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接上期:

1950年11月初,朝鮮戰場出現了大戰前的寧靜。北京飄雪。

豐澤園,毛澤東住處,毛澤東、周恩來,聶榮臻等人。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打過後,毛澤東預見到一場新的惡戰不可避免,正在籌劃第二次戰役。

毛澤東問聶榮臻:那個消息廣播後,有情況嗎?

毛澤東說的「那個消息」,實際上是一份公開情報。第一次戰役是遭遇戰,非常倉促。11月2日,經由毛澤東親自修改,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一次報道了中國軍隊在朝鮮參戰的消息:志願軍在保護鴨綠江邊的中國的水力發電地區。言外之意,前幾天參戰的不是中國正規軍隊,規模也很有限。

時任美軍遠東司令部情報部部長威洛比也不相信中國軍隊敢於大規模地與美軍交戰,中國的廣播「印證」了他的判斷。他在給華盛頓的電報中是這樣說的:「在滿洲地區共有正規的中國軍隊三十一萬六幹人,非正規部隊或者公安部隊二十七萬四千人,大部分正規軍集結在鴨綠江沿岸的許多渡口附近。」他的情報結論是:中國的正規軍隊沒有赴朝鮮參戰。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威洛比

事實上,志願軍第一批部隊已經入朝參戰,共4個主力軍和3個炮兵師,計25萬人。第二批3個軍13萬人也正在日夜行軍奔赴朝鮮戰場。

軍史專家後來說,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消息,便是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親自利用公開情報實施的瞞天過海之計。

利用情報還有另外一種韜略高深的辦法,就是放任敵人的諜報人員發走情報。據美國的解密資料,組建東北邊防軍時,就有台灣當局派出的特務打入解放軍內部,並與台灣方面聯繫。特務不斷在夜間溜出部隊,用無線電給台灣當局發送情報,報告東北邊防軍的動向。這個情況,很快被解放軍無線電偵察發現,經破譯電文,發現國民黨特務的情報來源有限,層次較低,只反映出解放軍團以下的備戰情況,不能對解放軍構成威脅。經過深思熟慮,有關領導決定任其發報,用以麻痹敵人。當志願軍大量人馬在中朝邊境集結完畢,上級決定渡過鴨綠江時,國民黨特務立即被捕,無線電情報戛然而止。就在敵人迷惑時,志願軍幾十萬人已經跨過鴨綠江,在朝鮮的崇山峻岭中秘密奔赴前線,迷惑敵人的情報工作與大軍的行動配合得天衣無縫。

開赴朝鮮初期,志願軍放棄了部分重型裝備,避開主要道路,選擇在夜間從偏僻的小路行軍,這使得美軍本來就數量不足的航空偵察變得更加沒有成效。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此外,志願軍還大量地使用了電子欺騙戰術,在志願軍秘密入朝的同時,原本在東北的電台依然在大量工作。而在此後,志願軍還會經常更換各軍的電台代碼,使得美軍對於志願軍的規模和位置發生誤判。志願軍進入朝鮮以後,多次改換編號以迷惑敵人:第三十八軍被稱為第五十四作戰群,第三十九軍被稱為第五十五作戰群,第四十軍被稱為第五十六作戰群,而下屬的師被改稱為「營」,這使得美軍認為志願軍只是從解放軍中抽調部分部隊組成,對於志願軍規模的判斷也大大失真、失准、失常。第一次戰役時,美軍對於參加戰役的志願軍規模估計為3個師級單位(群),大約3萬人。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志願軍龍源里追擊

第一次戰役勝利後,毛澤東指示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採用了示弱的欺敵戰略,放棄了第一次戰役的戰役成果而撤退,美軍對志願軍的誤判被進一步地加深了。

對於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是否具有隱蔽性,對於戰役的勝利至關重要。毛澤東又問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那個司令官在幹什麼呢?

