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周瑜借東風」,竟還有這一層意思?上天的崇拜者?

「周瑜借東風」,竟還有這一層意思?上天的崇拜者?

說到「東風」,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一場東風,火燒曹營。由此故事的主角得到「諸葛亮借東風——將計就計」這一歇後語的美譽,但在關注諸葛亮的時候卻忽視了周瑜。

按照常理,人們都說是諸葛孔明足智多謀,但換一種角度會得到很多不一樣的歇後語,這次就把周公瑾當做主角來分析一下他和諸葛孔明的不同。

整個事情的經過很簡單,但其中的內容卻有很大的深意。了解了周瑜的性格,就能明白「周瑜火攻遇東風——天作之合」,知道為什麼上天偏偏眷顧周瑜,也知道諸葛亮為什麼能不費吹灰之力就先一步得到「諸葛亮借東風——金蟬脫殼」的稱讚了。

在攻打曹營之前,諸葛亮和周瑜兩人就共同制定了採取火燒曹營的計劃。諸葛亮並沒有到場觀戰,由周瑜一人奔赴,但要真正做到臨危不亂還是有點困難,周瑜發現這幾日一直刮著的是西北風,如果按照原計劃用火攻只能燒到自己,不會燒到北岸的曹兵。周瑜因此為「東風A計劃」沉悶不樂,導致病倒在床上。

周瑜缺少的是隨機應變的能力,把一切交給了老天,更多的體現了怨聲載道,依靠著自己和諸葛亮一開始既定的策略,根本沒有考慮到突發情況,更多看重的也是傷人不傷己,相較於諸葛亮的理性,周瑜的情感方向是太感性了。

諸葛「大夫」在知道後,就給周瑜開了個「藥方」紙條,周瑜打開之後,發現上面只寫著十六個字——欲破曹兵,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十六個字準確的猜中了周瑜的心事,諸葛亮說他能借來東風,只需要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

諸葛亮更多偏向隨機應變,性格洒脫,相比較之下襯托出的就是周瑜講求事前準備的充足,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相信「天不亡我」,在自己不能解決問題或者一知半解的時候更多依靠外人,並且會積極配合。

現實世界中,怎麼可能有人會「借」風?最多是造風吧,但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通過觀察地態和最近生物的細微變化,早就已經推算出過幾日會有東南風,因此僅是走個程序到七星壇上拿腔作勢地比划了幾下,就被周瑜當真了,認為諸葛亮真的是「神靈附體」。

這段只能說明周瑜有點才疏學淺了,但這人也真是很實誠,真相信「上天的旨意」,完全相信「眼見為實」,諸葛亮比划了幾下就真出現了東風。不能全怪周瑜笨,應該說是諸葛亮太聰明了,「五大家」的稱號也不是子虛烏有。

周瑜越想越害怕,居然覺得諸葛亮會「神術」不可留,便派人趕到七星壇去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就神機妙算猜到了,離開了七星壇,安全回到了自己的根據地。臨走還給周瑜留下了一句話: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風大破曹兵,諸葛亮暫回夏口,異日再容相見。

諸葛亮絕對是洒脫派的代言人,不追名逐利,只求保命。周瑜就是為大局考慮的太多了,太過於崇敬「老天的聖旨」,也擔心自己和家族的名譽和安危,做事當斷則斷,不會優柔寡斷。

簡單的一句話就體現了諸葛亮的氣度,說實話,這次火燒曹營不能說完全是諸葛亮未卜先知,周瑜真的是如有神助的遇到了東風,如果沒有的話,即使諸葛亮再能細緻觀察也是空談。

雖然看著像是硬生生的給周瑜安上了幾個優點,總結出來,周瑜完全是對上天的崇拜,但其實也沒有對錯,兩個人本來就是方向不同,好壞和褒貶或許可以成為一個人的好壞,但是理性和感性、洒脫和保守、靈活和實誠、穩重和果斷這些詞語不能作為評價的標準,只能說明這是性格特徵的代名詞。

讀者們,關於「周瑜借東風」,你有怎樣的看法和見解?如果喜歡本文章,歡迎轉發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伊說文史 的精彩文章:

「俠客文化」起源何時?「俠客精神」,又是怎樣變化的?
金庸小說里,人物名字的出處,太有學問了!網友:「教科書級」!

TAG:冰伊說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