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話兒10句:字字戳心,句句入骨,一句勝百言

老話兒10句:字字戳心,句句入骨,一句勝百言

1、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

這句話出自明代劉基的《擬連珠》,意思是說,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嘗試過才會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過才會明白。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中國自古就有注重實踐的傳統。孔子曾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荀子也曾指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清代顏元在《習齋記余》中指出:「口會說,筆會做,都不濟事。須是身上行出,才算學問。」這些古代思想家之所以重視實踐,是因為他們認識到實踐方能建立功業。人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磨礪自己,通過實踐提高自己的修養功夫。

2、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這句話出自清代學者彭端淑《白鶴堂文集》中的名篇《為學一首示子侄》(簡稱《為學》),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分嗎?只要肯做,即便困難的事也會變得容易;如果不做,即使容易的事也會變得困難。

此語有兩層含義:一、難易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二、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躬行實踐就是化難為易的過程。這告誡我們:凡事都要付諸實踐,任何宏偉計劃和美好願望,若無實際行動,只能是空中樓閣和鏡花水月。

3、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這句話出自漢代桓寬的著作《鹽鐵論》,原意為聰明的人會根據時期的不同而改變行事策略,智慧的人會隨著事情的不同而改變處理問題的方法。

此句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的「變」的思想,即處理事情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但是也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根據情境、形勢的不同而靈活變通。

4、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

此句出自西漢揚雄的《法言·君子》,意思是說,人一定要自愛,才會獲得別人之愛;人一定要自敬,才會獲得別人的尊敬。

自愛和自敬,是獲得別人愛和尊敬的必要條件,沒有不愛敬自己卻能獲得別人愛敬的人。這段話體現了儒家「修己以達人」思想的精義。每個人通過「誠意」「正心」「修身」來實現真正意義的自愛自敬,就會應然地獲得別人的愛戴和尊敬,「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並會由近及遠、由小到大地產生社會示範效應,「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從而實現「齊家」,進而「治國」,最終「平天下」。

5、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這句話出自《尚書·伊訓》,原意為對於別人不求全責備,對自己則嚴加檢敕。

這兩句話蘊意豐富。其一是寬以待人,就是不要苛責於他人,換句話說,即要以包容和豁達的心胸來與人相處,要寬容他人的過錯,並時時處處考慮他人的處境與感受。其二是嚴以律己,要事事求責於己,而非諉過於人,堅持從我做起,從自身找原因。「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鮮明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一種律己、擔當和追求精神。

6、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出自宋人戴復古《寄興》一詩:「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意思是說,黃金無法求足色,白璧也會有細微的瑕疵,對人無須求全責備,即便你有些小缺點,我仍然願意與你一起相攜到老。後人把這首詩凝縮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個俗語,說的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沒有成色十足的金子;也比喻不能求全責備,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瑕疵和錯誤。

7、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此句語出《禮記·學記》,其意為學習中要相互觀摩,取長補短,反之,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就會孤陋寡聞。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切切偲偲」,充分肯定朋友之間相互學習的作用。《周易·兌卦》云:「君子以朋友講習。」朋友互相講所不明之理,習所不熟之理,可使雙方互相受益,朋友之間的互學互助是增長知識、修養德行的重要因素。

8、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是古代富有哲理性的警語。《詩經·大雅·盪》有云:「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其本意是說:老天生下眾民,本來都是善的;出生後面對社會各種誘惑,很少有人能以「善道」自終。

《論語》中記載子夏之語說:「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以為終始如一,持之以恆,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在古人看來,「立身行道,終始若一」,是人世間最難做到的一件事,所以在一些重要場合,君臣、上下、朋友之間常用此語相互告誡。古人也常將這類警語刻在盤盂几杖上,為的是在進退俯仰之間常能觀覽以自警。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講了一種人生哲理,其大意相當於俗語「善始善終」。「善始」就是「良好的開端」,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可是人們在許多時候,卻因為日後成就的獲得、地位的升遷、環境的變換、享樂的誘惑等,而改變初衷。因此,有「良好的開端」,未必有「良好的結局」。

9、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演化自張載《西銘》中的「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意為包括貧窮、低賤、憂傷、災難等種種艱苦難挨的外部條件,往往可以像打磨玉石一樣磨礪人的意志,使之終有所成。雖然出自宋代《西銘》,但其包含的君子不畏艱險,自我磨礪,以苦為階,最終實現涅槃的意志和信念,卻千年綿延不絕,成為融入中國人血脈之中的獨特民族品格。

10、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此句出自《資治通鑒》,旨在告誡人們,愛孩子如方式不對,這樣的愛恰恰是害了他們。

這句古訓背後有一個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資治通鑒·晉紀》記載,十六國時期後趙君主石虎最喜歡兒子中的兩個:石宣和石韜。石宣是太子,而石韜被封為秦公。石虎讓兩個愛子按日輪換負責裁決尚書的奏事,並賦予他們獨自決定賞罰且不需要稟報的權力。對此,司徒申鍾勸諫說,賞賜或刑罰是君主才擁有的大權,不能交給別人;太子的職責在於侍養父母,不當參與朝政,而今「二政分權」,兩人分掌朝政,鮮有不發生禍患的。接著,他給了石虎「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的忠告。可剛愎自用的石虎根本不聽,為了顯示對兒子的寵愛,讓太子石宣出行祭祀時打著天子的旌旗,帶著十八萬士兵;讓石韜出行時也享受太子一樣的待遇。這導致太子十分不滿,暗中使人刺死石韜。石虎查明真相後,竟立即命人用極端殘忍的手段殺死太子石宣,並誅滅全家。石虎死後,兒子們為爭帝位互相殘殺,後趙逐漸衰落,終至亡國。

《左傳》中說「愛子,教之以義方」,愛護孩子,應該以正確的方式給他們正能量,教給他們為人處事的正道。如果愛不講原則,則容易使孩子走上邪路歧途,最終會害了孩子。

本文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連珠對:說理抒情逗趣,修辭手法有妙用
古人的收納智慧,怎一個「精」字了得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