熱情地替法國人打算,早睡早起不但有益身心健康,還可以省下數萬磅的蠟燭。

富蘭克林的想像是非常開放的,他沒有這麼細緻地說要把時針向前撥,他只是建議在廣場上都安上大炮,黎明時分可以靠大炮叫大家起床。

(本傑明·富蘭克林)

真正和現在夏令時實行息息相關的推薦者,應該是一名叫做威廉·威里特(William Willett)的英國建築師。

20世紀初期,這位建築師也和富蘭克林一樣,有早期騎馬的習慣(還是很貴族的活動)。他騎馬的範圍就在倫敦郊外的林子里,每天騎馬都能感受到夏日最美好的時光。他很感慨這樣的好時光只有他一個人欣賞,真是被白白浪費了。

於是,1905年,威里特萌生了時鐘推進的想法。他認為,如果人為地將時間提前一小時,那麼人人都能利用這樣的早晨,還不會改變大家的睡眠習慣;而夜晚也早來一個小時,但卻可以依靠白晝的延續晚點一個小時的蠟燭。1907年,這位行動力超強的建築師搞了一個小冊子——《浪費的白晝》(The Waste of Daylight),通過出版小冊子來向大家詳細闡述他的理念。

最終,英國議員羅伯特·皮爾斯(Robert Pierce)愉快地吃下安利,轉頭就在議會上提出了1908年夏令時議案。而威里特本人更是為了議案通過四處奔走。

(威廉·威利特在佩茨伍德的紀念日晷)

這個議案的出現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支持方以丘吉爾為代表。為了表達自己支持夏令時的決心,擅長演講的丘吉爾專門為此進行了一場激情盎然的演講,其大致的意思類似於先從四月借1個小時多干點活兒,然後我們就能在深冬的夜晚多睡一個小時補一補啦。

其他的夏令時支持者還包括著名小說家柯南·道爾爵士(名偵探福爾摩斯的"親爸爸"(作者))以及天文學家羅伯特·鮑爾爵士。而diss(反對)方的意見也絕對不容忽視:他們大多來自比較實幹的階層——農民和實驗性較高的科學家。

柯南·道爾和福爾摩斯

農民認為太陽才是生產的主宰——言下之意就是,相比太陽,時鐘算個啥!這樣人為調動時間會讓農業世界與非農業世界無法同步。而科學家也擔心這樣收集跨時區的數據會缺乏連續性,而那時全球標準時區系統(1884年確立)剛開始使用沒多久,科學家們更不想貿然引入新的時區概念導致試驗記錄出問題。

(全球標準時區系統)


推廣——被戰爭放大的利益

雖然一直到威里特去世(1915年),夏令時制度都沒能通過英國議會法案,但是夏令時的概念已經在歐洲蔓延開來,這不再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概念。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持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最先意識到夏令時的巨大作用——為夜晚帶來更多光明,取代昂貴的人工照明,為戰爭省下寶貴的燃料。

於是,威廉二世一聲令下,德國在1916年率先採用了英國的夏令時法案,成為了最早使用夏令時的國家。而交戰中的其他歐洲國家也趕緊採用了夏令時,美國在1918年加入戰爭後也如此效仿。 雖然戰爭之後除了英國其他歐洲國家都停止了夏令時,但夏令時帶來的巨大經濟能量還是得到了認可。

(德皇威廉二世)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之際,所有參戰國家都迅速採用了夏令時作為拯救國家資源的重要方式。英國將夏令時間延長至整年,然後又在夏季再增加了夏令時(也就是相當於把時鐘往前撥快2小時,所以夏令時開始的時候6點起床的人實際上4點就起來了)。在珍珠港遇襲40天後,羅斯福同樣在美國頒布了全年夏令時法案。不過隨著戰爭的結束,一些國家結束了戰時夏令時命令,英國也恢復到了戰前夏令時的狀態。


