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正的高俅為人如何?知恩圖報,大節無虧,難怪宋史中沒有他

真正的高俅為人如何?知恩圖報,大節無虧,難怪宋史中沒有他

水滸中的高俅,起於底層,曾被王進的父親暴打一頓,還曾被趕出東京。後來遇到大赦,這才被董將士、小蘇學士等人輾轉推薦,終於讓他逮著機會,靠著蹴鞠,得到端王賞識。端王后來做了皇帝,高俅於是發跡。

發跡以後的他,官至太尉,先是報復王進,後來因為兒子高衙內惦記林沖老婆,他又陷害林沖。108將攻打方臘後,他又陷害所剩無幾的梁山好漢。可以說,從頭到尾,高俅就是個奸詐的小人,害死了很多人。

可是,這終究只是小說之言,歷史上的高俅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應該說,正史上的高俅,一生大概可以分為發跡之前和發跡之後兩段。發跡之前,他的人生基本與水滸中的描述一樣。

高俅本是蘇東坡身邊的一個文筆小吏,因為字寫得好,又通一點詩書,所以蘇軾比較喜歡他。後來蘇軾調任,他怕耽誤高俅的前程,於是把他推薦給好友曾布。可是,曾布身邊的文筆小吏已經夠多了,沒辦法,蘇軾把他推薦給另一位好友王晉卿。

水滸中,王晉卿是駙馬,是哲宗皇帝的妹夫,其實不是,他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是端王趙佶(後來的宋徽宗)的姑父。

趙佶、王晉卿和蘇軾都喜歡書畫。有一回趙佶在王晉卿處,發現一個梳頭髮的篦子,很喜歡,於是王晉卿就派高俅送給他一個。

高俅到了端王府,發現趙佶在踢球,就痴痴地看。趙佶一問才知道他也會踢,高俅使出本事,跟趙佶提了個旗鼓相當,於是趙佶就把他留了下來。結果沒多久,哲宗去世,端王繼位做了宋徽宗。

趙佶要提拔高俅,但宋朝提拔文官有一套制度,並不完全由著皇帝的性子來。徽宗就讓高俅走武官之路,因為武官出身要求不嚴,有功名就行,所以他讓高俅去邊去熬資歷了。高俅運氣還真不錯,剛到邊關,邊關地區就打了幾個勝仗。於是乎,高俅層層高升,最後做到了殿帥,掌管禁軍達20餘年。

發達之後的高俅,並沒有忘記蘇軾對自己的大恩。

當時蘇軾為人正直,身為六賊之一的蔡京對蘇軾進行報復迫害,高俅並沒有落井下石。關鍵時刻,他伸出援助之手,每次蘇氏子弟入京,高俅都會前去問候,並且經常給予豐厚的物資錢財等。史載高俅「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

事實上,高俅與蔡京等人並非一丘之貉。兩人甚至還吵過架,金軍打到開封時,童貫、蔡京等人護送徽宗逃到江南,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後來欽宗做皇帝後,把六賊全部梟首,高俅則安然無恙。

當然,高俅也不是沒錯,他掌管禁軍20餘年,不僅把禁軍當做私役,而且導致軍隊「紀律陵弛」以至於「人不知兵,無一可用」,結果面對金軍的進攻,開封城內幾十萬禁軍很快瓦解,可以說,這是高俅最大的黑點。

總體而言,高俅不算個大壞人,只是沒用。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當時人給他的評價是「大節無虧」,後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宋史中沒有他的傳記,無論是名臣、忠義還是佞臣、奸臣傳中,都沒有他。

至於說他害死108將,正史壓根沒這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高俅能夠飛黃騰達,全靠一位關鍵人物,但此人身份卻是個謎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