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星Galaxy Fold評測:打破既定規則,全新顛覆的開始

三星Galaxy Fold評測:打破既定規則,全新顛覆的開始

回看三星Galaxy的歷史不難發現,這個「穩妥」的旗艦系列其實一直有著「冒險」的基因,它們往往身負著探索新體驗的重任。

比如Galaxy S3就率先憑藉各類感測器,嘗試了體感檢測在智能手機上的可能性;而最為重要的一次的嘗試莫過於2014年發布的Galaxy Note Edge,其配備的單側曲面屏幕是柔性屏在商用市場的首次應用,也向市場證明了屏幕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平面——在未來,面板甚至可以順應硬體的需求,化身為需要的各種形態。

無疑,過去三星為我們描繪的「未來」並不是一種空想,因為在Galaxy Fold上,柔性屏已經明確地開啟了全新的智能手機時代: 7.3英寸超大視野的屏幕在手中展現,但用戶卻無需為機身的體積而感到煩惱,只要自然地將機身對摺,它甚至比主流智能手機還要小,便於攜帶。

相信許多人與我一樣,都會想知道Galaxy Fold,或者說以柔性屏技術為基礎的摺疊手機們,是否真的能顛覆當前智能手機的使用體驗,創造與高昂的售價相等同的價值?


摺疊Fold看似輕而易舉,但它背後的技術卻遠比想像得更複雜

無論從哪方面看,Galaxy Fold都是一台反主流的智能手機。

當它在摺疊狀態下,窄小的機身擁有極特殊的比例,使得整機顯得修長且小巧,在一眾大尺寸主流手機中特立獨行。點亮外側4.6英寸21:9比例顯示屏,由於缺乏窄邊框設計,寬大的四周邊框足夠讓人夢回2010。

但若將Galaxy Fold由中線翻開,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塊7.3英寸Super AMOLED屏幕,4.2:3的特殊比例讓它與iPad mini的顯示尺寸相近——但Galaxy Fold鐵定更具未來感,因為它的內部邊框極窄,與寬大邊框的iPad相比,整機尺寸更小且更符合現代的審美。

這塊2152×1536解析度的顯示屏擁有與Galaxy S10系列相同的顯示效果,無論內屏和外屏,你都能體會到超一流的視覺體驗——絕對的色彩準確度,相較上代超過40%的亮度提升讓它在任何狀態下都能擁有絕佳的可見性。同時藍光也比同類型屏幕降低41%,哪怕你仍然對AMOLED的護眼性感到懷疑,相信它也應該能讓你感到滿意。

使用Galaxy Fold,終於可以在手機上獲得與平板電腦一樣的大視野,卻不必為了如果攜帶而發愁。這種體驗在此前的設備上絕無僅有,但要知道,雖然翻開摺疊的Galaxy Fold看似如此輕而易舉,但它背後的技術卻遠比想像得更複雜。

人類對於柔性屏幕的暢想早已有之,早在1974年,施樂就已經有了電子紙的概念,他演示了一種能像紙張一樣彎曲,但卻又能顯示圖像的新技術,只不過由於成本問題,這一技術直到40多年後的今天才真正來到我們身邊。事實上要實現屏幕面板的摺疊,主要需要解決三個重要的問題。首先是顯示層,我們知道,早期LCD屏幕面板是通過背光板、三原色濾光片等多層架構以實現顯示,這就意味著LCD屏幕往往需要多層一一對應才能正常顯示內容,而當屏幕有了摺疊或是彎曲等柔性需求,這種一一對應的多層結構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畢竟哪怕是要實現固定彎曲的角度,不多結構層在多角度下都會出現不對等的情況,從而遭成難以避免的偏色和亮度衰減等問題。

因此,像素自發光的OLED材質就成了實現柔性屏幕最好的選擇,由於像素本身不需要多層結構就能實現內容的顯示,因為OLED並不會像LCD一樣在彎曲的情況下出現偏色等問題,廠商甚至能利用其超薄的面板厚度實現諸如自由變形的需求,而這也成了Galaxy Fold摺疊屏幕的基礎。

Galaxy Fold的屏幕可以隨意彎曲,但不會造成顯示的失真

除了顯示面板之外,可摺疊屏幕還需要解決覆蓋面板的問題。我們知道,由於成本考量,早期的手機很少使用玻璃作為覆蓋面板,但現如今,幾乎所有的面板都會選擇玻璃,這是由於玻璃具備很好的硬度、透光性,幾乎沒有第二種材料能夠在各方面取代它的地位。然而玻璃蓋板並不適用於摺疊屏的產品,因為即便是再薄的玻璃面板,都不具備延展性,稍稍的形變就會造成面板的碎裂。

這也意味著廠商需要尋找另一種材料來取代玻璃,它需要具備良好的透光性,能夠為屏幕面板提供出色的保護,並且有著良好的延展性能夠承受日常使用的形變。

聚醯亞胺薄膜此時進入了三星的眼帘,在Galaxy Fold的面板外側就覆蓋有一層三星自主研發的聚醯亞胺薄膜,作為全新的聚合物層,它在保證擁有與玻璃相同透光性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好的柔韌性,即便在反覆彎曲的情況下也不會像玻璃一樣出現碎裂的問題。而當前,幾乎所有的柔性屏幕設備都採用了類似的薄膜方案,諸如努比亞α、華為Mate X等。

不過,聚醯亞胺薄膜雖然是當前最理想的摺疊屏蓋板的解決方案,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 「完美」的方案。在Galaxy Fold的中縫處,你仍然會看到一條由於翻折而產生的凸起摺痕,而柔軟的薄膜在視覺上也讓Fold的屏幕觀感與普通智能手機略有差異,它會產生一種覆蓋有「水凝膜」的感受。

當然,當Fold的屏幕被點亮,中縫的略微不平整並不會在日常影響到觀感,只有在觸摸到的情況下,你才會想到它的存在。

最後,摺疊還需要一個強大的鉸鏈結構,事實上這往往也是最具挑戰性的難點之一。要知道當前智能手機的輕薄已經是用戶最基礎的需求,這也要求廠商必須在盡量小的結構中實現一套經久耐用的機械結構,以確保手機在多年開啟和閉合後都能一如既往的耐用。

三星Galaxy Fold選擇了多個聯鎖齒輪鉸鏈結構,這在三星手機上並不是新鮮玩意,去年推出的W2019上,我們已經見識過它的精妙——前後兩側的部分在中軸線呈現半圓形的軌跡運動,它們圍繞著手機的邊框滑動,就像書本的開合。事實上,精巧的結構確保了Galaxy Fold不會因為意外而展開,開啟它必須向兩側施加明確的力,而在接近完全展開後,結構會發出「咔噠」的提示聲,來提醒用戶,手機已經展開完畢。

不過別以為只有用雙手才能徹底翻開Galaxy Fold,當掌握一定的技巧後,單手翻開並不是什麼難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三攝像頭傳言不斷 iPhone今年將再推兩款新機型

TAG:愛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