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瑜伽」的本義,與性無關,與馬有關

「瑜伽」的本義,與性無關,與馬有關

18世紀印度的瑜珈修習者。(資料圖/圖)

不久前,一篇自媒體文章《無數中國女人,正被瑜伽毀掉身體》(以下簡稱「毀文」)火了,大概是說瑜伽的起源很色情,印度教、印度文化中的神祇都是為兩性交合而產生……

有瑜伽教練反對說:即使瑜伽的起源與性有關,又如何?如果瑜伽能使我們獲得健康美好的身體,現代人就可以練習它。

這種反駁並不能消除不明真相的圍觀者的困惑。作為瑜伽哲學研究者與瑜伽習練者,有必要嚴肅地正本清源:瑜伽的起源與性無關;如果非要問一個「它與什麼有關」,姑且可以回答:與馬有關。

這裡我們從詞源與語義變遷的角度,考察一下「瑜伽」這個詞。


1.梵文詞語不能這樣拆解

上文提到的「毀文」中說,「瑜伽」的第一次露面是在印度《愛經》中,而這部書用「瑜伽(???,yoga)= 瑜尼(????,yoni)+林伽(?????,li?ga)」這個公式來解釋瑜伽的詞源,其中林伽是濕婆的陽具,瑜尼則指女神的身體,瑜伽便是二者的交合。

看到這裡,稍微有一點梵文基礎的人,都會忍俊不禁。這基本上與拆解漢字「男=田+力」,「家=房+豬」是一個思路。但問題在於,印歐語系的梵文天城體(即上下文括弧中的字體)不是象形文字,它記錄的是發音,用兩個字母長得像的詞,掐頭去尾,拼湊雜燴,不屬於梵文語法的複合詞規則。

梵文的詞性和變格則比英語複雜許多,和德語有點類似,每個動詞詞根在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的第一、二、三人稱分別有其格位,每個名詞在單數、雙數、複數也皆有八個格位。而從動詞詞根很多時候也會發展出相應的名詞,比如從動詞詞根√budh(???,意為「知道」),就派生出名詞bodhi(????,陽性、單數、體格,意思是「智慧」)和buddha(?????,陽性、單數、體格,意思是「覺悟者、佛陀」)等。

yoga這個名詞,從文法上說,則是由動詞詞根√yuj(????,一般解釋為「連接」)派生而來。


2.瑜伽的原意與馬有關

雅利安人在印度推行種姓制度,祭司階層婆羅門(brāhma?a)壟斷了知識和智慧,吠陀(Veda,意為「天啟」)是他們最根本的經典。按大致出現的時間先後,狹義的吠陀指四部吠陀文學:《梨俱吠陀》(約成書於公元前16-11世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廣義的吠陀,則包括吠陀本集(以上四吠陀)、梵書(約編寫於公元前900-500年)、森林書、奧義書。

在用吠陀梵語(比帕尼尼確定的古典梵文更早的梵文形式)書寫的《梨俱吠陀》的早期章節和梵書中,yuga(「yoga」在吠陀梵語中的出現形式,意為「軛」,即駕車時套在牛馬頸部的曲木)及其派生詞yugya(戴著軛的動物)出現過很多次。這一點在不少印歐語言中有跡可循,如德語的joch,法語joug,拉丁詞jugum,都表達與「軛」同樣的意思。作為戰鬥民族,馬車對雅利安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耕牛在印度也具有神聖的地位。作為牛馬具的yuga(yoga)最早並沒有其它特別的意味。