聶榮臻知道毛澤東在問什麼,他說:「麥克阿瑟還在東京一號大樓上班,每天按時在大使館的家門前和一號大樓前接受民眾參觀。。。」

1945年9月美軍在日本登陸後,麥克阿瑟和他的盟軍最高司令部駐地,外界稱那裡為「一號大樓」。麥克阿瑟將家眷安置在大使館,每天去「一號大樓」上班。因為麥克阿瑟聲名,每天他上下班時,都有很多日本民眾等候在他住的大使館和「一號大樓」前,以期目睹這個頭戴大檐帽、眼戴墨鏡、叼著煙斗的美國五星上將風采。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東京盟軍司令部

毛澤東聽了聶榮臻的回答,引用了《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兵者,詭道也。」

在第二次戰役開始前,美軍對於志願軍規模的判斷是12個師,5萬人至7萬人,加上朝鮮軍隊約8萬人。而實際上,僅美軍第八軍正面的志願軍就有6個軍以上,共計24萬人。此外,在東線的志願軍第九兵團也有大約15萬人,實際兵力是美軍估算的3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軍在第二次戰役前,情報不準,判斷謬誤百出,慘敗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次戰役美軍慘敗後,其情報工作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在其隨後的情報簡報中,曾經認為志願軍的規模多達100萬人(含支援人員)。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實際上,在美軍認為出現在朝鮮的中國部隊中,有12個軍的部隊從來沒有參加過朝鮮戰爭,也沒有到過朝鮮。志願軍僅僅通過電子欺騙就達到了使得美軍對志願軍的規模不斷出現誤判的目的。

不言而喻,美軍高層大大低估了中共情報人員的素質,而美軍錯誤的情報對於美軍高層在朝鮮戰場的誤判,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各國情報部門競相搜集和分析中國在朝鮮半島情報成功的背後秘密。西方國家的一致結論是:中國對其情報來源的方法保持沉默,這可能意味著中國實際上很少從朝鮮軍方獲得情報,而是從相對獨立的自己的渠道獲得消息來源。

時至今天,對朝鮮戰爭中情報事務,中共仍未解密有關資料,研究者還停留在泛泛的層面上。想必中國需要繼續保持其之前的情報來源和方法。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美國有世界上最發達、力量最強的情報機構。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就有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安全局、國家偵察局、國家地理情報局、反情報駐外活動局、陸軍參謀部、海軍情報局、空軍情報局、海軍陸戰隊總部情報處、能源部情報局、聯邦調查局、情報研究局、財政部情報分析處、國土安全部情報分析處、海岸衛隊總部情報處等十幾個情報機構。因為情報機構繁雜,2004年12月8日,美國國會通過了5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情報機構改革法案,決定創設統管全美15個軍方和非軍方情報機構的國家情報局。

二戰結束後,美國的情報機構還沒有完成轉型,由於目標主要在歐洲以及針對前蘇聯。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國及中國軍隊的了解,還處於初級階段。

1950年10月,美國總統杜魯門不斷收到來自各方面判斷中國可能要出兵的情報。這些情報有的估計「中共在滿洲已集結30萬人的兵力」,有的估計「中共約有45萬人的軍隊正在滿洲集結」。這些情報使美國總統杜魯門對中國出兵朝鮮的可能性日益擔心。

1950年10月15日,他從華盛頓乘飛機飛行三十多個小時,抵達太平洋上的威克島,與美軍遠東最高司令麥克阿瑟面談。會見地點定在威克島的瓦楞活動板房裡。麥克阿瑟預先去機場等候總統,到場的還有一大群記者。杜魯門總統的專機比預定時間晚了半個小時。杜魯門總統走下舷梯,握住麥克阿瑟的手說:「我很早就期望見到你,將軍。」麥克阿瑟的回答是:「我希望下一次的見面不會等得太久。」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威克島見面

在房間里,杜魯門總統問:「中國進行干涉的可能性怎樣?」

麥克阿瑟站起來,看看外面的大海說:可能性極微小。中國在滿洲約有30萬軍隊,其中不超過10萬人至12.5萬人部署在鴨綠江邊,但只有5萬人至6萬人能夠渡江作戰。他們沒有空軍,如果中國人試圖前進到平壤,那將會出現一場最大規模的屠殺。

