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由於三個字導致意思截然相反的句子,我們用錯了幾百年!

由於三個字導致意思截然相反的句子,我們用錯了幾百年!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漢字作為延續傳統文化的載體,一直以文字的表意功能而自豪。的確,對於文化而言,意義的重要性一直位列讀音之前。但是,正因為古人們對讀音的不了解、對字形的過於自信,才會導致一些經典語句的錯誤理解,甚至曲解戰勝正解,反而被流傳下來了。

有三句話一直被人們誤解,甚至還引發了部分社會亂象,影響到了年輕的下一代,糾正已迫在眉睫。

由於三個字導致意思截然相反的句子,我們用錯了幾百年!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這句話一直被訛傳,原句應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語出自關漢卿《望江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正是由於讀音的原因,原來的「度」是仄聲,不符合平仄要求,而對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古人,便把這句唱詞的音改為平聲,音同獨。古人只聽唱詞,少數人會去看字,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誤解,傳成了「無毒不丈夫」。

由於三個字導致意思截然相反的句子,我們用錯了幾百年!

「度」一直是古代儒家對君子的要求,一來做人做事要心中有「度」,二來待人觀物要有足夠的氣度,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才是成大事者。

「度」與 「量」語義對仗,可見這句話是教導我們要有胸懷的,並非是一些心狠手辣的不仁之士的遮羞布。如若,還有人想假借這句話來給心靈以安慰,那才是真正的「就怕流氓有文化」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句話的訛誤也是與讀音有關,「為」字實際上有兩種讀音,音同唯時,是動詞,意思為修養自己;音同未,是介詞,意思是為了自己。那到底是「修養自己」還是 「為了自己」,這就涉及到了這句話最容易造成影響的就是——「己」。

由於三個字導致意思截然相反的句子,我們用錯了幾百年!

從人的本質來看,任何人都是自利的,只不過有的人幫助自己能得到快樂感,有的人幫助別人能獲得喜悅。但是如果按照淺層的人性來理解這句話,認為凡事都要以自己的利益為先,甚至不顧他人會不會因此受到損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修為自己」,其實只要以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為前提,怎麼理解都是可以的。就怕有些人做盡壞事還用這句話標榜自身、不知悔改,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誤解。

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句話可真是害人不淺,一方面加重了某些家庭里原生的男尊女卑思想,一方面還會讓父母不知如何教育自己的女兒,一腔疼愛變成害。

由於三個字導致意思截然相反的句子,我們用錯了幾百年!

其實,這句話之所以被誤解,原因在於對「無」的理解,與原句的本意有天淵之別。這個「無」字是動詞,取「本來有才,但自視若無」,即主張女子有才也要懂得謙虛,行事以德為主,才氣為輔,千萬不能恃才傲物。這就像佛家所強調的「無我」不是真的沒有「我」的存在,而是心無旁騖、專註自身修養的意思。

再者,我國古代德才兼備的女子也是備受讚揚,前有班昭、蔡文姬,後有上官婉兒、李清照等。假若古人真是主張女子要無才才是上佳之選,又何必寫詩文來讚揚她們呢?所以,古人所謂的「無才」,本來視是讚賞那些女子,不僅有才情,還能自視若無,不自我炫耀的高尚德行的,並不是要貶抑女子!

且還有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官宦家的女子,一般都是要求學會識字寫字、懂人情世俗之道的。若現代人,還自以為這句話是要女子無才,那才真的是迂腐。

所以一直流傳的古語,未必沒有誤解,

懷疑不能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應是一種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