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想要不放逸?這十點你不可不知

修行想要不放逸?這十點你不可不知

修行想要不放逸?這十點你不可不知

皆仁法師

有人問起:「師父,修行要怎樣才能不放逸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華嚴經》中所說的,菩薩具足了十種法後,就可以稱為行不放逸了。

那是哪十種法呢?

一是護持眾戒

也就是守持各種戒律,為什麼要守持戒律呢?因為戒律是佛所制,遵循戒律而行,那就可以踏上佛陀為我們後世弟子鋪設的康庄大道,遠離惡緣、障緣和一切不如意諸事。

所以,想要不放逸,守持戒律,謹守身口意三業,那是必須的。

二是遠離愚痴,凈菩提心

為什麼要遠離愚痴呢?因為修學佛法需要智慧,如果陷入愚痴之中,智光不明,又如何修學呢?遠離愚痴,具足了智慧,遇事對緣才有瞬間決斷,找到最合適方法的能力,這是修學佛法者所必須的。

為什麼要凈菩提心呢?因為想要趣向佛果,清凈的菩提心必不可少。清凈的菩提心要真實生起,雖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一旦清凈菩提心生起,又能最大程度上推動修學者前進。所以,凈菩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是心樂質直,離諸讒誑

佛門中一直都說「直心是道場」,而在修行過程中,可以瞞天瞞地,但是唯獨瞞不了自己的心。無論你對別人說的如何如何好,但是自己的修行情況,只有自己最清楚。就算讒誑可以讓你得到些許俗世間的利益,但是卻往往會讓你喪失了大部分的功德法財。所以,面對最真實的自己,這是每個修行者的修行歷程中必不可缺的環節。與其彎曲迂迴,不如直達本源,這才是修行者的真本色。

四是勤修善根,無有退轉

勤修善根是指勤修一切善法,積累福德資糧,增益自己的智慧。

無有退轉是指無論在修習善法的時候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所在,只要自己修學善法,那就勇往直前地完成它。

五是恆善思惟,自所發心

恆善思惟有兩層意思:

其一是常常遵循佛法正理而進行思惟。

其二是隨所聞法,如理觀察,具足出生巧妙智慧。

自所發心又是什麼意思呢?

自所發心不是讓人師心自用,而是指在起心動念之間,都要觀察緣起,覺察自己的心念是否循善而生,是否自發地思惟善法,有智慧地抉擇諸法。

常常護持正念不失,自然就精進不放逸了。

六是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

有些慢心高舉的人一看到這條,就覺得自己看不起還在凡夫位的出家人是有憑據的。

如果真的這麼認為,那就離佛法太遠太遠了。

要知道,對於菩薩來說,是離人、我、眾生相的,這裡所說的不樂親近在家、出家一切凡夫,不僅僅是指那些具有凡夫行的個體,而且對於那些凡夫習氣,也在自我省察中遠離。

對,上面所說的那種「覺得誰誰誰都沒有自己厲害」的傲慢心,也包含在需要摒除的凡夫習氣之中。如果看不起別人的話,對不起,你也被劃在被菩薩不樂親近的範圍之內。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裡說的不樂親近的範疇,包括了那些凡夫無始以來的無明習氣,而不是單單指具有這些凡夫習氣的個體。因為這些無明習氣相對而言都是雜染的,所以對於修學中的菩薩而言,遠離這些雜染是有益於修行的,等到進階之後,不被雜染所染,再度化眾生也不遲。

七是修諸善業而不求世間果報

一看到這條就有人想起梁武帝的故事了。

我們要知道,修習善業,世間人天福報就可以不求自得了。而如果在修習各種善業之前,有一個心念在想:我這樣做是為了有所求而行的,比如說想要求財富、求健康、求權勢,才去修習善法的,那無形中就把修習善法的福報降低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

要知道,發心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如果是依世間心去修習善業,那所得的果報也就是世間的福報;如果用出世間心去修習善業,那所得的果報就是出世間的福報,這可比世間的福報殊勝多了。

而對於菩薩來說,他的志向是抵達成佛的彼岸,又怎能志求生死法中的世間小福報呢?

正是因為菩薩的志向遠大,所以他不會得少而足,更不會只追求眼前的世間福報。

八是永離二乘,行菩薩道

這就不用解釋了吧?

聲聞緣覺二乘雖然相對世間人來說,都是極為殊勝的,但是如果是相對菩薩道而言,那就相差甚遠了。

志求佛道者,是不會止步於二乘的。

只有發起廣大的菩提心,志願救拔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苦海,那才能踏向成佛的彼岸。

九是樂修眾善,令不斷絕

這是說菩薩樂於修習各種善業善法,並且維持善法,使之綿綿不絕。這也就是說,不但自己修習善法,而且還教導眾生修習善法,所以讓善法得以綿延不斷。

十是恆善觀察自相續力

這點強調的就是自省了。

也就是說,常常善於觀察自己的修習狀態,保持對自己修習善法持續性,使善法相續而不絕。

也正是有了這份時常的自省,所以菩薩才能保持精進而不放逸。因為稍稍一鬆懈,自己自然就會知道,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修行狀態。

只有當菩薩行持這十法的時候,才能被稱為是住不放逸。

今天就講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信公眾號:念念隨筆

id:nnsuib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觀心誦經法札記(二)天龍八部表何法?
為什麼說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