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茄子的別名,至少有9個,你知道幾個?

茄子的別名,至少有9個,你知道幾個?

茄子是漿果類草本植物。

在熱帶地區為多年生,在亞熱帶、溫帶地區為一年生。

茄子的果實可以作為蔬菜食用,其根莖、枝葉可製成中藥治療疾病。

茄子有很多別名,廣東人稱呼為矮瓜、吊菜子;

江浙、安徽一帶的人稱呼為六蔬、落蘇。

此外,茄子還有茄瓜、紫瓜、酪酥等稱謂。

隋煬帝楊廣曾改茄子為「崑崙紫瓜」。

宋代醫生王隱君則把茄子稱為「土鱉甲」。

茄子果實有細長、橢圓、圓形等形狀,顏色有紫色、淺綠色、白色等。

茄子主莖上的果實稱「門茄」,一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對茄」,二級側南方長茄子枝的果實稱為「四母斗」,三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八面風」,以後側枝的果實稱為「滿天星」。

這名字起得真有食慾。

著名園藝學家、《中國蔬菜栽培學》的作者吳耕民認為,茄子原產地在印度,後來傳入歐洲,十七世紀初,即明朝萬曆年間,由泰國傳入中國,經由中國傳入日本和朝鮮半島。

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辭賦家王褒為寡婦楊惠制訂的奴僕契約中,有「種瓜作瓠,別茄披蔥」之語,其中的「別茄」意為分畦栽種茄子。

新莽時期,辭賦家楊雄在《蜀都賦》中寫道:「盛冬育筍,舊菜增伽。」

宋代文人在整理此文時解釋說:「伽,今作茄。」「伽」是「茄」的通假字。

唐代出版的《酉陽雜俎》也有類似的記載:

「茄子,茄字本蓮莖名,革遐反。今呼伽,未知所自。」

北魏時期出版的《齊民要術》一書記載了茄子的栽種方法:

「茄子,九月熟時摘取,擘破,水淘子,取沉者,速曝干裹置。到二月畦種。治畦下水……雨時,合泥移栽之。若旱無雨,澆水令徹澤,夜栽之。白日以席蓋,勿令見日。」

茄子除了用於製作菜肴,還有藥用價值。

唐代中醫藥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一書中提到:

「茄子,味甘,平,無毒。醋摩傅癰腫。莖葉枯者,煮洗凍瘡。今人種食之,一名落蘇。」

茄子的種子能治療癰腫,莖葉可以治療凍瘡。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茄子的根、莖、葉均可入葯,種子可消腫,葉子有麻醉的作用,生食茄子果實可以解細菌中毒。

(文章配圖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他是「父母官」的母官,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
歷代帝王中的那些極品吃貨:慈禧居然喜歡吃一道「陽剛」菜肴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