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論:「一帶一路」連通中外共贏新橋樑

社論:「一帶一路」連通中外共贏新橋樑

近年來,全球經濟融合大潮滾滾向前,隨著中國影響力與日俱增,以「一帶一路」倡議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成為主動選擇。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方同應邀參會的150多個國家、9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共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大計。

從倡議提出至今5年多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影響力日益擴大。在此之前的22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發布,2013年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紮實推進,取得明顯成效,一批具有標誌性的早期成果開始顯現,參與各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對共建「一帶一路」的認同感和參與度不斷增強。

就經貿角度而言,2013年至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佔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7.4%;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

事實上,「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說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和發展趨勢,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紅利,諸如國家間資源稟賦、比較優勢不同導致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令多方受益;資本、勞動力、技術等經濟要素可在全球範圍內尋求高回報,並將提供公共平台和公共產品的成本大幅降低。

然而,隨著近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一些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因國內製造業轉移出現失業等問題,開始增加限制性措施和規定。甚至,全球範圍內的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作為一直受益於全球化的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有必要搭建國際經濟合作橋樑,帶動全球合作向更高水平良性發展。

結果令人欣喜,「一帶一路」使得開放合作發展成果造福各國人民。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合作,有的國家建起了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條現代化鐵路,有的國家第一次發展起了自己的汽車製造業,有的國家解決了困擾多年的電力緊缺問題。中國同沿線國家共同建設的82個境外合作園區,為當地創造了近30萬個就業崗位。

而且,「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地區乃至世界各國共同開放,並通過互聯互通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源頭活水」。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最新研究表明,「一帶一路」合作將使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1%至2.2%,促進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至少提高0.1個百分點。

從更高層次的視角來看,「一帶一路」倡議有志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經濟全球化作出了中國貢獻。過去五年多的實踐,正是在通過推動各國和地區之間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不僅修橋鋪路、貨殖興盛,而且以文化之、互鑒共榮。

應該說,中國近幾十年的經濟成果很大程度得益於對外開放,如果說以往的開放主要是順應西方發達國家構建的國際秩序,那麼隨著中國經濟的影響力日甚,我們同時需要以自己主導的方式開放。「一帶一路」倡議無疑就是這樣的開放,隨著「一帶一路」深入推進,必將成為中外共贏的新橋樑,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一帶一路」工商界成績單亮相,高峰論壇將安排一批現場簽約
斯里蘭卡總理:當前最緊要的是追捕襲擊者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