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張自忠訓話戰士們為何在下面大哭?張克俠日記透露實情

張自忠訓話戰士們為何在下面大哭?張克俠日記透露實情

第一次臨沂戰役,張自忠率59軍一日急行軍80餘里馳援龐炳勛的40軍,激戰五晝夜,不僅解除了臨沂之危,還乘勝追擊擊潰日軍第五師團3個聯隊,將坂本支隊圍困在湯頭。

正當59軍全體浴血奮戰力圖全殲坂本支隊的時候,張自忠卻突然接到了李宗仁的電報:「第五十九軍(除112旅外)即調費縣,準備向泅水、滕縣轉用。」

抗日名將張自忠

此時,由於缺乏攻堅重武器,五十九軍進攻湯頭未能建功,損失很大。但是總體上仍然處於有利態勢,而張自忠決心很大,全軍戰士又皆用命,坂本支隊已難逃劫數,可李宗仁的一紙調令就讓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不過張自忠不愧是職業軍人,他雖然覺得非常可惜,但是軍令難違,收到電報後,匆匆留下第112旅協同龐炳勛守臨沂,自己則率主力部隊冒雨向費縣開進。

行軍中的國軍部隊(圖片與本文無關)

張自忠率部撤出臨沂樂壞了日軍第五師團的板垣征四郎。此人一貫以名將自居,手下的第五師團又是日軍的王牌主力,號稱「鐵軍中的鐵軍」,未成想在臨沂吃了這麼大一個虧,手下的坂本支隊差一點兒就被中國軍隊全殲。正當他沮喪不已之時,卻得到了張自忠撤出臨沂的消息,怎麼能不喜出望外?

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馬上糾集殘軍,調派援軍,把飛機、坦克、大炮全派了出去,再一次向臨沂發起了瘋狂反撲。龐炳勛部在第一次臨沂之戰時已經打殘,此時以疲憊之師孤軍應戰,哪有招架之力?很快第一次臨沂大捷打下的陣地就相繼失守,只能退守原陣地。

張自忠率領五十九軍主力此時已經到達了費縣附近。就在這時,龐炳勛轉來李宗仁電話,命五十九軍停止前進,原地待命。第二天,張自忠就收到了蔣介石的命令,「第59軍不必向泅水、滕縣分轉兵力,仍應協力第40軍迅速殲滅臨沂北方之敵,以竟全功,而利大局為要。」

抗日戰爭的中國軍隊

張自忠接到命令後,馬上安排部隊轉進,但是下面官兵意見很大,他只好一個師一個師的訓話,關於這一段張克俠(長期擔任張自忠的參謀長)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軍長訓話時,官兵皆哭,誠亦傷心事也。多少可愛兒女,已血灑疆場矣!」

影視作品中的國軍

能不哭嘛,五十九軍激戰5天5夜,殲敵4000餘人,但是自身也傷亡4000多人(其中38師陣亡680人,傷1057人;180師陣亡341人,受傷1195人)。不過,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上陣殺敵死傷難免,戰士們其實對此早已看開,唯一氣不過的是戰友靠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有利局面,就這樣被上面的一個錯誤命令給葬送了,而此時他們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將其挽回。

為民族爭生存而奮鬥

張自忠其實也有怨言,但是他明白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以保家衛國為使命,只好耐心說服。當天夜裡,五十九軍和部便依次出發,以強行軍回援臨沂,第二次臨沂戰役就此展開。等待他們的是得到增援的強敵,而他們只有1.3萬可戰之兵以及抗日殺敵,保家衛國的決心。

(參考資料《張自忠傳》、《抗日禦侮》第五卷、《張上將自忠紀念集》、《張克俠將軍日記摘抄》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歪史正說 的精彩文章:

德國坦克兵為何常把虎式的前外負重輪拆掉?德國老兵這樣說
他是「神童」,更是美國西點軍校的高才生,卻毀在一個女人身上

TAG:歪史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