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一到正式場合就緊張,父母如何培養孩子不怯場的能力?

孩子一到正式場合就緊張,父母如何培養孩子不怯場的能力?

文|淘媽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的孩子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課堂上不敢舉手發言,上台演講時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家裡來了不熟悉的客人孩子就躲在房間不出來……這些都是怯場的心理在作祟。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各式各樣的正式場合,比如才藝表演、升學面試、小考、中考、高考等各種考試,然而孩子的表現卻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總能在正式場合超長發揮,有的孩子卻經常發揮失常。

很多家長將這種現象視為運氣,其實不然。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在於關鍵時刻掉不掉鏈子。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說:任何人的差距,在於關鍵時刻你怯不怯場。不怯場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與運氣無關,那麼造成孩子怯場心理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

1.超出孩子的心理舒適區

比如家裡來了很多客人,孩子卻躲到了自己的卧室,通常是因為這樣的場景超出了他們的心理舒適區,他們並不習慣很多人在一起聊天的場景,內心會感到恐懼和不安。

2.對自己的表現不自信

比如有些孩子在才藝比賽時,遇到強大的對手,表現屢屢失誤,腦子一片空白,孩子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審視自己的語氣和儀態上,根本無法專心表演。

3.總是擔心負面評價

很多孩子表現不佳,是由於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比如老師一提問問題,孩子就會緊張,為什麼會緊張呢?因為他怕答不上來被其他同學認為很笨,很丟臉。

很多家長在孩子怯場時,往往是這樣鼓勵和安撫孩子的「不要緊張」「保持冷靜」「用平常心對待,正常發揮就好」。其實這樣的鼓勵不但沒有可操作性,反而會起反作用,孩子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緊不緊張,越是想著不緊張內心就越緊張,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怯場心理呢?

1.正視緊張情緒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很多成年人在正式場合也會緊張,即便是奧運會冠軍,在拿到金牌後,也會說剛才比賽時是很緊張的。其實怯不怯場,並不在於孩子當時緊不緊張,而是孩子處在緊張的情緒下能不能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很多時候家長們把緊張視為一種不好的情緒,認為緊張就等於失敗。人在特定場合的情緒是很難控制的,如果我們一味地告訴孩子「不要緊張」,結果只會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緒上,而非專註於發揮自己的實力,正視緊張情緒是克服怯場的第一步。

2.搞定緊張

為了能讓孩子在緊張的情緒下,也能做到當下的事情,日本人氣心理訓練師森川陽太郎,在《如何培養不怯場的孩子》一書中提出「OK線」的心理訓練法。所謂「OK線」就是在孩子正式上場之前,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做到什麼樣子就算OK。當孩子體會到達到目標的成就感,就會不斷地自我肯定,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建立在緊張的狀態下也能全力以赴的意識和自信。

3.幫孩子建立基於自己的評價標準

在豐衣足食的今天,我們很多人依然覺得自己不幸福,其根源就在於總是不自覺和他人進行比較,從我們日常的一些口頭禪就可初見端倪:「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老公」,其實這些都是以他人的評價為基準,是一種畸形的成長體系。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同感,這個標準並不在於他人是如何評價的,而是孩子在理性認識自己優點和缺點的基礎上,肯定自己接下來做出的努力和成績,換言之是讓孩子與過去的自己相比,而非他人。

淘媽說:培養孩子不怯場的能力,並不是教孩子如何避免緊張,而是讓他們在一點一滴中與緊張和諧共處,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幫助孩子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另外父母是孩子很好的榜樣,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接受現實的自己,經常給自己設定一個個小目標,不斷鼓勵自己前行,孩子自然會在耳濡目染中茁壯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媽育嬰 的精彩文章:

懷孕8個月,離預產期越來越近,胎兒是什麼樣子的呢?
傷害子宮的幾大行為,你的不注意,容易失去當媽媽的機會

TAG:淘媽育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