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產大運被疑抄襲c17,總師:內部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國產大運被疑抄襲c17,總師:內部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一架運輸機進行動態飛行表演,進行了"S"型機動、急上升轉彎盤旋、小航線快速著陸等飛行內容展示。它臃腫的體型和靈活的飛行姿態完全不相符,在航展當天可謂是吸進了所有目光。沒錯,這架飛機就是我國第一架國產重型運輸機運-20。

早在1993年,中航工業西飛開始了大型運輸機的前期論證,先後投入了30億元進行準備。1997年,西飛公司向軍方提出研製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方案。2001年,西飛公司提出建設新西飛的戰略規劃,即以形成200噸級大型飛機研製生產能力為目標,大幅提升航空製造技術和加工能力,實現從100噸級到200噸級飛機研製生產的重大跨越。

2000年以色列迫於美國壓力終止與中國在預警機方面的合作,大型預警機沒有了平台,所以中央命令西飛研製一款能作為大型預警機平台的大型運輸機,當時要求要以伊爾-76為藍本,在技術上比伊爾-76MD型先進,西飛的技術儲備這時候發揮了關鍵作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拿出了總體設計方案,也就是廣為人知的運-20。由於中國空域廣闊,即使預警機採取高低搭配,需要大型預警機在數十架之多(其中一部分擔負戰備值班,一部分作為儲備機)。由於在後續設計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因此西飛將眼光投向了傳統合作夥伴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在獲得了烏克蘭的技術支持後,西飛解決了大運在設計上的問題。可以說,是在預警機平台的迫切要求下,才有了運-20大型運輸機。

2007年3月,中國宣布啟動大飛機工程,布點於西安和上海兩座城市。其中"大客"50%以上的設計製造、"大運"全部的設計研發、製造,都在陝西完成。

2007年6月20日,大型運輸機項目(即運-20)正式立項,代號072工程。

2013年1月26號下午14時許,中國首款自主戰略運輸機"運-20"在跑道上加速後順利起飛,運-20在試飛現場上空盤旋,14時50分左右在觀禮台前低空通場。試飛全程由一架殲-15伴飛並拍攝試飛情況。隨後運-20於15時安全著陸,首飛取得成功

運20機長47米,翼展45米,機高15米機翼面積330㎡,最大時速750-920㎞/h,航程7800㎞,實用升限13000米,起降滑跑距離800米,最大載重66噸,最大起飛重量220噸,發動機採用俄制D-30KP-2型渦扇噴氣發動機4台(後期換裝WS-18或WS-20發動機)。運-20採用常規布局,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主翼為大展弦比、中等後掠翼,機翼的前緣後掠角恆定,而機翼內翼段的後掠角明顯減少,無翼梢小翼[24]。懸臂式T形尾翼,嵌入式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分為兩段。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可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6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旋轉90°向里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內。該機為大展弦比超臨界翼型,採用包括前緣縫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統等增升裝置。

飛控系統採用國產綜合航電系統,以ARINC429匯流排為骨幹,將電子飛行儀錶、飛行控制、導航、通信、氣象及發動機數據及指示等系統相連,實現數據的綜合處理,並且在座艙的彩色顯示屏進行顯示。另外可能會添加自衛干擾系統,包括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干擾發射機和投放架等。

2018年5月8日,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與空降兵部隊聯合開展空降空投訓練,這是中國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遠程空降作戰能力建設的又一次躍升。對推進中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救援等緊急情況,提高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和中國軍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叢容君識 的精彩文章:

印度國產戰機,研發接近40年,裝備之後問題不斷
蘇35S已完成交付,單價超過1億美元,我們又被俄羅斯宰了?

TAG:叢容君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