麥克阿瑟向杜魯門保證:「朝鮮戰局是贏定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會進攻,我認為到感恩節,抵抗在整個朝鮮就會終止。」美國當年的感恩節是11月23日,距離當天也就剩30多天。根據各種情報,美國國防部忙碌在五角大樓的主要官員也認為「蘇聯和中國出兵干涉的時機已過」。

2007年,美國著名戰地記者大衛·哈伯斯塔姆在《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以下簡稱《最寒冷的冬天》)一書中,詳細披露了朝鮮戰爭初期,美國和美國軍隊如何被一系列錯判情報拖入一場並不想投入的戰爭的情況。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開始階段,美軍反擊朝鮮,在仁川登陸,勢如破竹,一舉打到了三八線。美軍遠東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如日中天。此時,美國面臨重要的判斷和選擇:中國會不會出兵?美軍要不要繼續推進?其間,美軍的情報工作屢犯低級錯誤,竟然讓遠東的一場局部戰爭,演變成一場美國乃至整個歐洲參加的戰爭。

美軍在仁川登陸後,中國政府通過公開聲明和外交渠道多次向美國表態: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絕不會坐視不管。這是警告,也是最後通牒。這是要使美國人明白中國的參戰底線,避免發生中美直接衝突。但美方情報部門沒有準確地判斷中國的公開信息,沒有及時地提供給最高層較準確的情報。

1950年10月1日,美軍越過三八線,10月19日佔領平壤。同日,中國軍隊秘密進入朝鮮。在此期間,指揮朝鮮戰爭的東京司令部和朝鮮前線的美軍情報機構,本應可以根據第一線情報作出正確判斷,但相反,他們對已經明確無誤的中方動態閉目塞聽,一錯再錯。

哈伯斯塔姆在《最寒冷的冬天》一書中說:這位連總統都不放在眼裡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自大、傲慢、固執,仁川登陸後更成為不可一世的「遠東救星」。他不相信中國敢於出兵朝鮮,他根本看不起中國軍隊。而更要命的是,他的唯命是從的下屬,了解了他的心理和願望,竟然將情報工作納入迎合統帥胃口的軌道。麥克阿瑟有兩個最受信任的下屬:盟軍參謀長兼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少將、盟軍司令部情報部部長威洛比准將。不幸的是,這兩個人都是馬屁精。(當然,這也是作家對於這場戰爭失敗一種辛辣的主觀諷刺)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愛德華·馬洛里·阿爾蒙德

1950年9至10月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在遠東的諜報機構收到了大量中國軍隊即將參戰的情報。威廉.達根在日本橫須賀的情報小組從中國台灣方面得到了中國東北邊防軍中暗藏的間諜的報告,顯示中共軍隊做好了進入朝鮮的戰爭準備。得到報告的威洛比准將竟然威脅達根,如果他敢散布這些情報,就把他和他的部下趕出日本。

