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場車禍,百萬賠償,華女整整等了四年

一場車禍,百萬賠償,華女整整等了四年

場意外車禍,耗時四年,期間肇事司機也去世了,最終華裔鄭女士獲得了100萬的保險

2015年鄭女士在皇后區被一輛小型救護車撞傷,肇事司機後來因病身亡,審理周期延長至四年。

意外傷害律師表示,因肇事司機在警察報告中的口供和事發後法庭問詢的信息有出入,2019年4月重新開庭審理時,司機已經亡故、無法到場申辯。

所以根據該車購買100萬元的保險,為鄭女士爭取到同等金額的賠償。

案發時鄭女士正要過馬路,被一輛正在左轉的小型救護車撞倒,當時雙方均為綠燈,但案發時並無第三者證人在場。

警察到達現場後,司機表示鄭女士是從停在路邊的兩車間突然衝出,但鄭女士表示桉發時自己走在人行道上。

此事故造成鄭女士右腿貫穿性骨折,手術中要以鋼釘固定,需要後續的物理治療,並有可能產生後遺症。

(鄭女士的腿傷)

然而據受理此案的律師表示在案發半年後的問話中,司機卻改口說當時反向行來另一輛車,躲閃時分散了讓行鄭女士的注意力,所以釀成車禍。

該問話結束後不久,司機便生病去世。

根據紐約州的法律,法庭要求若當事人去世,必須由遺囑檢驗法庭(Surrogates Court)委派遺產代理人(Public Administrator),案件才能繼續審理,所以此案直至今年4月才開始審判。

律師表示對方車險擁有100萬元的保險,在審理前的和解中,對方提出42萬5000元的賠償,認為鄭女士也應有50%的責任,且她的傷勢並非特別嚴重。

而法庭認定責任在先、索賠金額在後,最終判是事故車輛全責。

律師表示這樣的案子,在沒有進行賠償階段的判決前,對方就同意將該車所擁有的100萬元保險全部賠償給鄭女士,若一直堅持進入下一階段,法院判決的賠償金額如果高於100萬元,多出的部分則需撞人車輛的所屬公司自掏腰包;

但作為保險公司,他們對自己的客戶有信託義務(Fiduciary Duty),在賠償方面保護客戶,減少其賠償的風險。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人生活網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真正的「美國特產」!味覺全方位衝擊你的味蕾,太好吃了
馬雲再談996,矽谷工程師急回應,中國是碼奴,美國是碼工

TAG:華人生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