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將士為何大多穿紅色軍服?不但能迷惑敵人,還能保護將帥

古代將士為何大多穿紅色軍服?不但能迷惑敵人,還能保護將帥

鎧甲是古代將士重要的防護用具,頭盔、衣甲不但可以保護士兵在穿越叢林時受傷,或者被蛇蟻鼠蟲咬傷,還能防止流矢,保護性命。自史前時期,古人就用竹甲或者獸皮,後來更是出現了銅甲、鐵甲、棉甲等,甚至可以有效防護火器。

春秋戰國時,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幾乎可以包裹全身的鎧甲,以及覆蓋整個頭部除了眼和臉的兜鍪。

所謂戰爭,無非就是儘可能地保護自己,傷害敵人。可以說,沒有鎧甲,士兵的傷亡率會提高很多。但是,鎧甲並不是堅硬周全就可以,同時還要考慮顏色。若是顏色太艷,那就不利於隱蔽,容易暴露目標。

什麼顏色容易暴露呢?紅色,因為這種顏色最為顯眼。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將士的軍服卻多是紅黃色。秦漢時期,士兵軍服為赤黃色絮衣及紅色褲子;唐代將帥額五色戰袍中也有緋紅色的戰袍和黃色戰袍;宋代士兵會帶著紫羅色的頭巾,穿著黃娟棉襖;元朝士兵參照唐宋的制度,士兵穿紅色短衣;明初士兵的四色鎧甲中,分別是紅色、青色、黃色和紫色,有三種屬於紅黃色;即便清朝,還是會有紅色、紅色鑲邊或者紅黃鑲邊的褐色背心。

總的來說,可以用宋代人胡珵在《蒼梧雜誌》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古者戎服,上下一律,皆重赤。

既然紅色容易暴露目標,那為何古代軍服還喜歡用紅色呢?這可能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

首先,紅色最易激發鬥志

茹毛飲血時代,人們常常吃生肉,喝動物的鮮血;再加上人們嚮往光明,崇拜出生的太陽,時間久了,人們對紅色就特別敏感。紅色最能刺激人們的視覺,所以5000多年前,人們製作彩陶時,就先用紅色,後來的漆器、繪畫、服飾、建築也常常用紅色。

戰爭中,想要贏得對方,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士氣。

心理學家證明,紅色可使人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精神振奮,是最富有攻擊性和挑戰性的色彩。因此,古人用色作軍服,可以表現出戰士勇武昂揚的氣概,激發將士旺盛的鬥志。

其次,紅色可以掩飾流血

將士流血會造成士氣低下,容易被敵人趁機進攻。紅色的軍服以鮮血的顏色很像,即便流點兒血,只要不是距離很近,敵人一般看不出來,這樣就可以迷惑敵人,掩飾己方將士受傷,避免被敵人打敗。

再者,統一著紅色可以保護將帥

大將通常會有衛兵,尤其是主帥,通常不會帶頭衝殺,一般都是穩坐中軍帳。另外,主帥、將軍的戰衣各不一樣,用以區別普通將士,這就使得他們畢竟獨特。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個道理大家都懂。若是大將太過獨特,很可能成為「眾矢之的」。敵人二話不說,先派幾百弓箭手一通亂射,大將估計直接就成了刺蝟。大將一倒下,群龍無首,那隊伍就亂了。

所以,統一穿著紅色的軍服,還可以融入士兵中,保護將帥。

還有就是,紅色好辨認,這樣可以方便指揮。穿紅色軍服的士兵,通常進攻為主,不會用於埋伏或者守家,這也是怕暴露目標的原因。

不過,隨著戰爭的升級,這種衣服不再適應,於是各國的軍服都以綠色為主,尤其是迷彩服。世界上軍服據說有800多種,但綠色是主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里的錯誤,把趙匡胤的稱呼搞成了李淵,你發現了嗎
古代最輕的刑罰是什麼?比剃髮還輕,犯人卻常常拒絕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