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金正恩執政來首次訪俄,「金普會」為何姍姍來遲?

金正恩執政來首次訪俄,「金普會」為何姍姍來遲?

如無意外,隨著一列綠皮專列駛入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即將在秉政後第一次踏上俄羅斯的土地。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將迎來一位「期待已久的客人」。姍姍來遲的「金普會」有哪些看點?在朝鮮半島局勢「乍暖還寒」的這個春天,金正恩與普京會談些什麼?

遲到的峰會

在外界心中,對金正恩訪俄其實「種草」已久,可惜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早在5年前,時任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崔龍海作為金正恩特使訪問俄羅斯,給普京捎去金正恩的親筆信。訪問之後,俄羅斯表示,邀請金正恩次年訪俄,參加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活動。

到了第二年,即2015年,俄羅斯言之鑿鑿地宣布,金正恩將於當年5月9日訪俄出席慶典。可就在臨近「5·9」勝利日的前一個月,訪問突然告吹。

去年9月又盛傳金正恩將訪俄。朝俄首腦將在東方經濟論壇舉行期間,在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會面。然而,最後傳言仍未成真。

直至現在,峰會終於要拉開帷幕。「金普會」為何姍姍來遲,又在此時一拍即合?

在專家看來,朝俄峰會之所以一直未能成行,與兩國外交議程有關。

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教授表示,在朝俄外交議程排序上,都有比首腦會更緊迫的事項。朝鮮方面,金正恩先要著手處理兩個最核心問題:朝核問題和朝鮮半島問題。「這將決定金正恩未來施政的總方向。當核問題有了眉目與半島形勢趨於穩定之後,訪俄才有基礎。」俄羅斯方面,朝鮮半島事務屬於邊緣問題。當莫斯科在敘利亞、烏克蘭問題上與美國、西方對抗時,它也不易騰出手來與朝鮮舉行峰會,所以一直拖到現在。

此外,「雙方擔心會晤會對第三方產生影響,比如複雜敏感的俄美關係,以及中國方面的考慮,這也是峰會遲遲未能舉行的原因之一。」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青年學者崔珩說。

時機很微妙

然而,如今形勢已然發生變化。盤點「金普會」舉行前後發生的重大事件,可以發現峰會的背景和時機特殊而微妙。

其一,兩個月前,第二輪「金特會」無果而終,雙方在棄核路徑與解除制裁問題上暴露出巨大分歧。美朝第二輪會談遇挫給雙方的繼續談判投下巨大陰影。

其二,河內峰會之後,無核化談判似乎再度陷入停滯。美朝關係也出現緊張跡象。美國14架軍機上月飛抵半島實施特種演習;五角大樓還在敏感時期向韓軍交付首批2架F—35A戰機。朝鮮近日試射新型戰術武器,並要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退出談判。

其三,在「金普會」舉行之際,圍繞朝核問題,美韓、美俄、美日在保持接觸。韓國總統文在寅先前訪美,調解朝美關係,推動重啟核談。美國國務院對朝政策特別代表比根最近訪俄,與俄方協商無核化問題。本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將訪美會晤美國總統特朗普,半島問題自然被列上議題清單。

基於上述背景,金正恩與普京此番相會遠東,可以說各有所需。

對朝鮮來說,在核談僵局難破、對美關係趨緊、受困於制裁等情勢下,希望借訪俄實現某種突破。

在政治方面,取得與中國同為亞太「穩定之錨」的俄羅斯的支持,未來在半島和平進程中能掌握更多主動權;

在經濟方面,由於制裁嚴重製約朝鮮經濟的發展,朝鮮希望藉此訪「探探路」,「看看普京總統是否能幫助其繞開聯合國和美國的制裁,或者提供更多的援助」,《亞洲時報》稱。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孫興傑認為,在河內峰會未取得重大進展後,圍繞朝核問題展開的外交活動陷入低潮時期,無論是對美還是對韓外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冷卻跡象。在這一背景下,朝鮮外交需要「迂迴戰略」,俄羅斯是非常好的中轉站,可藉此加強與俄羅斯的經濟與社會合作。

