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莊子:要學會放手,讓事情自然而然發生

莊子:要學會放手,讓事情自然而然發生

第28篇

讀書雜談之《莊子》

莊子:要學會放手,讓事情自然而然發生

莊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不和別人爭,沒人能跟你爭

《莊子》中有個關於馬的故事,讀來讓我醍醐灌頂。

馬,生活在陸地上,吃草飲水,高興的時候,脖頸相靠互相摩擦,發怒的時候背面相對用後腳相踢。馬的智力僅限於此。

後來,馴馬的人出現了。給馬加上車衡頸扼,裝飾額前的配物,於是馬就懂得了損折車,狂突不羈,偷咬繩索。馬的智力竟能達到違背人的意願而做壞事,這是因為訓馬的緣故。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馬的天性,就是吃草飲水,玩耍,踢打,並不懂得幹壞事;因為人為地訓馬,改變馬的天性,所以馬才懂得反抗,而做咬斷繩索,弄壞車之類的壞事。

莊子的哲學是,順應事物的自然本性,本來就很好,所謂樸素無爭。你不和別人爭,沒人能跟你爭。我們如何把這條哲學,運用到生活中呢?

其一,要學會放手,讓事情自然而然發生。

無論是事情也好,人也好,人的一輩子都會和很多人事物交叉到一起,有順,有逆,所以時常產生煩亂。

比如,我們經常感到孩子不聽話,很難教育。根本原因,是我們用大人的思想和智商,去要求孩子。

下雨天,孩子看見一窩水就去踩,大人就會很生氣,鞋子和衣服都弄髒了,回去要好好洗。這是從大人的角度看,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給自己增加工作量。所以大人要教訓小孩,讓孩子變成循規蹈矩的樣子。

可是,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耍。如果一個幾歲的孩子,找不到玩耍的樂趣,那就可能出現心理障礙。孩子幾歲的智力,就是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外界感到好奇,從探索中得到樂趣,哪裡會想到弄髒衣服呢?

所以,真正懂得教育本質的大人,不會用大人的智商去要求孩子。只要不是原則性的事情,他們會放任孩子去做。弄髒的衣服,可以洗乾淨,如果抹殺了孩子的樂趣,那麼孩子的身心在成長中就沒有得到充分的完善。

心理學家已經發現,絕大多數成年人的心理問題,都是童年的時候造成的。

其二,接受本來的樣子,不刻意去改變。

人不喜歡自己本來的樣子,會怎麼樣?

會自卑,會厭惡自己,會通過金錢去買化妝品,買昂貴的品牌,來裝飾自己,成為某一種樣子。這樣的心態,是很累的。

沒有什麼事情,比做自己更輕鬆。

志向遠大的人,會不斷提升自己的頭腦;平庸的人,則每天關注吃喝玩樂。馬雲長得很特別,他挺自信的,最後他用實力,讓別人都敬佩他。這根本不是外貌的問題,而是內在的人格魅力。世界上只有一個馬雲,他活出了自己的天性,沒有人可以取代他,這就是他的獨特樣子,無法複製。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習以為常,堅信不疑的觀點,是不是可以改變?

人活一生,是為了追求什麼?如果只是為了吃,住,行,穿,玩,那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是否活出了自己的樣子,創造出自己的價值?這就是莊子教給我們的思考,回歸到我們的本性來。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說蓮花 的精彩文章:

莊子:能把「無用」轉化為「大用」,才是得道高手
《莊子》:如何才能達到「善者不辯」的境界?

TAG:易說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