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若崇禎南遷,大明國祚還能延續嗎?

若崇禎南遷,大明國祚還能延續嗎?

明朝作為大一統政權的國祚二百七十六年,加上南明共有三百一十五年。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朝最後一任正統皇帝,得到四方認可。亡國之君的他有種「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感覺,勤勉救不了亂世之國。南明苟延殘喘三十九年,憑藉著沒多大信服力的藩王。有人疑惑,若崇禎南遷,大明國祚還能延續嗎?下面筆者就來和大家絮叨絮叨。

崇禎想過議和,保留大明國祚,進行過實際行動,對象是後金八旗,卻被大臣泄露出去下不了台,此事就不了了之,再沒提過這事。1644年4月23日,兵臨北京城下李自成想崇禎皇帝提出議和,條件也是相當豐厚:李自成自認闖軍兵強馬壯,請求割大明已無實際掌控力的西北一帶給自己為藩屬地(不奉詔不覲見,獨立於明朝之外),然後給出百萬軍餉勞軍。若是同意,李自成願意俯首稱臣,為大明退去遼東八旗。

李自成是聰明人,知道後金八旗即將入關,自己無法以一敵二(大明和後金),只能安撫一個去打另一個。這事看起來對雙方都有利,尤其是即將亡國的崇禎。但崇禎皇帝常常出人意料,竟然直接拒絕。私以為他是看不起農民起義軍出身的李自成,寧可玉碎,不為瓦全,崇禎可能是忘了他的祖先朱元璋也是起於微末的乞丐,也曾是元朝農民起義軍,忘了李自成是漢人,後金是關外的異族。

試想一下,若崇禎是選擇自縊煤山,而是付出一點大義和名聲,讓李自成和後金在北方爭鬥,自己去南方積攢勢力。南京有著和北京一模一樣的中央政府機構和相配屬的官吏,崇禎完好無損的到達就能上任了。而且整個大明最富庶的地方最在南方,南京這一帶。

南方天災人禍的情況較北方更好,統治掌控力度更是沒得說,人心民心都還在朱明。何況這崇禎皇帝是正牌皇帝,得到宗廟社稷的認可,不會有多方勢力找到其他藩王來進行角逐內耗。當崇禎自縊前夕,在北京城附近還有救援不及的勤王軍隊,邊軍中最精銳的吳三桂軍也在趕來的路上。只待崇禎詔令一下,一起下江南。南方各地軍隊更是不少,例如左良玉、黃得功、劉澤清等大將,崇禎有恩於他們。

崇禎南遷唯一的阻力,可能就在於北京朝廷的高官們,他們大多數的家族在北方,基業在北方,勢力在北方,人脈在北方,到了南方和那些根深蒂固的南京顯貴爭鬥,恐怕會被吃的連骨頭都不剩。而北方作為大明棄地,他們的一切將不復存在,除非他們降清或者誓死留下保衛。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官員到了南方還是原來的官職,或者是由南京中央官員直接替換下他們,再或者是考核選拔?這些都是朝廷諸公的顧慮,不願意南遷的最主要原因,說什麼祖宗家訓都是虛的,實在點的就是南遷損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崇禎皇帝魄力還是不夠啊,經歷的事太少太少,沒認清這些官員的本質。換成朱元璋或朱棣來,南下遷都不是兩三下的事。所以,若崇禎南遷,大明國祚還能延續,延續多久就看崇禎個人本事和繼任皇帝本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且看豎子如何坑害一代軍神,到死都沒想到自己是被人算計
古往今來唯一一位敢在盛世造反的人,是自大,還是自信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