鄭繼永則指出,朝鮮有意通過訪俄對美釋放信號:平壤在走一條新的道路,可以通過縱橫捭闔的外交手段,游刃於大國之間,而美國設置的障礙不能對其造成威脅和損害。

對於有評論稱朝鮮訪俄意在牽制特朗普政府,孫興傑對此並不認同。「在朝鮮對外政策中,衝破或者說緩解制裁是很重要的方面,對美外交依然是金正恩很關注的問題,他也表示期待年底舉行第三次『金特會』。」他說,即便之前朝鮮試射新型戰術武器,存在示強一面,但那不是彈道導彈,去年10月也試射過一次,這說明朝鮮在中止核導試驗的問題上並未越界。

對俄羅斯而言,盛邀金正恩來訪,實現俄朝峰會,也有政治與經濟的雙重考量。

一方面,朝鮮是俄羅斯在遠東的重要戰略屏障,朝鮮半島安全形勢對俄國家安全有著重要影響,適度介入有利於提升其在半島問題上的影響力。

「看到中朝、美朝均有密切往來,俄自身也有焦慮感,擔心在半島事務上成為被遺忘的角色,被排除在國際進程之外。」崔珩說,在俄羅斯外交基本盤上,朝核問題並非核心利益,俄方也只是尋求有限參與,並不要求擁有多大的話語權,但是即便如此,莫斯科也不願被邊緣化。因此,俄羅斯想搶這個時間點,趕在下一輪美朝峰會前與朝方舉行首腦會晤。

另一方面,俄羅斯在朝鮮半島不僅有安全利益,也有現實的經濟利益。為應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變化,俄羅斯近年來開始逐步「向東看」,尤其是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東北亞鄰國的外交互動。而朝鮮可以成為俄羅斯與亞洲開展經濟合作的橋樑之一。

不過,在孫興傑看來,朝俄峰會是朝鮮實現一系列重大外交突破,包括中朝、韓朝、美朝多次峰會之後的一次常規首腦會晤,表明朝鮮外交進入常態軌道,已不具有太大的突破性,不必過度解讀。

從朝俄關係發展來看,「金普會」也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朝俄之間的外交互動一直比較密切,2015年就在商討峰會事宜。最近幾年,高層互訪頻仍。比如去年6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訪俄,同年9月俄聯邦委員會主席瓦蓮京娜·馬特維延科訪朝,可以說都在為金正恩訪俄鋪路。上周,在《朝俄經濟文化合作協定》簽署70周年之際,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副議長涅韋羅夫也率團訪朝。「實現元首會晤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串門」引關注

由於是金正恩上台來首次去俄羅斯「串門」,圍繞這次訪問的點點滴滴都強烈吸引外界目光:金正恩坐什麼交通工具去俄羅斯?「金普會」具體在哪裡舉行?兩位頗具個性的領導人初次見面會是什麼畫風?會聊些什麼話題?……

關於出行工具,最新消息是,據俄羅斯衛星網23日透露,金正恩的防彈專列將於明天抵達符拉迪沃斯托克。看來還是和訪問越南一樣,金正恩將循著父親金正日當年訪俄的足跡,來一次妥妥的火車之旅。

關於會面地點,符拉迪沃斯托克已無疑問,但是兩位元首具體在什麼地方「碰頭」,目前依然沒有確切說法。按照克里姆林宮發言人的說法,出於安全原因,暫時保密。媒體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遠東聯邦大學也因此進入人們的視線。

俄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峰會可能在遠東聯邦大學的S號體育大樓舉行。

「整座樓都被關閉了,很可能是為了籌備。」遠東聯邦大學一位員工說。

S號體育大樓上還貼了一張告示:「出於技術原因,本樓從4月17日至30日關閉。」

「朝鮮新聞」網站還曬出了工人們在大學裡插朝鮮和俄羅斯國旗的照片。

關於訪俄行程,「節目」或許也相當豐富。據日本共同社21日報道,訪問期間,金正恩可能會參觀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一艘軍艦、看望在俄羅斯的朝鮮交換學生和研究人員、觀賞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演出、參觀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水族館。此前,負責朝鮮最高領導人出訪禮賓安排的國務委員會部長金昌善已率領「先遣團」在當地多處「踩點」。

雙方會聊什麼

最引人關注的,恐怕還是金正恩與普京會談些什麼?專家認為,首先,朝鮮半島事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議題。

「預計兩位領導人將談到半島無核化,表達用外交手段去緩和形勢、推動半島朝和平方向發展的立場。」孫興傑說。

韓國《中央日報》猜測,朝俄領導人將集中討論朝鮮的無核化方案。

金正恩或將圍繞儘早放寬制裁和其所堅持的階段性無核化的具體方式來尋求俄羅斯的支持。

在美朝河內峰會空手而歸、文在寅赴美調解成果有限的情況下,輿論期待,普京能否為陷入僵局的朝美核談打開缺口,創造機動空間?

