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衛鑠《筆陣圖》

衛鑠《筆陣圖》

衛夫人,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生於晉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於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東晉女書法家。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昔秦丞相斯,見周穆王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蔡尚書邕,入鴻都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達其源者少,喑於理者多。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自非通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矣。今刪李斯筆妙,更加潤色,總七條並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貽諸子孫,永為模範,庶將來君子時復覽焉。筆要取崇山絕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其硯取前涸新石,潤澀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廬冊之松煙,代郡之鹿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紙取東陽魚卵,虛柔滑凈者。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一一從其消息而用之。

[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撇]陸斷犀象。

[折]百鈞弩發。

[豎]萬歲枯藤。

[捺]崩浪雷奔。

[橫折彎鉤]勁弩筋節。

右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後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又有六種用筆:結構員備如篆法,飄飄灑落如章草,兇險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飛白,耿介特立如鶴頭,郁拔縱橫如古隸。然心存委曲,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永和四年上虞制記。

[評點]衛夫人,名鑠,字茂漪,東晉人,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姪女、衛桓從的妹妹),有名當代。《書法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云:「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書評》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衛鑠認為,書法品位就高在「多力豐筋」,即筋勁,力強。多「肉」則是下品,是「墨豬」,臃腫無神氣。魏晉人講「風骨」,講「清奇險峻」,所以以「瘦硬」為美。後代人或崇尚「豐腴」,或崇尚「肥勁」,對「筋」、「骨」、「肉」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但「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成書」(蘇軾《東坡題跋》卷上)則是歷代書家的共識。衛鑠的貢獻就在於她把「筋」、「骨」、「肉」之說引入書論,使之成為書法審美範疇,為後世的創作和欣賞開闢了新的思路。

近奉帖 衛夫人 晉代

《筆陣圖》 - 譯文

在文士的筆端,武士的劍端,辯士的舌端,最妙的是文士的筆端。在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中,最奧妙無窮的當是書。往昔秦丞相李斯見到周穆王書法,嘆惜七天,為他的書法缺少骨力而擔憂;蔡邕到鴻都觀看碑碣,百日不回,讚歎碑碣超群出眾。所以通達書法源流的人少,不明書法道理的人多。近世尤其不重視師法古人,一憑興緻去寫,違背書道,僅能記姓名,而常識並不淵博豐贍,聞見又少,所以沒有成就,空費精神。然不是對書法有所感悟的人,是不可與他談書道的!現將李斯的《筆妙》刪改潤色,歸為七條,作出形象比喻列於左(下),留給子孫,永為楷模,並希望將來的君子,能時時揣摩。

筆要取高山絕壁中的兔毫,八九月間收取。筆頭長一寸,筆管長五寸,鋒毫要齊整,鋒腰要強健。硯要取淺黑乾涸的新石,潤澀兼碩,能浮耀墨汁光澤的。墨要取廬山的松煙,代郡的鹿角膠,鹿角膠要放置十年以上,堅硬如石才可用。紙要取東陽魚子箋,因其柔軟滑凈。凡是學寫字,要先學執筆,如果寫真書,離筆頭二寸一分處執之,若行草書,離筆頭三寸一分處執之。點畫波折應為全身的力量行筆。初學應先寫大字,不得從小。善於鑒賞的不善寫,善寫的不善鑒賞識別。善於用力的人字多骨瘦硬,不善筆力的人寫出來的字多肉肥軟。骨多肉少的稱為筋書,肉多骨少的稱為墨豬;多力豐筋的是優秀的,無力無筋的是有毛病的。要一一從這中間的奧妙處來運用它。

橫畫,如同千里陣雲,隱隱於天空,看似無形,實則有形。

點畫,像高山墜石,磕然有聲,如山裂石崩之響。

撇畫:如利劍斬斷犀牛角與象牙一樣有力。

戈畫,如百鈞之力發弩,強勁有力。

豎畫,像萬年枯藤一樣蒼勁雄強。

背拋鉤,如崩浪奔雷,氣勢非凡。

橫折鉤,像強勁的弩,堅挺的竹。

這是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情形,有心急而執筆鬆緩的,有心情寬鬆而執筆很緊的。如果執筆離筆頭近而又松的,就會心手不諧調,意在筆後肯定要失敗;如果執筆高而緊,意在筆前就能成功。

又有六種用筆法:結構圓備的,如篆法;飄颺灑落的,如章草;兇險可怕的,如八分書;嫻靜美好的,如飛白書;高聳挺立的,如鶴頭書;縱橫郁拔的,如古隸。然要用心思考詳盡,每作一字,各象其形,這樣才能達到妙境,窮盡書理呀。永和四年,上虞人衛鑠撰述。

衛夫人,名鑠,字茂猗(公元24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是晉代著名書法家。衛鑠為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鑠夫李矩亦善隸書。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書,衛夫人是「書聖」的啟蒙老師。衛夫人不但在書法藝術實踐上有突出成就,而且在書法藝術理論方面也有重大建樹和比較全面深入的論述。

