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4 月 24 日凌晨,《復仇者聯盟 4》上映了,國內比北美都要早兩天呢。

已經看完《復仇者聯盟 4》的朋友們,請管好自己的嘴巴和雙手,不要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向他人劇透,畢竟還有很多朋友沒看。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劇透 vs 防劇透,是一場無限戰爭

這些年來,不負責任、未做提前通知的「劇透」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然而,依然有人迷戀這種危險行為帶來的滿足感和刺激感。

這些劇透黨,他們在看完《復聯 4》首映後,也許會在朋友圈寫下短至「XXXX 角色已經 XXXX 了」的純文字評論;或者寫下 600 字盤點漫威各個英雄的結局,同時描述關鍵情節,最後配上電影片尾字幕照片作為配圖。

當然,也有更加專業的劇透人員,他們需要爭分奪秒地寫出影評,發布在爛番茄、IMDb、豆瓣電影、公眾微信號等各個地方。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圖片來自:影評人土衛六

對很多人來說,劇透會嚴重影響觀感。於是忠實、耿直的影迷也在見招拆招,防止自己成為劇透的受害者。


只要你沒有向我劇透《復聯 4》,我們都是朋友。

除了在朋友圈發布「劇透拉黑友盡」預警,有的朋友已經直接提前關閉朋友圈,卸載微博、豆瓣等劇透重災區 app。

在電腦瀏覽器上安裝防劇透插件,使用各類防劇透應用也是可以有的。之前《絕命毒師》最終季時,Netflix 就曾經推出防劇透應用「Spoiler Foiler」,幫觀眾自動過濾 facebook、Twitter 上的劇透信息。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權力的遊戲》防劇透插件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也在播放,Chrome 上也有個防劇透的插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取。

由於凌晨首映場次的票很多都賣完了,不少影迷只能選擇凌晨 3 點的場次,但該場次的影迷遭到首映場觀眾的劇透。

於是他們向還沒有看的朋友建議:大家如果不想被劇透,在進入電影院之前記得戴上耳機,播放足以屏蔽外界交談聲的音樂。進入電影院後,記得避開散場後熱議劇情、交流觀後感的人群。

不負責任的「劇透」,是危險行為

有的人口口聲聲說討厭別人劇透,卻在走出影院後快速變成劇透黨。

真是把「推己及人」的品德發揮到極致,不禁讓人想起屠龍的勇士坐在惡龍屍體身上,慢慢長出了鱗片和利爪,最終變成了惡龍的故事。

為了防止被劇透,普通觀眾最好的辦法應對辦法就是去看首映。在影評人土衛六看來,劇透也是有鄙視鏈的:試映盜攝劇透——轉發劇透——零點劇透,有預感一個比一個強。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圖片來自:《復聯 4》預告片

影迷大多都憎恨劇透。畢竟提前知道了電影的劇情、細節,不僅會破壞電影故事中的懸念設置,還影響自己在觀影過程中本應具有的情緒體驗。

如果我沒有被劇透,我會在看到 XXX 角色死了的時候,感到憂傷或開心。

如果我被劇透「XXX 角色死了」,那我進影院就是:看看 XXX 角色是怎麼死的。

如果我被劇透「XXX 角色是 XXX 死的」,那我就只能抱著爆米花:親眼看 XXX 角色究竟是怎麼被消滅的了。

劇透影響了我們對故事的注意力、預期和想像力的極限。然而,劇透和防劇透是一群影迷的熱鬧,同時也有不少人是完全不在意劇透的。

愛范兒半個編輯部的同事都買了凌晨首映場的門票,然而也有一部分同事表示:


我對劇透無所畏懼,我看電影都要先看影評,再決定要不要買票去看。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心懷劇透欲的漫威影迷,他們在《復聯 4》首映結束後還提供非公開的劇透服務,我今年就訂閱體驗了一下,感覺還不錯。

若劇透降低了你對電影的期待值……

不管怎樣,隨著我們接收信息的方式在變化,被劇透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劇透的方式很多,在線上可能是群聊里的一句話,app 推送的一張圖,朋友圈裡的一個頭像,或者微博上的一個表情包。

在線下,可能是電梯里、便利店排隊買單、路上走著的時候,旁邊有人在聊劇情。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權游劇透服務,圖片來自:spoiled.io

更加過分的是,有權游粉絲還專門建立了一個自動發送劇透消息的網站「spoiled.io」,只要你支付 0.99 美元。他們就會在權游最終季每一集播放時,往你填寫的手機號上發送劇情信息。(不知道這麼過分的劇透服務,有多少客戶購買)

在視頻網站上看視頻,網站編輯經常直接就用標題劇透了最新一集的重點內容。在某些 app 里,還會專門標出哪一段有精彩劇情,提供直接轉跳觀看功能。

當然了,足球賽還是要熬夜看的。看賽事直播,不僅可以帶著懸念享受賽事,還有一種自己參與了比賽的代入感。而重播時,基本都知道了比分結果,味如嚼蠟、心如止水。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圖片來自: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劇照

不過也有很多影視劇的骨灰級粉絲,就像福爾摩斯一樣,從海報、演員採訪、預告片等各個渠道挖掘下一集影片的劇情,成立專門的社區、群聊一起劇透。

《權力的遊戲》的粉絲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們從自己寫結局,研讀黑客曝光的劇本,再到用人工智慧預測劇情走向,無所不用其極。

從 2011 年開始有學者研究劇透對觀感的影響,不過有趣的是學界逐漸出現了兩個對立的觀點。

心理學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坦菲爾(Nicholas Christenfeld)認為劇透是有積極作用的:


