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聯儲官員開始討論降息條件,如何影響中國市場?

美聯儲官員開始討論降息條件,如何影響中國市場?

近期,美聯儲官員開始頻繁探討降息條件,加之年初市場開始為降息定價,究竟今年美聯儲會否降息?這對於中國市場意味著什麼?

「我們認為美聯儲加息周期已經終結,通脹壓力受到抑制是主因,如果為了抑制資產泡沫等原因而加息1次,這與不加息沒有差別,而且會打擊市場情緒,因此美聯儲沒有必要這麼做。」渣打全球宏觀策略主管羅伯遜(Eric Robertsen)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但他認為,美國經濟並未衰退,今年也不可能降息,2020年降息則是可能的選項。

就對中國的影響而言,由於在美聯儲轉鴿派的同時,全球央行齊齊轉鴿,美元仍居高難下,「但我們相信美元已經見頂,人民幣走強只是時間問題,有望在年底前達到6.65的目標位,在資金流入的推動下,甚至有望觸及6.4附近。」羅伯遜稱。

隨著美國衰退風險下降,中國經濟全年有望平穩運行。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預計在政策顯效的帶動下,二季度經濟反彈,中國GDP增速可能會到6.5%左右,之後三季度走平,四季度小幅回落。」他也表示,二季度穩增長政策層面會有明顯變化,同時貨幣政策層面可能會有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和置換性降准來進一步打通和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美聯儲加息周期大概率終結

近期,美聯儲官員開始頻繁探討降息的條件,包括即使經濟增長沒有放緩,通貨膨脹率也會下降的情況。

例如,芝加哥聯儲主席伊萬斯(Charles Evans)表示,美國通脹已經持續低於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如果通脹率在一段時間內遠低於2%,這將表明「我們制定的貨幣政策實際上是限制性的,我們需要下調基金利率」。

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Robert Kaplan)上周四則表示,不會就「是否僅憑通脹下滑就降息」給出最終答案;但在設定利率時,「肯定會考慮到」通脹率持續在1.5%左右或更低水平。而本月早些時候,美聯儲副主席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在接受採訪時則指出,經濟衰退並不是美聯儲過去降息的唯一情景條件。

羅伯遜對記者表示,在去年10月,美聯儲還在談論「利率離開中性水平尚有很長的距離」,但到今年初,美聯儲突然轉向要暫停加息、退出縮表,因此當時市場的反應就是認為美聯儲要降息了。但是,在他看來,2019年降息的概率幾乎為零,當前貨幣市場定價顯示市場對2019年降息的預期已經大大下降,從年初預計降息25bp降至近期的降息13bp,「隨著經濟衰退預期下降,此後降息預期會逐步消退。」他稱。

撇開降息不談,美聯儲這輪加息周期徹底結束了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美國勞動力市場有望進一步趨緊、薪資增速將持續提升,「這似乎允許美聯儲在下半年繼續加息一次,」IMF認為,「過度推遲加息會滋生金融脆弱性以及導致未來更為劇烈的經濟下滑。」

不過,不少機構對該觀點並不認同。羅伯遜就認為,「美國通脹難以持續上升,而如果為了抑制資產泡沫而加息一次,其實與不加息完全沒有區別。」

法興銀行預計,儘管油價、物價有所攀升,但是汽車、酒店、服裝等都可能成為通脹的下行風險,核心通脹率可能有所下行。

3月的美聯儲「點陣圖」預測,2019年美聯儲不會加息,2020年可能再加息一次,但各界認為,目前「點陣圖」已經不具有太多參考意義,當美聯儲自身都對未來的經濟形勢無法預測,如何能通過「點陣圖」來準確展望未來幾年的利率走勢?

人民幣走強是時間問題

由於歐洲央行、英國央行隨著美聯儲同時轉為鴿派,美元從年初以來基本毫無走弱,儘管美元見頂幾乎是所有機構今年最確信的預測。

截至目前,美元/人民幣報6.71附近。近期,新興市場貨幣和G10貨幣波動率都處於極低水平。新興市場貨幣波動率指數目前僅10%(均值為13%);G10貨幣波動率指數則只有5%(均值為8%)。這說明市場在強勢反彈後,已經開始為一個溫和的投資環境進行定價。

年初,人民幣一度對美元漲至6.7以下,但3月末出現了一波人民幣的「迷你拋售」。「我們認為人民幣會對美元走強,目前我們偏向於採取『相對價值策略(Relative Value)。例如做多人民幣對其他亞洲貨幣,比如韓元,因為韓國等開放經濟體的動能仍然非常弱。」羅伯遜告訴記者。

他表示,人民幣升值只是時間問題,「當美元/人民幣在高於7的點位,我們並不認為應該繼續賣空人民幣,中國股、債市場被納入國際指數可能會在今年帶入1080億美元被動資金流入。」

就經濟動能而言,儘管3月數據因為季節性因素格外強勁,但各界也認為,二季度經濟企穩態勢仍會持續。章俊對記者表示:「3月無論是貨幣信貸數據還是實體經濟數據,季節波動性都太大,如果按整個季度來看,改善幅度並沒有那麼明顯,因此政策執行並不會有較大轉向。我們預計伴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二季度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會更加明顯,預計GDP增速可能會到6.5%左右。之後三季度走平,四季度有所回落,期間7月的政治局會議會根據上半年國內外經濟運行情況對政策進行微調。」

大波資金坐等流入新興市場

美聯儲暫停加息、全球經濟尚好,歷來新興市場在此時期都會迎來大波資金流入。年初至今,新興市場股市、美元計價債券表現亮眼,高息貨幣也錄得較大漲幅。

「目前,新興市場的美元計價債券表現好於本地貨幣計價債券,這主要由於美元居高難下,但目前投資者手持大量現金在場觀望,坐等進入本地計價債券市場,催化劑可能就是未來美元進一步走弱。」羅伯遜告訴記者。

去年10月至今,負收益國債的規模已經上升近50%,因此追逐收益的投資者理應進入新興市場債市來尋求收益。同時,在經濟周期的晚期,養老金、保險等全球大型買方機構持有股票和信用債的風險在上升,因此在這一周期,這些機構都會進行較大規模的投資組合再平衡,如增配國債等。

羅伯遜認為,儘管近期經濟數據回暖導致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攀升,但剔除3月的季節性效應,整體一季度增速並沒有格外強勁,「預計二季度當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3.45%~3.5%附近,各界對經濟數據的判斷更加理性,屆時會出現較好的進場時機。」

現階段,中國貨幣政策也將保持延續性和穩定性。章俊對記者表示,目前政策周期處在「政策宣告 政策執行」向「政策執行 政策起效」過渡的階段,穩增長政策層面並不會有明顯變化。二季度地方債發行速度不會明顯放緩,同時貨幣政策層面可能會有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和置換性降准來進一步打通和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他也提及,三季度需要關注國內「豬」「油」價格上漲對通脹、貨幣政策和經濟增長動能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標普逼近歷史高點,與蘋果和解高通暴漲超20%,奈飛盤後巨震超7%
廣發證券獨董投棄權票,對總經理林治海問責措施未定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