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教:地藏王菩薩,一個「地」字也有七種含義

佛教:地藏王菩薩,一個「地」字也有七種含義

佛教:地藏王菩薩,一個「地」字也有七種含義。

信佛之人,很多人都信念地藏王菩薩。那麼,地藏王菩薩為什麼叫「地藏」呢?相信,真正知道這個的並不多。

要知道,萬物生長,都離不開大地,「藏」就是寶藏,而所有的寶藏也是在「大地」之下。所以,地藏王菩薩這個「藏」字,既有寶藏的意思,也有藏起來的意思。世間一切寶藏和萬物,都賴「地」而生,或因「地」而藏。

而信佛的人認為,信念地藏王菩薩,就是可以獲得土地中的寶藏的一種信念。至於有哪些寶藏,可能既包括物質上的金石類財物,更主要的方面,還是指地臧王菩薩那種加持與善念。

其實,地臧王菩薩這尊菩薩,其最大的發願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個發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地藏王菩薩為何要發這麼一個願呢?這還得和「地」的七種含義說起。

1、廣大:所謂地大物博,大家看看腳下的土地,我們說地大不大?這一點其實無需詳說,大家都能夠理解,正所謂「天有多高,地有多大」,不正說明了「地」的廣袤嗎?

2、眾生所依:這世間所有存在事物,無一不是從地而起,由地而出。所以,「地」這個字,第一層意思就包含有「廣大」之義;這還不算完,眾生的生存,也是需要大地的哺養。有人說水裡面的魚不需要,但是,魚兒雖然生活在水裡,但水底不還是大地嗎?可見,大地成為世間一切眾生的倚靠,是不假的;

3、地無好惡之分:大地不會因為喜歡某個人,就對他更好一些,也不會因為厭惡某個人,便對他刻薄一點。對大地而言,世間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弟子,無論善惡,都是自己懷裡的一份子。所以,世間既有蛇虎,也有貓鹿,都能互相依存,並不會從大地那裡獲得更多的資源。這才是一切眾生平等的最佳詮釋;

4、受水而藏之:我們知道,天降大雨,地上就會積水成災。而無論下多大雨水,地也能敞開懷抱接納,即使地面積水也會慢慢化去,因而以成溪河江海。所以說地受水而藏之,世間眾生都仰水而生,也就是化育眾生的功德;

5、生受萬物:世間萬物,無論草木還是糧食,藥物或是種子,都從地而出,但最終都得「塵歸塵、土歸土」。眾生以「地」為母,也以它為歸宿。如果大地不存在,世間一切眾生,都將生無所依,並去無所去。可見大地恩澤之廣;

6、藏養寶物:我門人類眼中的寶物,幾乎全部產自大地之下。這類寶物,並非狹義上的金銀財寶,還包括諸如煤炭石油之類的能源。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不正是依靠這些寶物的提煉嗎?當然,狹義上的寶物,自然也離不開大地,寶藏寶藏,都得藏起來啊,自然就是在地下了;

7、風雷不動:世間眾生,風雷所到之處,無不有所生相。再大的樹木,大風一起,枝葉摧毀,雷聲匝地,枝幹戰慄。唯有大地,無論狂風再大,也絲毫不為所動。即使佛門獅子吼,大地也是安然如山,無驚無怖。所以,佛家有雲「唯不可摧者,地也」之說;

以上,就是地藏王菩薩的「地」字,所蘊含的七種含義。當然,對於「地」之解析,也是一種不可勝數的情況,這裡只是列舉出來部分主要的含義。

我們由此可以得知,地臧王菩薩這個名字,具足了上述美德威儀,所以,才被信佛之人口誦心念。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來讀古文章 的精彩文章:

為何35歲開始,女子容顏開始衰老?《黃帝內經》給出原因
《紅樓夢》:看賈蓉的言行,可知賈府最後衰敗,都在意料之中

TAG:每天來讀古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