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影響人生的八則哲理散文,建議收藏!

影響人生的八則哲理散文,建議收藏!

一、迎向風雨

我曾經因為有幾個大學生登山迷途喪生,而訪問某位登山專家。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麼辦?」

登山專家說:「你應該向山頂走。」

「為什麼不往山下跑?山頂風雨不是更大嗎?」我懷疑地問。

「往山頂走,固然風雨可能更大,卻不足以威脅你的生命。至於向山下跑,看來風雨小些,似乎比較安全,但卻可能遇到暴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專家嚴肅地說:「對於風雨,逃避它,你只有被捲入洪流;迎向它,你卻能獲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戰場上,不也是如此嗎?

二、大和小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著巨大的鞋子走來走去。

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氣。

其實,有生活里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樣的「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著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家,偏偏畫著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家的商人,卻有非常巨大的家園。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只是被內在貪慾推動著,就好像買了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腳一樣。

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三、放大痛苦

有位農婦不小心打碎了一個雞蛋,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但這位農婦卻沿著這種思路想下去了:一個雞蛋經孵化後就可能變成了一隻小雞,小雞長大後成了母 雞,母雞又能下了好多雞蛋,蛋又可以孵化成很多母雞。最後農婦大叫一聲:「天哪!我失去了一個雞場。」可以想像農婦將會怎麼的痛苦下去了。

失去了個雞蛋的痛苦竟放大成失去一個養雞場,在常人看來的確有點荒誕,但生活中這種人大有人在。孩子生病了,焦急的母親一邊守著病兒,一邊又想著孩子的學習肯定耽誤了,誤了學習肯定會影響升學,影響了升學肯定會影響就業。如此這般這位母親會被痛苦折磨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放大了的痛苦有可能將這個家擊倒。

我們總覺得活得很累,我們總有排泄不完的痛苦,這是為什麼?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肯定是常犯一種錯誤——放大痛苦。

四、幸福

幸福如磁石,人生如鐵。哲學家與詩人探求人生的真諦,說白了就是尋找一種屬於自己的幸福。芸芸眾生,執著地活著,追求愛情的甜蜜、婚姻的圓滿、事業的成功,莫不是其間蘊含著人類的幸福。

幸福是靈魂的香味,沒有物化形式,沒有量化標準。卑鄙者可以有快感,無道的人可以有滿足,然而,他們都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與生命的形式無關。在病人眼裡,健康是福,在受難者眼裡,平安是福,在萬事順心者眼裡,沒有幸福。

幸福是一件伴生物。沒有在冰天雪地里躑躅過的人,不會感到暖室輕衾的舒坦;沒經歷過飢餓煎熬的人,不知道溫飽的含義;沒有過殫精竭慮的人,不會有大徹大悟的淡然。

幸福的故事還都沒有答案。富翁在席夢思床上輾轉難眠,流浪漢在街頭睡得十分香甜。

幸福在回望時又不斷變幻,一個當初的憂傷可能是今天的幸福,今天的幸福也可能正是明天的惆悵。

幸福還不能言傳。快樂時,我們可以歡呼,幸福降臨時,我們迎接它的通常是含淚的雙眼。在這個世界上,快樂可以表達,幸福總是默然。

幸福是上帝擲到人間的一塊最費思量的誘餌,沒有得到的時候,它讓你魂牽夢縈,一旦得到,又讓你感到味道索然。智慧的人發現這個道理。

五、偶像

兩界山曾經鎮壓過齊天大聖孫悟空,後來孫悟空成了正果,人們在這兒立一個齊天大聖廟,香火極為旺盛。有一隻猴子,偷偷跑到廟裡,把齊天大聖的泥塑像搬開,自己坐在上面,接受人們的香火,吃著人們供奉的鮮果。

猴子常常溜出來,把人們虔誠的懺悔和懇切的乞求當作笑料,告訴它的同伴們。同伴們說:「你敢長期呆下去嗎?」

「怎麼不敢!」這隻猴子說,「泥塑的齊天大聖怎能比的上我呢?那隻不過是一尊塑像,而我才是一隻真正的猴子!」

「人們常常在山裡捕捉我們,可是他們竟心甘情願向你磕頭,這事真不可理解。」

「這有什麼!」這隻冒充的齊天大聖說,「人就有這樣一種特性,只要誰坐在神的寶座上,他們就對誰膜拜,哪管它是不是一隻猴子呢!」

追鹿的獵人,是看不見山的;捕魚的魚夫,是看不見水的。眼中只有鹿和魚的人,不能看到真正的山水;眼中只看到偶像的人,永遠找不到自我真實的性靈。

六、清點生活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幅。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幅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 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怎麼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幅。蝙福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落在野馬頭上,直到吸飽吸足,才 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幅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 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細想一下,這與現實生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將人們擊垮的有時並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人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無休止地消耗在這些雞毛蒜皮之中,最終讓大部分人一生一事無成。生活要求人們不斷地清點,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無須勞神去忙的。然後,果斷地將那些無益的事情拋棄,不去理它。

七、生存哲學

植物學家對阿爾卑斯山脈的植被考察之後,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最近100年來,許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種正在增加,許多山底牧場上開放的花已經開到了海拔2000米的高山雪帶上,而原先雪帶上的植物則超過雪帶向更高處攀登。

植物學家研究了有關科學文獻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阿爾卑斯山地區的氣溫逐漸升高,這些適宜在低氣溫環境里生長的植物為了尋找適宜的溫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植物學家還發現,它們的生命力要比以前還強盛得多。

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許多植物自身都有對自然界靈敏的反應,並且不斷調整自身的生存狀態。如乾旱可讓植物的根深扎於泥土中,風力大的地區的植物長勢更牢固。生長快的植物材質鬆軟,生長慢的植物材質堅硬。植物的生命如此,人也一樣。

一個有成就的人往往要比一個普通人經受的痛苦多。很少有人能花很少的代價取得成功。有人舉過一個形象的例子,上帝在每個人命運天平的兩邊,一邊放上名利、地位、成功等,一邊放上同樣重量的代價的砝碼。人的一生順境與逆境大體相等。

八、生命無草稿

小時候練書法,開始我都是用廢紙來寫。學了很長時間,但一直沒有大的長進。父親的一位書法家朋友對我父親說:「如果你讓孩子用最好的紙來寫,他可能會寫得更好。」父親便叫我按照書法家朋友所說的去做,果然,沒過多久,我的字進步很快。父親很驚奇,去問那書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紙上寫了一個「逼」字。父親頓悟:這是讓我因惜紙而逼迫自己寫好字。

的確,平常的日子總會被我們不經意地當作不值錢的「廢紙」,塗抹壞了也不心疼,總以為來日方長,平淡的「廢紙」還有很多。實際上,這樣的心態可能使我們每一天都在與機會擦肩而過。

記得有一則諺語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想過河,請先把帽子扔過去。」因為你的帽子已經在那邊,你別無選擇,只能想方設法地過河。正是有了「逼迫」,人才會盡全力發揮自己的潛能,兵家所謂「置於死地而後生」也是這個道理。

生命並非演習,而是真刀真槍的實戰。生活也不會給我們「打草稿」的時間和機會,人們一頁頁漫不經心或全心全意寫下的「草稿」,都會成為人生無法更改的答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說放下 的精彩文章:

我只是心軟,但不是傻子!

TAG:佛說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