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清華大學不再強制要求博士發論文,卻有人反對……

清華大學不再強制要求博士發論文,卻有人反對……

日前,清華大學發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明確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並且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

4月19日,清華大學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工作推進會現場。圖片來源:清華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一直以來,博士生畢業不僅僅要求撰寫數萬字的畢業論文,還有一個不成規定的規定:需要在國內或國外期刊上發表若干篇學術論文。硬性要求發論文才能畢業,不僅僅令學生壓力山大,更在一定程度上催逼學術腐敗問題。

有專家表示,清華大學此舉,有望克服學術評價中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將有助博士生教育重心能夠真正回歸人才培養上來,對全國高校都有示範意義。


學術論文不再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的唯一依據

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推動教育和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文件,克服「五唯」傾向。原《規定》要求博士生達到學校和所在學科的學術論文發表要求方可審議學位,因此被列入清華大學完善學術評價制度需要首批修訂的文件。

修訂後的《規定》要求,「博士生在學期間學術創新成果達到所在學科要求,方可提出學位申請。」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而是更注重博士科研成果的價值和創新性。這不僅能夠促進博士生更加從容地追求科研上的突破,也避免了論文數量要求導致的科研浮躁和學術不端現象的滋生。各學科將制定學術創新成果要求,不再設立學校層面的統一要求。

一方面,鼓勵依據學位論文以及多元化的學術創新成果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依據,激勵博士生開展原創性、前沿性、跨學科研究。另一方面,由各學科制定學術創新成果要求,不再設立學校層面的統一要求,尊重學科特點和差異。

設置教學實踐環節,引導博士生學術就業

新《規定》鼓勵各學科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必修或選修的博士生教學實踐環節(擔任助教等),通過在學期間的學習和實踐,提高博士生未來從事高校教職的勝任能力。

同時,支持博士生在獲得指導教師同意時,「根據個人興趣選修所在學科要求以外的課程」,培養跨學科創新思維和技能,例如參加學校開設的研究生學術與職業發展能力提升項目。


強化過程考核 嚴格分流與退出

清華大學各學科和院系在博士生資格考試、選題報告、中期檢查、最終學術報告等關鍵培養環節的質量把關方面已經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實踐。

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新的《規定》要求「完善資格考試、選題報告等培養環節的實施細則、考核要求和分流與退出制度」,推進質量控制要求的精細化、規範化,用客觀、剛性的依據嚴格執行博士生分流與退出。

據介紹,新《規定》將用於指導學校各學科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制訂和修訂工作,新的培養方案將從2019級博士生開始執行。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曾有過提議

值得關注的是,清華大學的最新舉措在兩會期間已有類似提案。

2019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建議修訂《學位條例》有關學位授予的相關規定,對「研究生髮表論文才能畢業」進行合法性審查,規範研究生畢業考核程序等,讓研究生教育的重心回歸於人才培養,而不僅是發表論文。

在胡衛看來,研究生為了在畢業前有限的時間內發表學術論文,往往只能選擇熱門的大眾化的、迎合學術期刊的口味的、短平快的課題,並不能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催逼學術不端,「在畢業、就業、生活的壓力下,有些研究生為了畢業,不擇手段地進行論文剽竊、數據造假,以圖矇混過關『混文憑』。這種硬性規定不符合教育長期性和創新偶然性的規律,因為實驗、畢業壓力大,研究生已成為精神疾病的易發人群」。

胡衛認為,應儘快修訂《學位條例》、出台《學位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位制度,這對全面實施依法治教、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他建議,《學位法》中應明確區分學位授予的基本條件和附加條件,限制學位授予單位制定學位授予條件的自主權,學位授予單位可以對法定的學位授予條件進行細化,但不應增設其他額外條件,例如「畢業或答辯之前必須發表學術論文」。同時,建議《學位法》中要明確學位申請人申請學位的條件和程序,保障學位申請人、學位獲得者的權利救濟。

同時,胡衛建議,要規範研究生畢業考核程序,以學位論文答辯為主,並建立學位申請人的權利救濟制度。具體來講,研究生培養單位應重視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通過對開題報告、論文工作檢查、論文評閱和答辯程序等環節和要求作出具體規定,以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並且應把「學位論文答辯合格」作為授予學位的條件。對博士生可額外要求多種形式的創造性成果,如論文、專利、會議報告等,但不限定於「發表論文」。

目前,清華大學已經率先出手,明確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

對於清華對的做法,有網友表示支持!

也有人反對這種做法:

更多人希望能有更具體的評價體系: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自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微信公眾號、青塔、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網友評論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研究稱兩成中國人死於吃錯飯?專家:誇大其詞了
千億市值跌去7成,深交所接連「扒皮」問詢!這家公司怎麼了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