1950年10月29日,南朝鮮軍隊曾抓到了一名中國戰俘,美軍第一軍軍長親自審訊,並迅速將這一情報轉交東京司令部。但是威洛比准將對此毫無反應,他「一向都對中國人不會介入戰爭的判斷深信不疑,因此他認為朝鮮境內不可能存在中國軍隊,至少不可能存在大批足以製造事端的中國軍隊。這一論點與他的上司不謀而合。而對於遠東最高司令麥克阿瑟來說,軍情部門的唯一工作與第一要務,就是要證明他的決策有多麼英明」。威洛比甚至乾脆認為這不過是個別轉入朝鮮人民軍的原中國東北抗聯士兵。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朝鮮戰場上的美軍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斷有類似的確鑿情報源源而來,甚至美軍已經和中國軍隊正面交鋒,而美軍情報部門主管竟然完全相信他們面對的敵人只是朝鮮的散兵游勇。第八集團軍情報處處長塔肯頓夾在真實情報和威洛比之間,左右為難。他是威洛比的下屬,如果要繞過威洛比,就是得罪麥克阿瑟,「很可能是沒了軍中的前程」。因此,他只好順著威洛比的思路,將中國戰俘的口供當作胡說八道的謊言。就在戰場上已經出現中國戰俘,乃至發現中國軍人遺體的時候,威洛比仍然堅持說那不是中國部隊,而是原來留居後又被編入朝鮮部隊的中國人。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最寒冷的冬天》寫道:「11月1日,戰俘審訊的結果已經表明,這些戰俘來自不同的軍,這說明入朝作戰的中國軍隊不止兩個團。但是第八集團軍情報處處長塔肯頓依舊根據威洛比的邏輯說,儘管這些小部隊來自不同的軍,但完整的軍團尚未出現。」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撤退中的美軍

1950年10月30日,美國駐南朝鮮大使德倫姆萊特電告美國國務院,說中國軍隊的兩個團3000人已經進入朝鮮,第二天又將數字下調為2000人。美聯社記者旁聽了對中國俘虜的審訊,並將此事通報給沃克。沃克的回答令美聯社記者目瞪口呆:「當然,他們可能是中國人,但不要忘了,洛杉磯也有很多墨西哥人,不能因此就認為洛杉磯是墨西哥的城市。」

1950年11月3日,美國國內從遠東軍司令部情報部部長威洛比那裡獲得的情報是:中國軍隊只有16500人到34500人之間。。。實際上,入朝的中國軍隊已達30萬人。

就在威洛比向華盛頓上交不實數字的情報時,美第十軍海軍陸戰隊一部遭到志願軍的又一次襲擊。接連兩次遭遇戰,應當使美軍警醒,這已經不需要情報來驗證了。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中國人民志願軍開進中

《最寒冷的冬天》指出:從情報上說,美軍完全是瞎子。這使得美軍從一開始就處於被動地位,他們的優勢現代化裝備僅僅在保住性命和逃跑方面發揮了部分作用。對中共軍隊毫不了解的美軍沒聽過中國人的軍號,初聞以為是某種「亞洲風笛」,甚至以為是英軍的增援部隊吹著蘇格蘭風笛來了。後來他們才知道,這是一種由喇叭里吹出來的「詭異的聲響」。「對於這種軍號聲,只怕很多人會在此後終生難忘。」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美軍過度依賴空中偵察

美國人的情報偵察對飛機依賴性非常大,偵察手段雖然很嫻熟,卻沒有效率。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後,麥克阿瑟在漢城開完會議,聞聽發現了大量中國軍隊,仍將信將疑。在座機返航東京時,他突然「勇敢」地命令駕駛員向北飛去,據說一直飛到鴨綠江邊上。老眼昏花的他從舷窗里向下觀察,下面是崇山峻岭,白雪皚皚,哪裡有中國大量軍隊?實際上,中國大量主力部隊正反披著白色的床單、棉被前進。遇到空中偵察,一聲哨子響,大家立即隱蔽,空中哪裡看得見!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麥克阿瑟在飛機上

據美軍飛行員瓦爾德斯少校回憶,他們飛遍所有區域,都找不到中國人的蹤影。後來,他們從情報人員那裡得知,中國人身穿白色風衣,在雪地里,你根本就注意不到他們的存在。其實,美軍偵察飛機偶爾也會從志願軍的頭頂飛過,此時他們馬上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以致飛機里的偵察員無法發現他們。這裡所謂的「白色風衣」,不過是志願軍的斗篷或者白床單,甚至是反穿的棉衣而已。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美軍軍機

《最寒冷的冬天》一書據美軍在朝鮮戰場上指揮和情報的一系列教訓,還特地總結了軍事情報工作者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現摘錄如下:

