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今日亮相國博

「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今日亮相國博

西漢彩繪繭形陶壺、唐代彩繪陶駱駝、宋代白釉刻花碗……2019年4月24日下午,「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了700餘件義大利返還中國的文物藝術品。

今年3月23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義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交換關於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這批文物藝術品於4月10日抵達北京,回歸祖國懷抱。

根據此前新華社報道,這次796件套文物時間跨度長達5000年,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民國時期,器物種類多樣,保存狀況較為完好,總體價值很高,是中國歷史各時期生產生活場景、精神生活面貌、文明發展進程的實物見證。

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表示,此次文物返還,是中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中歷時最長的案例,也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中國流失文物回歸。它們的回歸,根源於中意兩國人民對文化遺產始終不渝的熱愛,得益於中意兩國久久為功的雙邊機制建設,樹立了兩國文化遺產保護合作的里程碑。

根據公開資料,2007年,義大利文物憲兵在本國文物市場查獲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藝術品,隨即啟動國內司法審判程序。中國國家文物局得知相關信息後,立即對接義大利文化遺產主管部門,開展流失文物的追索返還工作。2019年年初,義大利法院最終作出向中方返還796件套文物藝術品的判決。

據中國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社會文物處處長吳旻介紹,中方將立刻與義大利文物憲兵進行具體對接,啟動文物回運的相關工作。

據介紹,在10餘年時間裡,中意兩國政府共同秉持保護文物的決心,克服文物數量眾多、跨國取證困難、訴訟程序變化等諸多不利因素,堅持通過司法、外交等途徑開展合作,最終攜手促成這段文物回歸佳話。

新華社報道稱,本次展覽將在國博南4展廳持續至6月30日。負責本次展覽展陳設計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開放空間管理部工作人員趙囡囡介紹說,700餘件展品彙聚於1個展廳,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此,本次展覽採取了完全創新的展陳方式,根據展品的特徵,以「廊架」式的通透展櫃,分5層對一部分展品進行倉儲式展示,讓觀眾能夠以俯視、平視等多角度欣賞展品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深陷網貸平台鑫合匯爆雷風波,美都能源計提大額減值約6.15億
交通運輸部就《水運工程標準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