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跨越241年,她讓這本古籍變得「活」起來!

跨越241年,她讓這本古籍變得「活」起來!

在逝世241年後,清代文學家羅有高也許想不到,他在乾隆年間的遺著《尊聞居士集》一書,目前正在順德圖書館內進行修復。

這一本清代的古籍得以出現在順德圖書館內,源於順德容桂一位熱心企業家的捐贈。

雖說「紙壽千年」,但順德圖書館古籍修復室工作人員張月蘭卻深知,要與文學家羅有高的這段跨時空邂逅更加美好,並讓他的著作《尊聞居士集》再綻光芒,其實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與努力。

這其實是一項不亞於建橋修路的浩大工程,古籍上一頁書的修復需要經歷至少20多道繁雜工序,且更需要修復工匠的心靈手巧。而張月蘭為此,其實已悄然做了13年的精心準備。

跨越241年,她讓這本古籍變得「活」起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被蟲蛀破損的古籍書頁。

-40℃特製冰箱「凍」一周為古籍殺蟲

順德擁有全國百強區之首的經濟實力,不僅讓順德擁有一個國家級圖書館——順德圖書館,更讓她擁有一批熱衷於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市民粉絲。

順德建縣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至今已567年,在熱心市民的捐贈支持下,一批明清和民國年代的古籍、手抄本、契約文書,目前正珍藏在圖書館5樓的古籍典藏室內。

因為書架上多為年代久遠的寶貝,古籍典藏室一般不對公眾開放,且還需24小時保持恆溫恆濕環境。在典藏室內,有一台特製且溫度可低至-40℃的冰箱,它是用來殺蟲的。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但一本能夠傳承百年甚至千年的古籍,卻要遭遇環境改變後帶來的極大挑戰,比如蟲蛀、鼠嚙、老化、酸化、霉變、黏連、絮化、火燼、水漬、油漬等物理、化學反應,均會給書籍帶來破損。

張月蘭拿到熱心市民捐贈的《尊聞居士集》時,發現有些書頁的蟲蛀度已達到60%-80%。如何修舊如舊?她先是用柳葉刀輕輕拆書揭頁,拍照存檔、清理編碼,制定初步修復方案。

殺蟲是接下來關鍵的一步,她把古籍放進典藏室冰箱里,在-40℃的低溫里,將古籍「冷凍」一周後再拿出,「不僅殺了蟲,還將蟲卵也一網打盡。」

精心調配弱鹼水清洗修復古籍

從冰箱里取出,配紙、修補書葉將是下一道工序。古籍一般用的是宣紙,但其0.04-0.05毫米的脆弱輕薄以及歲月帶來的細小若微書洞,卻是張月蘭要攻克的技術難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月蘭的修復工作台上,欲修復的書頁兩邊必有綿紙、毛筆、噴瓶,另一旁的小碗里則裝有小麥和澱粉融合而成的漿糊,還有一個塑料杯里則裝了約3/4高的鹼水;事實上,她的工具箱里還有更多寶貝,如揭頁用的柳葉刀、測書頁用的千分測厚規、測水酸鹼度的檢測器以及鑷子、刷子等。

「用於修復的水須是弱鹼水,書在流傳過程最容易老化酸化,修復時就用弱鹼中和,必要時我們還會對書頁進行清洗,減弱書頁酸化程度。」只見張月蘭小心翼翼地拿起沾了漿糊的毛筆,再輕輕地將修剪過的綿紙黏在破補的書洞上。而在她的工作台後面,洗書池、板牆、修復晾曬台等作業區靜靜地等待著她的光顧。

跨越241年,她讓這本古籍變得「活」起來!

張月蘭在修復工作台上用毛筆修復書頁。

「我一頁一般要修2個小時左右,有些頁面小洞太多,在修補時要注意周邊不能留白太多,會顯得不美觀。」張月蘭介紹,館藏古籍多是雕版印刷的成品,古籍版式有天頭地腳,中央有版心、魚尾、象鼻,邊欄還有四周雙邊、左右雙邊、四周單邊等不同,在修復時也要留心注意。

據了解,編碼修復的書頁經過一頁頁精心處理後,還需再一起經歷壓平、折葉、修剪、錘平、配護葉、搓紙捻、理齊、打眼、加封面、裝訂、貼書籤等工序,一本古籍才算真正宣告修復完成。

跨越241年,她讓這本古籍變得「活」起來!

修復過的書頁。

今年將重點攻克「木魚書」修復

在廣東省圖書館的支持下,2018年順德古籍文獻修復室正式投入使用,張月蘭和喻雯虹是目前修復室內兩位專職工作人員。

知名收藏家馬未都認為,與傢具、古建、古董修復不同在於,古籍修復工藝其實更難,除了古籍書頁薄外,上面的文字信息也需儘可能完整地保留,這更要求修復工匠心靈手巧。

端起這碗古籍修復的飯碗,張月蘭坦言確實不容易。在大學期間,她主修圖書館學,研究方向便是古籍整理。這是一個相對冷門的專業,但有付出才有回報,「古籍整理其實就是對古籍的研究,我提交的畢業論文就是針對一個古代文學家的研究,包括他的生平與作品,只有理解了作家本身,對於修復其古籍才有的放矢。」

2006年進入順德圖書館工作後,張月蘭還曾先後受單位委派,到中山大學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參與古籍修復的培訓,以學徒制的方式,跟隨古籍修復的老師們一邊實踐,一邊積累經驗。

「這其實就是一門技術活,但古籍修復的專業在2007年前並不太重視,多數學校開設的是中專專業,後來才慢慢提升為大專、本科甚至是碩博。隨著國家的強大,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古籍的保護與修復,能夠學以所用,也是我的榮幸。」張月蘭說,《尊聞居士集》其實是「小試牛刀」,今年她的工作重點是修復館藏里的順德文學古籍,一個專題一個專題地來修。

她舉例,起源於明末、興盛於清代的館藏「木魚書」將是她的攻堅目標。作為嶺南文化的特有產物,木魚書是木魚歌的唱本,以粵語創作。而木魚歌作為廣東曲藝的一種,屬於彈詞系統,也叫摸魚歌,後來衍生出龍舟說唱、南音等。

張月蘭說,不同於雕版印刷的古籍,木魚書多為手抄本,在修復過程要先用特製的電磁爐蒸過,否則直接用漿糊抹上書頁時,原書頁上的墨遇水容易向四周暈染散開,而一旦蒸干水分,墨不外染,修復方才順理成章。

在順德圖書館典藏室內,悠悠的靈香草味不僅努力在驅蟲,更讓1.5萬冊古籍書香瀰漫,當修復古籍的張月蘭聚精會神地工作之時,佛山大城工匠的精神在傳承,更在為佛山文化的高質量發展揭開新的篇章。

來源:南方網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古籍善本在當代中國傳播的文化意義
周叔弢傅增湘藏書校書合璧舉隅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