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石慶碩:自覺擔當起新時代賦予青年的莊嚴使命

石慶碩:自覺擔當起新時代賦予青年的莊嚴使命

今年的5月4日,是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日。百年前的這場青年愛國主義運動,如同一道划過歷史天空的閃電,照亮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追求真理之路徑,也奏響了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序曲,清晰明澈地將歷史劃為兩個時代,既昭示著新時代的開端,也宣告著舊時代的終結,並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五四先驅們以救亡圖存為己任,在歷史暗河中高高擎起徹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旗幟,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他們以青春之光,衝決思想禁錮,追趕先進潮流,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高峰。「五四運動」蘊藏的巨大力量不僅深刻地改變了國家的命運,更滌盪了人們的心靈,以高聲的吶喊讓人們向過去告別,又以萬丈豪情將人們帶向新的未來。縱然歲月洗滌舊跡,但五四青年的精神卻如永不磨滅的火炬,依然穿雲破霧,依然照耀著中國青年前進的道路,成為一代又一代奮發有為者的前行標杆和精神支柱。

「五四運動」推動中國青年登上歷史舞台

「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百年之前,中國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台,五四新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用他們的責任和擔當,在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至今已穿越百年歲月鋒頭、撥散一個世紀的歷史雲煙,在一百年的風雨征程中愈發鮮亮,時至今日依舊引人馳想與懷念。在一百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青年始終感國運變化、立時代潮頭、發思想先聲,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為探求真理、尋求國富民強道路而跋涉,使古老的中華民族迎來了新的曙光。一百年來,由「五四運動」孕育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五四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積澱、凝聚、錘鍊,成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的精神支柱;作為五四精神核心價值的愛國主義,始終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動因。五四的火炬經久不息,因為她燃燒的是億萬青年的智慧和熱血;五四精神歷久彌新,因為她傳遞的是愛國主義的民族之魂。五四精神,壯美的青春之歌,在百年歲月風塵里長存於中國青年心中,閃爍著青年追夢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耀眼榮光,激勵著成千上萬的青年追求進步和光明,去探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

「五四精神」成為引領青年進步的精神高峰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百年風雲變幻,五四精神已經積澱成為引領青年成長進步的精神高峰,變成一種「超時空」的永恆存在,推動著無數愛國青年在奮鬥中交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青年,代表著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也代表著沒有不可能的創新精神。青年時期,往往是一個人志向最遠大、精力最充沛、創造力最旺盛的人生階段。名將霍去病18歲時率軍大破匈奴,青史留名;著名作曲家聶耳作《義勇軍進行曲》時,年僅23歲;19歲的周恩來志存高遠,投身到祖國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發出「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雄壯呼號。從救亡圖存到矢志復興,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回首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在百年崢嶸歲月里,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肩茲砥柱中流之責任」,在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和發展進步中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青春樂章。中國青年的身影始終與偉大的變革相互交織,青年所展示的精神與風貌,也往往成為一個時代的註腳。歷史雄辯證明,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始終代表著最積極、最活躍、最具創造性、最有生氣的社會力量,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是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青年只有緊跟時代步伐,肩負國家和民眾的希望,胸懷理想、錘鍊品格,腳踏實地、艱苦奮鬥,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才能創造永恆的青春、成就不朽的華章。

青年是時代最靈敏的晴雨表

人生出彩,青春有夢。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百餘年前,五四先驅李大釗這樣激勵青年:「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座談、演講、書信交流中,和青年談理想、談追求、談青春、談事業,諄諄告誡,語重心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時光非常可貴,要用來幹事創業、辛勤耕耘。廣大青年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注重在實踐中加強磨練、增長本領。要敢於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未來要靠青年去創造,歷史要靠青年去書寫。當代青年正處在實現中國夢的年富力強時期,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處處洋溢著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的精氣神,在步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撫今追昔,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擔負起歷史重任,不斷從新時代賦予的使命中尋找方向,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貢獻力量,在時代大考中作好考題,使五四精神在新時代青年身上大放異彩、發揚光大。

我們要高舉「五四旗幟」,堅定信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放飛夢想,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善於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善於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勇於開拓實踐、勇於探索真理、弘揚社會正氣,在守正創新、積澱傳承中譜寫出更加絢麗的青春篇章。要志存高遠、攜手同行,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以五四愛國青年為楷模,發揚愛國主義光榮傳統,弘揚民主與科學精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頭投身社會實踐,帶頭推進技術創新,帶頭攻克改革難題,以飽滿的精神、青春的能量、務實的態度和不懈的求索,不斷譜寫無愧於前輩、無愧於時代的新篇章。

我們要汲取「五四運動」中涌動出來的大氣磅礴的力量,胸懷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充分發揮青年才俊的才華、智慧、活力和優勢,主動投身基層實踐,關心群眾冷暖,主動為基層排憂解難,探索脫貧攻堅征程中的發展新路,善於把群眾的智慧轉化為做好工作的措施和政策,藉助群眾的智慧撬動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努力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奮鬥,用青春和智慧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五四精神在基層發芽,在人民心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凝結出沉甸甸的勞動果實。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雲梢」。「五四運動」已逢百年,五四精神奔騰於歷史,涌動於血液,歷久而彌新、彌足而珍貴、挺躍而高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的中國站在了新時代新起點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宏偉目標,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廣大青年的激情奮鬥、青春奉獻。

五四的精神火炬已傳遞到新時代青年手中,我們必須自覺擔當起新時代賦予青年的歷史使命,積極投身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用青春書寫和耕耘「中國夢」的嶄新篇章。這是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對五四先驅的最好告慰,也是對五四精神的最好弘揚!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胡雪菲 排版編輯:胡雪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塞林格百年誕辰:我們懂他,不止於《麥田裡的守望者》
林靜:為童年打開兩扇窗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