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心要法門》

《心要法門》

澄觀(738—839),唐代僧人,為華嚴宗第四祖。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俗姓夏侯,字大休,號清涼國師、華嚴菩薩、華嚴疏主。11歲依寶林寺霈禪師出家,14歲得度。乾元元年(758)以後,依潤州棲霞寺醴律師學相部律,又依本州曇一律師學南律,詣金陵玄璧學鳩摩羅什所譯之三論。大曆年間,在瓦官寺學《大乘起信論》、《涅盤經》,又於淮南法藏受海東《起信論疏義》,復從天竺法詵等習《華嚴經》。大曆七年(772)往剡溪,從成都慧量再習三論。大曆十年至蘇州,從湛然習天台《摩訶止觀》、《法華經》、《維摩經》等經疏;又謁牛頭山惟忠、徑山道欽等,究學南宗禪法;復見慧雲,學北宗禪法。此外併兼通吠陀、五明、秘咒密儀軌、經傳子史之學,而尤重法藏之華嚴教學。

大曆十一年,游五台山、峨眉山,後返居五台山大華嚴寺,專修方等懺法。嘗講華嚴宗旨於大華嚴寺、崇福寺,名震京國,聲達帝聽。貞元十二年(796)應德宗之召入長安,與廁賓三藏般若共譯出烏荼國王貢獻之《四十華嚴經》,進之於朝,奉敕奏對華嚴大宗,帝大悅,賜紫袍及「教授和尚」之號;又奉詔於終南山草堂寺制《新經之疏》十卷,是即貞元《新譯華嚴經疏》。貞元十五年(一說十一年)德宗聖誕,召入內殿,闡揚華嚴宗旨,帝朗然覺悟,謂「以妙法清涼朕心」,遂賜號「清涼國師」。師曾立十願以自勵,依此賜號而稱清涼十願。順宗即位,亦禮之為國師,朝野悉慕高風。憲宗元和五年(810),答憲宗之間,述華嚴法界之義,以深愜帝旨,加號「僧統清涼國師」,任國師統,並敕有司鑄金印。開成四年示寂,世壽102(一說元和年中示寂,壽70餘)。葬於終南山石室,相國裴休撰碑文。

師身歷九朝,先後為七帝講經,弟子有宗密、曾睿、法印、寂光。著作頗多,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經綱要》三卷、《五蘊觀》、《三聖圓融觀門》等三十多種。

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廣能深,非空非有,不生不滅,求之不得,棄之不離,迷現量則或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

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然有知有證,則慧日沉沒於地;若無照無悟,則昏雲掩蔽於空門。但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照心源,無智無得;不取不舍,無對無修。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而影滅。若無心妄照,則萬累都捐;若任運寂知,則眾行圓起。

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見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豈離法界。言止則雙忘智寂,論觀則雙照寂知;語證不可示人,說理非證不了。悟寂無寂,真智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融之中道。無住無著,莫攝莫收;是非兩忘,能所雙絕;斯絕亦絕,般若現前。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來具足,然本寂不能自見,實由般若之功。般若之與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與始終兩體雙絕,證入則妙絕圓明,悟本則因果交徹。

心心做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證真,無一塵而非佛國。真妄物我,舉一全收;心佛眾生,炳然齊致。迷則人隨於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悟則法隨於人,人人一致而融萬鏡。言窮慮絕,何果何因?體本寂寥,孰同孰異?唯志懷虛朗,消息沖融,其猶透水月華,虛而可見;無心鏡像,照而常空矣。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
丹道論、武道論、站樁論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