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王安石晚年閑居,生活充滿恬淡和寧靜,最後7個字令人神往

王安石晚年閑居,生活充滿恬淡和寧靜,最後7個字令人神往

生活中我們忙忙碌碌,心情也起起伏伏,經歷了一場場的風雨,趟過了一條條的溪流,雖然道路漫長,日子艱辛,但沿路的風景也讓我們流連忘返,更懂得去珍惜身邊的人和物,也學會了以一種昂揚和恬淡的心情去擁抱大自然。當風輕雲淡,斜陽將遠處的山巒映紅,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幅夕陽的壯美圖景。北宋詩人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就如那燦爛的晚霞,在一縷清風中顯得無比絢爛。

定林所居

宋代:王安石

屋繞灣溪竹繞山,溪山卻在白雲間。

臨溪放艇依山坐,溪鳥山花共我閑。

王安石勞累了大半輩子,晚年定居在南京的鐘山下。那裡有一座定林寺,還是南朝宋代景平二年,僧人慧覺創建的。這裡環境清幽,青山綠水讓詩人倍感親切,於是就在定林寺旁安了家。王安石本來祖籍江西臨川,不過他長期在京城生活,又經常外出辦差,曾經四海為家。來到中山腳下、紫霞湖畔,並沒有絲毫的不適應,反而覺得像是回了家。

詩人生活簡單、住宿簡陋,一間茅屋可以容身,一張書桌可以伏案,一個小床可以酣夢,一桿魚竿可以休閑,這就足矣!每天詩人都想睡到自然醒,可是天剛蒙蒙亮,屋前枝頭的鳥兒就開始歡鳴,風兒也在敲窗,詩人揉揉惺忪的眼睛,伸個舒適的懶腰,便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他散步到小溪旁,只見「屋繞灣溪竹繞山」,茅屋、小溪、竹林、青山,多麼清幽的環境,不是桃花源,卻勝似桃花源。再往山林深處行走,雖然霧氣漸重,卻更加寧靜。山巒疊翠、泉水靜流,山花爛漫、野物出沒。遠處雲霧繚繞,「溪山卻在白雲間」,令人感覺彷彿來到了仙境。

午休後,詩人沏一杯清茶,坐在屋前安靜地讀書,茶煙裊裊、花香陣陣,清風微拂、鳥兒輕語,似乎都不願打攪與老莊談心的這位讀書人。傍晚的時候,王安石就「臨溪放艇依山坐」,溪水清澈見底,周圍蘆葦瘋長,野草叢生,這裡的野鴨和鷗鷺也早已成為詩人的鄰居。

這是多麼愜意的生活,「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遠離塵囂和煩惱,不愛浮名和薄利,唯有「溪鳥山花共我閑」。山林里消盡煙火氣,詩人的內心就像小溪一樣澄澈,像白雲一樣悠閑;鐘山下恍如桃花源,他像山鳥一樣適意,似山花一樣自在。

王安石晚年閑居,生活充滿恬淡和寧靜,最後7個字令人神往。「溪鳥山花共我閑」,清溪、小鳥,青山、野花,本來無所謂閑忙,但是在詩人眼裡,他們沒有世人的爭鬥和貪慾,也沒有數不盡的煩惱和憂傷,正是詩人極其羨慕的對象。他希望自己也像這些物體一樣悠閑地生活,「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閑」;他也願意「拈花嚼蕊長來往,只有春風似我閑」,從此恬淡地了結餘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張耒的一首詩,詠寫村居生活的樂趣,令人稱羨不已
詩人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這首詩從小處著眼,卻詩味很濃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