劇透讓閱讀體驗變得流暢,能夠更好地體味電影里的細節,從而沖淡劇透的負面情緒。

另一位名為朱迪思·羅森鮑姆(Judith Rosenbaum)的學者在劇透研究中,增加了新的變數「用戶性格」,從刺激需求、認知需求的差異出發,得出的結論是:


那些有著高度情感刺激需求(need for affect)的人,享受突發事件引起的情緒,是反對劇透的。那些對認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較少的人,不會追求複雜的思維過程,是不介意劇透的。

今年 3 月,荷蘭學者本傑明·約翰遜(Benjamin K. Johnson)發布了利用恐怖懸疑電影對劇透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劇透對觀影的愉悅度、流暢度、共情度影響並不大,小劇透可能會讓喜歡刺激的觀眾對故事轉折更加期待。

還有人認為,「當提前揭示故事的結局時,人們便會高估劇透的負面作用」,因此,人們憎恨劇透是一種「抗拒心理」。人們抗拒劇透破壞了自己獲取故事情節的自由,憎恨劇透影響自己對故事預期和節奏的把控。畢竟為了等某個故事結局,影迷已經等了一年多甚至更長。

總的來說,學術界對劇透心理、行為的研究都是比較片面的,其中一個缺陷就是他們所使用的實驗材料,都是篇幅較短的文本或者影片。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影迷抗拒劇透行為,厭惡他人破壞觀影體驗是真切的。

就算你不是權游、漫威、星戰的影迷,你在看柯南或者懸疑片時,一旦被劇透,也是恨不得跟劇透的朋友絕交。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

劇透對於影片的製作者、發行者來說,是一場考驗。

鋪天蓋地的劇透不僅會嚴重影響觀眾的觀感,引發製作方無法控制的輿論導向,甚至讓還沒有買票進電影院的觀眾放棄觀看。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從左到右,為《復聯 3》到《復聯 4》反劇透公開信

跟上次《復聯 3》上映前一樣,這次導演羅素兄弟 Joe 和 Anthony 也發布了一封公開信,他們表示,《復聯 4》是漫威宇宙 11 年來的完結篇,呼籲看完電影的影迷不要劇透,並且警告:


接下來的幾周里,當你在影院看完《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請不要給別人劇透,就像你不想被別人劇透一樣。……記住,滅霸依然要你們保持沉默。

在《復聯 4》的預告片發布後,羅素兄弟也告訴大家,預告片中的鏡頭並不會出現在正片中,是一個專門為了預告片而製作的「預告騙」。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復聯 4》導演羅素兄弟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想讓觀眾體會當年自己看《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The Empire Strikes Back)時的震撼:

當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我在當天上午 11 點看了《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這部電影讓我相當震撼,而我觀影之前對故事一無所知。我們想要為觀眾復刻這份體驗。

事實上,「泄密型劇透」會對票房收入產生影響,對製作方、發行方而言是真金白金上的打擊。於是在防止劇透上,電影製作方其實比影迷還要緊張和重視。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圖片來自:Twitter

在重磅影視劇的拍攝製作過程中,製作方都會通過各種手段防劇透。《權力的遊戲》、星球大戰系列和漫威系列,是近年來防劇透比較誇張的影視製作方。

他們為了防止劇透泄密想盡了辦法:使用會自動刪除的數字劇本,在片場設置無人機干擾器防偷拍,使用多個假劇本,拍攝虛假鏡頭……

據說這次的《復聯 4》,拍了五個不同的結局。如果電影院可以隨機播放五個不同結局就好了,這樣觀眾就算被劇透了,看電影時依然可以保持一種抽獎時的興奮感。

然而到了電影即將上映的宣發期,電影製作方又會把劇透作為營銷的手段。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漫威系列電影中,不僅有導演寫信大肆宣揚求影迷別劇透,還有亦真亦假的演員說漏嘴透劇營銷。

漫威嚴格管控劇透,演員們每當說漏嘴,都會調侃被「漫威狙擊手」(Snipers)瞄準。

漫威的演員陣容里,綠巨人的扮演者馬克叔(Mark Ruffalo)和蜘蛛俠的扮演者荷蘭弟(Tom Holland)是屢次上榜劇透黑名單的人。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綠巨人扮演者馬克叔直播首映,圖片來自:Welens

馬克叔曾經在《雷神 3》首映禮上忘記關掉 Instagram 直播,於是全球有 2000 多個粉絲直播聽到了電影的前 10 分鐘內容。最後漫威工作人員殺過來通知他關掉,並沒收了他的手機。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蜘蛛俠扮演者也經常劇透

從當年在直播上劇透第一部《蜘蛛俠》,到 Instagram 直播泄露《復聯 3》的海報、《蜘蛛俠》續集的內容,荷蘭弟堪稱「劇透慣犯」。

不過也有人質疑,這些有意無意的劇透行為,很大程度上是電影營銷宣發的一部分。

一方面,防泄密型的反劇透,前期很好地控制了電影製作方的輿論導向,保留了故事整體的驚喜。

另一方面,這一次漫威反劇透的呼籲在朋友圈、微博刷屏,激發了很多非漫威影迷的好奇心。《復聯 4》在劇透營銷上,甚至營造出了一種「蛛絲馬跡的劇情透露都會影響觀感」的緊張氛圍。

從防劇透到營銷劇透,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被劇透?

▲ 漫威英雄蟻人和鷹眼的扮演者

首映的票很貴,但優越感不需要用惡意劇透來體現。朋友們剋制一點,尊重一下還沒有看的觀眾吧。I love you 3000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kindle 電子書更便宜?你可能不知道電子書所擁有的權更少
華為 P30 系列發布:DXO 拍照第一,國行 3899 元起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