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手握大權,甚至能夠掌控皇帝生死,她為何不學武則天稱帝?

慈禧手握大權,甚至能夠掌控皇帝生死,她為何不學武則天稱帝?

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掌握了國家的大權,最鼎盛的時候,她甚至完全掌控了皇帝的生死,自從咸豐去世後,慈禧就開始垂簾聽政,說是垂簾聽政,實際上國家的而所有大小事務基本上都要經過她手,即便是皇帝,每天都要來給她請安。

當時,勤於改革的光緒皇帝最終都因為慈禧的原因而鬱鬱而終,當時的慈禧,就是掌握了國家的最高權力,可以說,她就是實際上的皇帝!那麼,為什麼擁有權力野心又掌握了莫大權力的慈禧不效仿過去的武則天一樣稱帝呢?

其實,並非是慈禧不想稱帝,只是她過於膽小,害怕自己稱帝後會被後人唾罵,擔心自己留下一個污名,不願意背負這種篡權的罵名的慈禧,便一直不敢跨出哪一步。

但是,她發現歷史上掌權的女性大多都「垂簾聽政」過,所以這給她指明了另一條道路,那就是通過垂簾聽政的方式掌握大權!加上當時她培養的一眾親信大臣,在咸豐皇帝死後,她馬上就在眾人的推舉下成了掌權者,可以說,一切都順應而來她的心意,不會被後人唾罵為篡權的亂臣賊子,同時又能夠掌握國家大權。

但是,她還是擔心自己會被罵成亂臣賊子,居心叵測的篡位罪人,因此在兩次垂簾聽政的時候,都對外「無奈」下旨,表明了自己並不是非要掌權的:「垂簾聽政實非我們所願,乃應諸位王公大臣之請,因為臣工不可一日無稟報之主。待皇帝成年,完成學業,我們將不再攝政,一切大權交由皇帝。望世人明白我等之無奈,諸臣工勤勉一心,輔佐我等治理國家。」

這讓她這個追求權力巔峰的人很是享受,同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大權,她後半生,無時無刻不在剷除那些對自己權力有威脅的人,這也就導致了她最終成為了國家變法改革的最大阻力,因為任何的新思想,都針對古老的封建王權有著巨大的威脅,這是慈禧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她曾經支持過這些改革,但那時候,她無時無刻不是生活在一種矛盾的心理之中的,一邊害怕洋人的火炮,一邊又害怕改革派跳起來推翻自己的權力……

只是很可惜,慈禧雖然避開了篡位的亂臣賊子的罵名,但是卻因為她的無知而背負起了更加嚴重的罵名,如今的慈禧在中國人眼中,就是腐朽、頑固、邪惡的代名詞,她不是篡權的罪人,她沒有背叛清廷,但是,她卻成為了中華的罪人,成為了中國的背叛者,被人唾棄,遺臭萬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滿清巨貪,家產比和珅還多,葬送大清王朝,溥儀對其恨之入骨
鰲拜權力極大,甚至威脅到了康熙,為何康熙卻沒有殺他?

TAG:鵬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