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工關節置換不是一勞永逸

人工關節置換不是一勞永逸

來自河南的陳阿姨今年58歲,4年前在當地做了人工關節置換術,但術後不久就出現紅腫疼痛,找原來的醫生檢查治療,被告之「膝關節有炎症」。陳阿姨從此過上了拐杖生活。直到最近到廣州檢查才發現,她的膝關節已經爛得一塌糊塗,醫生對她說:「你的人工關節已經移位、脫落了,必須馬上做關節翻修手術。」

感染引起關節假體鬆動

人工關節置換不是一勞永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據解放軍第458醫院骨科主任李松介紹,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能夠使不能活動的關節變成活動的關節,主要適用於治療重度疼痛和膝關節功能障礙,如膝關節各種炎症性關節炎,部分膝關節畸形、不穩定、活動度喪失的患者也可以做實施手術。

陳阿姨當初就是因為老年關節退變,左膝關節長年疼痛,本以為做了左膝關節置換手術,可以鬆一口氣,沒想到術後不久又出現紅腫熱痛。李松告訴記者,患者剛到醫院就診時,關節組織壞死明顯,關節假體處於鬆動狀態。在正常情況下,手術後過了10—15年,骨和人造關節之間會有鬆動,但陳阿姨術後就有出現炎症,究其原因主要是手術後發生感染,導致人工關節發生鬆動。

人工關節置換不是一勞永逸


牙周炎腳癬慎換人工關節

「引起感染的最常見原因有兩種:一是手術過程造成醫源性感染;二是病人當時的體質問題,可能身體其他部位有炎症或感染,如患牙周炎,長腳癬,感染可以通過血液傳播,引起關節感染。」李松提醒,牙周炎、腳癬患者都不適合做人工關節手術,需等控制感染後再考慮手術。

全身和局部關節的任何活動性感染都應視為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絕對禁忌症。下列情況也應考慮禁忌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

人工關節置換不是一勞永逸

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於功能位,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癥狀。相對禁忌症包括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嚴重疤痕化或沒有足夠的健康組織覆蓋;

肢體供血不足的患者和患有嚴重周圍血管疾病;

全身情況差或伴有未糾正的糖尿病,還有年紀輕、術後活動多、肥胖、手術耐受力差等,這些因素在術前均需仔細考慮。

關節翻修防止再發感染「人工膝關節一旦出現感染或無菌性鬆動,就需要進行關節翻修手術。」李松指出,人工關節鬆動應待感染控制後,進行關節再置換,應注意的是再置換關節的感染率遠遠要高於第一次手術。

文|健康養生周刊

編輯 姚贊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按摩這四個穴位 益腎又防病
你知道嗎,消退妊娠紋有技巧,可以這樣做

TAG:健康養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