自美朝開啟核談以來,俄羅斯一直主張對話、放鬆制裁,並且支持分階段解除對朝鮮制裁,以逐步實現無核化。

在鄭繼永看來,莫斯科發揮作用恐將有限,更多地還是展示外交和政治原則,對朝鮮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支持平壤通過政治外交方式解決核問題,並主張部分放寬對朝制裁。「遠東並非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加上考慮到俄美關係的複雜性,俄羅斯在半島刷刷存在感就行,不會過多介入。」

崔珩也認為,對於核問題,俄羅斯的介入能力有限,不會過多談及。雙方討論的重點應該會落在鬆綁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問題上。其中,朝鮮最在意的是勞工問題。

俄羅斯對朝限制措施並不多,但勞工是個突出問題。俄羅斯執行安理會制裁,在2018年縮減入境的朝鮮勞工數量,之前允許每年3萬人來俄,去年減少至1萬多人。削減勞工導致外匯收入減少,也會影響就業,進而對朝鮮經濟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雙方領導人會晤時,朝方或許會同俄方重點商談這個話題。

期待經濟合作

第二,重溫兩國友誼,鞏固雙邊關係,商談經濟合作也是朝俄領導人頗感興趣的話題。

隔著10餘公里圖們江口,朝鮮與俄遠東地區兩兩相望,朝俄也由此成了「鄰居」。兩國關係的發展歷程也跌宕起伏。

冷戰時期,朝鮮曾是莫斯科的親密盟友。「雙方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密切,莫斯科向平壤提供援助,以及最初的核技術。」英國廣播公司(BBC)稱。

冷戰結束後,上世紀90年代,由於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側重發展同西方的關係,朝俄關係受到嚴重影響。

直到本世紀初,普京上台後,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逐漸疏遠,俄朝又開始走近。尤其是2000年夏,普京首次訪朝,使兩國關係走出低谷。

其後,在2001年、2002年,時任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兩度訪俄,又將雙邊關係推向一個新台階。最近一次朝俄峰會還是在2011年,當時,金正日訪俄與時任俄總統梅德韋傑夫會晤。

因此,金正恩本周到訪俄遠東地區既是其上任以來的首次訪俄,也是時隔8年後,朝俄元首的第一次會面。「金正恩將試圖恢復朝俄傳統的同志情誼。」《亞洲時報》稱。

孫興傑說,朝鮮去年在七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新的戰略路線,將國家戰略重心轉向發展經濟,這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與俄羅斯展開外交往來有助於創造這一環境。在不違反安理會決議的前提下,雙方預計將探索經濟等領域的合作。比如民航與安全問題的合作。上周,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副議長涅韋羅夫訪朝時透露,朝鮮有意購買俄羅斯客機。涅韋羅夫表示,由於民航部門不在聯合國安理會對朝制裁之列,相關對話應該繼續。

在經濟合作方面,俄朝互有所需。美聯社報道,俄羅斯有興趣獲得朝鮮更廣泛的礦產資源,包括稀有金屬。平壤需要俄羅斯的電力供應,並希望吸引俄羅斯投資,把建於蘇聯時期的工業廠房、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

在崔珩看來,朝俄在經濟合作方面,有三個項目或許前景可期。一是俄朝韓鐵路。這條鐵路將從俄遠東哈桑經過朝鮮抵達釜山港。二是天然氣管道計劃。管道途經朝鮮,通向韓國。三是羅津-先鋒特區(羅先特區)。韓國、俄羅斯已有不少企業入駐,三方均有意願搞合作開發,也在積極推動。不過,三個項目並非沒有障礙。比如俄朝韓鐵路涉及聯合國制裁以及朝韓軍事分界線;天然氣管道則關係到誰出錢的問題。

不過,鄭繼永認為,在安理會對朝制裁的影響下,朝俄在經貿和基建等方面的合作僅限於意向性層面,更多是展示姿態,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易付諸現實。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滬閩黔400多個孩子同台演出,「百靈鳥」們用歌聲祝福祖國
恆大的民生「成績單」:納稅602億捐贈40.7億奪雙冠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