—在戰爭時期,情報員要保持正直、客觀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

—他必須和事實站在一起,即便站在大多數人的對立面也在所不惜。對一個真正的情報員來說,他的職業或許充滿了壓抑和誤解,因為他必須把上司不願意聽到的東西直言不諱地傳達給上司。

—他必須努力讓自己像敵人那樣去思考,必須認真傾聽反對者的聲音。他必須知道,只有敢於挑戰自己的價值體系,才能真正理解敵人的本性和動機。

哈伯斯塔姆很沉痛地作了結論,這些總結可以說是美軍用血書寫的。以遠東軍司令部情報部部長威洛比為代表的美軍情報機構從反面印證了以上規則。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當然,美軍情報也並非一無是處,在無線電監聽方面具有優勢。

麥克阿瑟被免職後,李奇微接替他擔任「聯合國軍」司令,他充分吸取了血的教訓,對情報重視程度尤為加強。美軍主要通過監聽志願軍的無線電通信發現進攻的徵兆,並通過對收發報關係的分析,整理出在朝鮮的志願軍的戰鬥序列。

1950年11月上旬,美國中央情報局從截獲的中國民用無線電通信電報中,發現中國政府在上海訂購3萬張朝鮮地圖,發貨到中國東北的部隊。美軍情報部門認為這些地圖夠30個師使用。恰好在12月前後發起的聖誕節攻勢中,中國出動了30個師(第四野戰軍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五十軍和華北軍區第六十六軍,共18個師;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二十六、二十七軍共12個師)。這引起美國政府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高度重視。

美軍空軍的監聽站通過對蘇、中、朝空軍地面指揮員和空中飛行員通話的監聽,得到了對手活動的實時情報。

1951年6月,對「聯合國軍」控制島嶼的一次轟炸行動前,美軍空軍監聽站的監聽破譯人員事先準確地預告了這次行動,美軍空軍第五航空隊及時採取行動,擊落了蘇聯一架雅克戰鬥機和兩架伊爾-10強擊機,擊傷了包括兩架米格-15在內的幾架飛機。

7月,美軍從截獲破譯的朝鮮人民軍密碼電報中,預先得知了朝鮮人民軍方面參加開城談判的人員名單,之後還從這些來往密碼電報中,知道了每次談判後的情況彙報和準備的聲明稿內容,從而取得了一些談判的主動權。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美軍B-29軍機無線電員位置

1952年10月,在白馬山395高地戰鬥中,相對來講,美軍和南朝鮮軍隊佔了便宜,其中情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除了戰鬥開始前志願軍第三十八軍文化教員谷中蛟(國民黨軍起義人員)叛逃提供了第三十八軍即將進攻白馬山的消息外,美軍的無線電監聽也起了很大作用。戰場附近的一個美軍戰術監聽站在戰鬥發起前,通過無線電監聽破譯,發現第三十八軍在戰前集結,並破譯出戰鬥發起的準確日期和第一撥攻擊的具體時間;在戰役過程中,通過對志願軍戰術通信的監聽,一直掌握著志願軍後續部隊的位置。「聯合國軍」炮兵和空軍按照這些情報,對這些目標位置進行了猛烈的炮擊和轟炸,給該部造成重大傷亡。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美軍炮兵

1953年3月和7月,在志願軍進攻老禿山和豬排山的前幾天,「聯合國軍」的監聽站發現志願軍正向這兩個高地運動和集結。戰鬥打響前五分鐘,監聽站向守衛這兩個高地的美軍及時發出了警告。戰鬥的整個過程中,美軍的監聽站一直為戰地指揮官提供實時的無線電戰術情報,使得守軍有所準備,並提前炮擊。

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前,美軍通過無線電監聽,發現了志願軍的戰役進攻意圖,並出動了大量飛機進行轟炸,給志願軍以殺傷。

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韓國近年來也開始逐步歸還我中國人民志願軍骨灰。

向所有保家衛國、光榮,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敬禮!

【說諜】抗美援朝無聲的廝殺中,中國情報戰線全面大勝美情報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