其一,筆法是中國書法最基本的內客和最重要的基礎。沒有筆法也就沒有書法。筆法精妙,書法作品才有神韻。在《筆陣圖》開篇既有「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後世大家也有類似的書學思想,從中不難看出用筆在書法創作活著的臨摹中的重要作用。

唐代張懷灌的《玉堂禁經》指出:

「夫書,第一用筆,每二識勢,第三裹束」。

又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云: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其二,「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古人的法書墨跡,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臨帖,是學習書法的重要步驟。從古到今,學書者無不從臨摹古人經典發帖入手。衛夫人較早提出要以古人為師,然而今天的我們只僅僅作了一些表面的工作而已。無非是觀看幾本名帖,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搬到自己的書法作品裡,這樣的學習方法只是停留在學習書法的初級階段,根本談不上創造,更沒法繼續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要想在書法這個浩瀚的藝術海洋中有所成就,就要以古為師。

其三,衛夫人提出好的書法作品要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在這裡不得不提筆、硯、墨、紙。「筆要取崇山絕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其硯取前涸新石,潤澀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廬山之松煙,代郡之鹿角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紙取東陽魚卵,虛柔滑凈者」。這裡突出書寫工具的重要性。然而卻有「善書者不擇紙筆」之說。試想用巨筆寫蠅頭小楷,結果可想而知。衛夫人在這裡表現出主動的書法藝術材料追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著書法的藝術自覺化。這中思想可謂研究文房四寶的先例。

其四,《筆陣圖》對書法的教學意義重大,諸如「凡學書字,先學執筆」,「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明朝書家豐坊曾道:「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習大須懸腕,這有利於在初學階段便養成正確與靈活的執筆方法。從創作的實際來看,學書法一旦進入了創作階段,寫大字的時候總是居多,除非自己決意以小楷見長,所以臨習也以大字為好。

譯文

古代三端的妙用,沒有先於用筆的;而六藝的奧妙,沒有重於書法的。昔日秦丞相李斯見到周穆王的書法,感嘆了七天之久,不滿意他的書法缺乏筆力。蔡邕到鴻都觀看碑碣,一百天了還不忍返回,不停的稱讚那些超群出眾的碑碣,所以知道通達書之源流的少,不懂得書法道理的多。近代以來竟而不師法古人,只憑興趣背離書道,只記得姓名,有的學識並不淵博豐贍,見識又少,致使沒有成就,空費了精神。於是,不是通於神靈,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與其談論此道。現今刪改李斯的《筆妙》,再加以修飾的文字使其完整,總括起來有七條,並且予以說明,把對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邊,遺留於子孫,永為楷模,希望將來的學書者,能有時間看看。

筆毫要取那高山絕壁中的兔毛,八九月間獵取,筆頭要一寸,管長要五寸,鋒毫要齊整,鋒腰要有強度。硯台要選用淺黑乾涸的新石,潤滑與滯澀兼顧,能浮耀墨汁的光澤。至於墨要取廬山的松煙、代郡的鹿角膠,要十年以上,強硬如石的作為製造的原料。紙則要取東陽魚卵紙,柔軟滑凈的。大凡學寫字,先要學執筆之法,如果作真書,要執去筆頭二寸一分處;如果是行草,要執去筆頭三寸一分處。下筆點畫波撇曲折,都要盡一身之力行筆。初學書者先學大字,不得從小字開始。善於鑒賞的不善於寫,善於寫的不善於鑒賞。善用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叫它「筋書」,多肉少骨的叫它「墨豬」,多力豐筋的是可取之法,無力無筋的為錯誤之法。要一一從其間吸取奧妙、體會真諦,並且合理地運用它。

橫畫,如同千里陣雲,隱隱於天空,看似無形,實則有形。

點畫,像高山墜石,磕然有聲,如山裂石崩之響。

撇畫:如利劍斬斷犀牛角與象牙一樣有力。

折畫,如百鈞之力發弩,強勁有力。

豎畫,像萬年枯藤一樣蒼勁雄強。

捺畫,如崩浪奔雷,氣勢非凡。

橫折鉤,像強勁的弩,堅挺的竹。

右邊是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情形。有時候心情緊急而執筆卻不緊,有時心情寬鬆執筆卻很緊。如果執筆離筆頭近而又不緊,意在筆先就會成功。於是又有六種用筆之法:

結構字體、布置形勢完備的如篆法;

筆勢飄逸洒脫而又自由奔放的有如章草;

波撇兇險可畏如八分書;

那筆法出入嫻靜優雅的好比作飛白書;

筆畫高聳挺立如鶴頭書;

縱橫沉凝遒勁的如古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師書苑 的精彩文章:

車都能給你畫出獨家定製版
虞世南《筆髓論》

TAG:京師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