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普洱茶的葉底如何看?這3點老茶客的純經驗分享,請牢記!

普洱茶的葉底如何看?這3點老茶客的純經驗分享,請牢記!

鑒別普洱茶品質都有著一套很系統的方法,但是總體來說較為繁複,辨別一款普洱茶的優劣,除了品飲後的整體感官之外,葉底也暗藏了很多玄機。

普洱茶葉底

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淘寶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先生,就來談談如何鑒別普洱茶葉底。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成為「普洱教父」白水清嫡傳弟子,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2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等經典老茶。如今將多年研究老茶心得,整理髮布在微信公眾號: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普洱藏家掌柜魯文鋒

茶葉在沖泡之後吸水膨脹,使得葉片還原為原有的形狀,因此,一款茶從採摘到加工存儲的合理與否,都會在葉底中暴露無遺。

專業茶葉審評中,有一句口訣:干評外形,濕評內質。所謂的濕評內質,簡單來說就是看葉底。

一、看普洱茶葉底的嫩度

一般來說,嫩芽的含量多,葉形粗長的,茶品質會好。但不同產地的茶也會有區別。

普洱茶葉底

觀察葉片的嫩度,可以將葉片舒展開來看,也可以從葉片的軟硬度來判斷。

講葉片摺疊後鬆手,葉片幾乎不還原平整的葉,相對較嫩,要是鬆手後還原快,彈性好,茶葉就相對粗老。

嫩葉則不會不隆起,老葉的葉脈隆起。嫩葉的葉邊緣圓滑,老葉會有鋸齒狀。

用手捏普洱茶葉底

如果你看到的葉底蜷成一團,只有小程度的展開,可能是制茶過程中溫度過高,葉面絨毛掉落,這樣的茶湯入口,甚至會感覺喉頭乾燥。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揉捻較重的普洱茶,完全舒展後仍然會稍有捲曲,這都是正常的。

沖泡後葉底很快開展,則大都是粗老的茶菁,條索緊結度不夠,一般不耐泡。

普洱茶葉底

二、看普洱茶的色澤

優質普洱茶的葉底,葉肉厚軟,葉面顏色呈青墨色,表面油潤光滑,反光強,沒有色澤黯淡之處。

如果葉底呈現為紅梗紅葉的現象,說明攤晾之前的運輸過程中被「捂」著、攤晾過程中堆積太厚、攤晾時間不足、殺青過生、揉捻不到位等。

普洱茶殺青

葉底的色澤能非常直觀地反應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優劣。

葉底色澤分辨的總體原則是:

1.顏色要正常。所謂的正常,就是具備茶類應有的顏色要求。

2.色澤要亮。亮,並不是說葉子自己會發光,而是一種鮮活、潤澤、飽滿、富有生命力的表現。

普洱茶葉底

三、看普洱茶葉底的勻度

在看葉底的三個項目中,勻度是相對比較次要的。所謂勻度,就是看一款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比較統一。

這和一款茶的採摘加工管理有關。有的茶農採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抓,那麼從葉底上反映出來的就是大大小小很不勻整。

普洱茶葉底

在加工時,有的茶廠把不同山頭、不同批次採摘的茶不加辨別地混在一起加工,也會出現勻度很差的情況。勻度差,代表採茶做茶不嚴謹、不規範、不認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洱藏家館 的精彩文章:

50年代紅印圓茶:新中國成立第一批普洱茶品,堪稱現代普洱貢茶
中期普洱茶是否值得收藏?這6個指標很關鍵!別讓「藏茶」拖垮你

TAG:普洱藏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