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Topic: 為自習空間移除近半藏書,耶魯圖書館翻新計劃遭學生抵制

#Topic: 為自習空間移除近半藏書,耶魯圖書館翻新計劃遭學生抵制

#Topic: 為自習空間移除近半藏書,耶魯圖書館翻新計劃遭學生抵制

今年1月,耶魯大學的圖書主管 Susan Gibbons 提出了一個看似毫無爭議的計劃:從本科圖書館的中心位置移出數以萬計的書籍,為更多的自習桌椅騰出空間。

這項更新計劃完成後,耶魯歷史悠久的巴斯圖書館預計將有 84000 本圖書撤出轉移,佔全館上架書目的 58 %。

一方面來講,這似乎是無可指摘的,數字時代對於圖書館的衝擊讓它從一個借閱場所變得更接近於大學生的自習室。在過去十年中,巴斯圖書館館藏的流通比例下降了近一半。在加上學生總數的不斷增加,圖書館的座位變得尤為緊張。

這也順應了全美大學校園圖書館的一個趨勢,在空間和資源的兩難問題面前選擇前者優先。

#Topic: 為自習空間移除近半藏書,耶魯圖書館翻新計劃遭學生抵制

耶魯圖書館外部,右側為巴斯圖書館。來源於 Wiki Commons

但這項提議迅速在耶魯的學生群體中引起憤怒和抨擊,他們認為這是對「書籍文化」的一種攻擊,並讓圖書館的意義本末倒置。

「學生們希望在書架的包圍中工作。」耶魯大學人文和哲學專業的 Leland Stange 表示,「是書籍的分量和厚重感讓學生喜歡在圖書館學習,而不只是隨便找一個休息室。」

「減少這個圖書館的書籍保有量,是為了讓它變得現代化並且精簡——就像機場航站樓一樣,但這並不讓人感到舒服。」即將畢業的 Olivia Facini 說,「誰會喜歡在機場航站樓里呆上很長時間?反正我不喜歡。每個人都討厭轉機的等待時間吧?我不想像在等待轉機的航班一樣,對待我的學業。」

另一些學生則相信,圖書館的瀏覽方式是線上檔案無法替代的。「圖書館所擁有的潛力是,學生可以在閱覽時隨機地拿起一本陌生的書,並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計算機科學的大三學生 Felipe Pires 認為,「這不是網路的運作模式,這不是超鏈接的運作模式。」

英文教授 Leslie Brisman在耶魯每日新聞的社論版大力抨擊了校方的改造計劃。他認為這將「巴斯圖書館變成了巴斯客廳」,是讓消費者興趣凌駕於學術判斷和圖書館價值觀之上的糟糕案例。更不用說,這次「連消費者,也就是學生們,都並不買單」。

以 Leland Stange 為首的學生群體組織了一項線上請願,抗議巴斯圖書館的改造;他們還發起了一項名為「閱覽巴斯」的活動,近 1000 名學生參與其中,保證自己每周都至少從圖書館借出一本書,來顯示年輕一代對於印刷文字的重視。

這場運動迅速獲得了大量耶魯大學本科生的支持,其中不僅有社科文學專業,還包括了許多原本較少從圖書館借書的,來自科學、技術和工程專業的學生。

校方沒有預料到這項計劃會引發如此之大的反響。為了應對這一騷動, Gibbons 後來宣布了一項更新版本的翻新計劃。根據該計劃,圖書館將保留 61000 份印刷品,而不是 40000 份。項目的新時間表保證了圖書館將在秋季學期開始前重新開放。 Gibbons 還發布了一份 Excel 電子表格,供學生和教授用來表明他們想要哪些書卷被保留在圖書館中。

題圖來源於 Giph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快遞業增長連續放緩第二年,這背後是關於快遞和消費的 7 個變化趨勢
上海繼續推進智能製造,這次引來工業機器人巨頭ABB建廠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