到了稍晚的《卡達奧義書》(ka?ha upani?ad),印度智者們討論抽象問題,有時會用「馬」來作比喻。人類感官的激情及其奔騰的力量,開始被形容為如脫韁的野馬一樣放縱不羈,感官所追逐的對象則會被類比為野馬追慕的對象。於是,表達「軛」的yuga,除了用來表達駕馭戰馬,也開始用來表示對感官的控制。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變化?其實背後伴隨著古印度哲學發展的一條主線。在《梨俱吠陀》較晚期的章節中,聖人們開始思索「在梵天創造之前的世界是什麼」等問題,甚至懷疑世界是否是被神創造的。而到了奧義書的時期,古印度思想者試圖從在變幻萬千的宇宙現象中,找到一個不變的終極實在。然而他們發現,宇宙可能是一個幻象,而人的無知及由此而來的業報輪迴使自身沉溺於生死流轉的苦海,無法達至那絕對的梵、真理、涅槃、解脫等。為了超越人類存在的苦難現狀,單憑日漸僵化的婆羅門繁縟的祭祀和犧牲儀式已經遠遠不夠,於是,個人的苦行日漸被推崇。

大約公元前4世紀、梵語文法的集大成者帕尼尼(??????,Pā?ini)編著了 《八篇書》(??????????? ,A??ādhyāyī,也稱Panini Grammatik),對梵語構詞學用近4000個規則進行了公式化,標誌著吠陀梵語時代的結束。其中給出yoga的詞根是√yuj,它同時具有與馭馬有關的「連接」,以及在個人修行實踐中過程的專註、禪定、三摩地(?????,Samādhi)的意思。由√yuj派生的名詞yoga用來指許多種控制心靈的方法,另一個名詞yogin則指遵行這些方法的實踐者。在《慈氏奧義書》(或譯作《彌勒奧義書》)和帕尼尼的文法書中,最早地用古典梵文記錄了這些瑜伽方法和修行者。

從這一時期開始,yoga這個詞已經成為一個泛印度的概念,泛指任何苦行和冥想的技術和方法。從詞源上,yoga表示對牛、馬的馴服;而人若想獲得解脫,則要從馴服身體及感官著手。這是一條通過嚴格的自律,來克服人類天性中的散漫和惰性,以期獲得最終的自由的解脫之路。自律的途徑包括極端苦行、調息、冥想等,源自模仿不同動物姿態的瑜伽體位法,也是超越人類存在處境的方法之一。


3.瑜伽的歷史比《愛經》長多了

《愛經》棕櫚葉抄本(資料圖/圖)

公元前1000多年便已出現於文獻中的瑜伽(???,yoga),歷史比佛教、密教、印度教都要久遠許多。「毀文」提到的《愛經》的現存文本,據將其翻譯成英文的印度學家Wendy Doniger考證,最早是在公元225年之後進行撰寫的。不過,更需要澄清的是,《愛經》從來不是印度的正統經典,無法作為考察瑜伽一詞本義的材料。

在之後的發展中,瑜伽派是不折不扣的印度六派哲學(公元4-6世紀之間確立,包括彌曼差、吠檀多、數論、勝論、正理論、瑜伽)之一。今天許多瑜伽學院奉為祖師的聖哲帕坦伽利(??????? ,Pata?jali),並不是發明瑜伽這項技術的人,但他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系統地整理出了《瑜伽經》,使得瑜伽派最終在婆羅門哲學傳統中佔據一席之地。

在漢文佛教經典中,yoga一詞由天竺僧人真諦翻譯為「相應」,玄奘在《瑜伽師地論》中才將其譯作漢文「瑜伽」,指的是大乘佛教修行者(即?????,yogin,瑜伽行者)修行的境界、行為、果報的相應。

從身體實踐方面考察,瑜伽行者追求奉行清凈無染的梵行,縱慾絕對是一件有損修行的事,將對性力的崇拜歸因為瑜伽是不公平、乃至扭曲的。與瑜伽修行所追求的絕對解脫的快樂相比,兩性交媾的快感轉瞬即逝,簡直不值一提。至於印度在公元1、2世紀左右出現的推崇性力的濕婆派,以及公元7、8世紀興起的性力派(?????,?akti)運動,乃至密教中的雙休和歡喜佛等,有其各自的思想脈絡和社會環境等因素,不是源自瑜伽這個概念,最多只能說,它們的某些修行方法採用了具有瑜伽要素的一些技巧。「毀文」中提到的瑜尼(????,yoni)和林伽(?????,li?ga)最早是在濕婆派大行其道之後才流行的概念,實在比瑜伽的出現晚太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