實踐——在混亂中前進

只有英國在一戰後就保持了每年夏季夏令時的措施,很多國家都是在斷斷續續中實踐戰後夏令時。以美國為例,在一戰結束後,美國農民就打敗了城市居民,將農業時間交還給了上帝,直到二戰才又開始使用戰時夏令時。而二戰結束後,國家夏令時廢除,權力交到各州,夏令時在美國開始進入混亂不堪的狀態——州自治允許轄區內地區都可以任性地決定什麼時候用夏令時。

極端又真實的例子就是,愛荷華州一年中,有23組不同的夏令時開始/結束日期;行駛在西佛吉尼亞州的一條跨地區公交線路上,35英里的路程乘客需要換7次時間。當然這種任性的行為最後就是運輸和通信方面數百萬美元的成本消耗。1966年美國政府終於頒布法律要求每個州只允許在全州範圍內使用統一日期的夏令時。

(美國時區劃分)

隨後,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運引發了美國第一次長時間的和平時期能源短缺,為節約能源,尼克松總統和國會迅速建立了夏令時制度。而到了1986年,美國再次提出臨時性延長夏令時以節約能源。目前夏令時已經成為了新出台的能源法案的一部分,從2007年開始,美國夏令時整體延長一個月——比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早開始兩三周,晚結束一周。

當然英國的夏令時推行也並非一帆風順。1968年到1971年年間,英國曾經試圖全年使用夏季時間,將其稱為英國標準時間(British Standard Time,BST)。三年的實驗期遭到了以北方居民為首的強力反對。

如果按照原來的標準冬季時間,英國北方地區大約早上8點天才蒙蒙亮,而下午5點差不多天已全黑。若在北方冬天推行夏季時間的話,天亮則要等到9點,所有人都要在漆黑中開始新的一天。而北方居民大都是需要戶外作業的工人、農民,他們無法在黑暗中進行工作;另外早上送孩子上學的話黑天也有很多安全隱患。在反覆表達過反對意見之後,終於在反對派的要求下下議院進行自由投票,以366對81的強烈比差結束了BST。

(英國的北方天使)


未來——爭論不休的夏令時

夏令時的優點的確值得肯定:節約能源,無論是電燈還是點蠟的年代;讓人們更多地通過戶外運動來保持公共健康,用最簡單的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商人的晚間銷售業績提升;還有研究表明夏令時能夠減少搶劫等戶外犯罪。

然而夏令時的缺點似乎更多一些,希望取消夏令時的呼聲也是不斷。 夏令時是人為改變時間,讓人在夏令時開始的那一天被迫早起1小時開始工作,所以有人認為其本質還是壓榨勞動力,也因此夏令時的DST被戲稱為"daylight slaving time"(白晝奴役時間)。這恐怕就是外國版的996了吧!

(996,ICU)

現代醫學認為早起時分是心血管相關疾病高發時期,而被迫調整睡眠時間也會提高心臟病的誘發幾率,更不用說調整睡眠時間本身對於抑鬱症或者失眠症患者而言有多困難。嬰幼兒也無法像成人一樣隨意調節睡眠,隨時適應。

至於節能,在現代社會消耗能源的項目遠非電燈一項。提早上班,辦公場所的空調使用量上升;而下班不回家在外面閑逛又會消耗更多商場冷氣、車載空調、汽油等能源。而需要手動調節時間的機械(現在還有很多不是電子校時)在夏令時開始和結束時都要人工調節、檢查,確保時間正確,這又是一道不可省的人力消耗。

夏令時的未來會如何,還真是難以預測。

本文選題:楊騫;編輯:Orchidbird;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我的內容就關注我吧~ 咱們天天相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辦公室司馬遷 的精彩文章:

希特勒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讀《希特勒:一個破壞性先知的診斷》
美國鬧鬼之都發現的長生不老葯,竟然是浸泡百餘年的腫瘤活體!

TAG:辦公室司馬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