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把青銅劍被壓彎兩千年,出土後立刻恢復直形,專家:不能再挖了

這把青銅劍被壓彎兩千年,出土後立刻恢復直形,專家:不能再挖了

青銅劍是先秦戰國時期主要的作戰裝備,製作精良者更能顯示出劍主人不凡的身份和尊貴的地位。中國考古史上最著名的兩把青銅劍,當屬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劍,它們的出土驚艷了世界,令中外學者都嘆為觀止,現已成為空前絕後的稀世珍寶。當然不能就此認為其餘的青銅劍遜色,在秦始皇陵問世的一把青銅寶劍,它的出現同樣曠古爍今,刷新了人們對秦朝科技的認知。

自1974年首次發現兵馬俑開始,秦始皇就好像提前預知到一樣,不斷為世人貢獻出極具轟動性的文物。1994年,考古隊員再次發現了一批青銅劍,它們已經在地下沉睡了兩千多年,出土時卻依然光潔如新,仿若剛剛打制完畢的一般,沒有一個銹斑,沒有一點腐蝕,鋒利無比。

更神奇的是,這批青銅劍的表面有一層均勻厚度約10微米的鉻鹽化合物,這是近現代科學才有的鉻鹽氧化處理技術,德國和美國分別於1937年和1950年才相繼實現。這一發現又是世界性轟動新聞,令世人驚嘆。

然而在一號兵馬俑T2第十一過洞發現的一把青銅劍,在剛出土時卻讓在場的考古人員的心懸了起來。這把寶劍竟被墓室內的重物壓成了一把「圓月彎刀」,看樣子從入葬開始就已經受到了重壓。考古隊員只能嘗試著將重物移開,接下來發生的一幕驚呆了所有人:重物被移開的瞬間,青銅劍立刻反彈成了直形,恢復到了原先的形狀!

這奇蹟般的瞬間,不僅把在場人員嚇了一跳,更讓考古界震顫了,兩千多年前的古代竟能擁有如此高超的冶煉技術,簡直不可思議,秦人究竟掌握了什麼樣的黑科技?

產生這一現象的物理原理,專業術語叫做「特殊形狀記憶效應」,這種材料叫做「形狀記憶合金」(SMA)。換句話說,這把青銅劍具備金屬記憶功能,如果它偏離出被設定的形狀,就可以實現自動修正、復原。這批青銅劍歷經千年時光依然不朽,其原因也與此有關。

更讓人欣喜若狂的是,這一技術領先了世界兩千年。20世紀30年代,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才首次發現了形狀記憶效應,60年代以後才大範圍應用於航天、能源、化工等關鍵領域,如今又被廣泛應用于軍事行業,比如美國的戰鬥機採用的就是SMA。

經過科學分析,秦陵青銅劍是一種含鐵基的銅-鐵合金,此外還摻加了錳、矽等元素,是典型的形狀記憶合金。有人會問:鐵和銅在自然條件下都是生鏽的,為何寶劍卻能光潔鋥亮?前面說到,劍的表面做過鉻鹽氧化處理,這對保護劍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西安地區土壤中水分比重低,陵墓內濕度不高,這為寶劍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

目睹了這把青銅劍的完美逆襲之後,考古隊又聯想到兵馬俑重見天日後的褪色失真,很難想像墓中還會出現什麼樣的絕世文物,按照目前的考古技術是無法應對的,所以考古專家一致決定:秦始皇陵永久被禁止再進行考古挖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悟空每次使用毫毛前,為何必須先嚼碎,用完後為何又要收回來?
咸豐皇帝扔下了「火燒圓明園」的火引子?很遺憾,歷史不容假設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