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女人離婚後才明白,餘生最好的活法,莫屬「十二個字」

女人離婚後才明白,餘生最好的活法,莫屬「十二個字」

導讀:

面對行將就木的婚姻生活,唯有改變才是唯一的王道。

很多婚姻沉悶無趣,男人怪女人沒有風情,蠢蠢欲動去獵奇;女人怪男人不呵護,體諒,怨憤毒舌被勾引。為了老人,為了孩子,為了面子,離婚的代價太過沉重。

他們常常是在貌合神離的婚姻中各自去外面尋找溫存,不惜鋌而走險。最後被對方發現,要麼撕心裂肺,要麼萬箭穿心,要麼家庭大戰,要麼離婚走人。

但是不管哪一種,傷害的不止是兩個人,還有各自的家庭和孩子。所以,當兩個人沒愛了的時候,我的建議是,好合好散。

我的讀者在後台留言稱,剛結婚的時候和他掏心掏肺的過日子,現在結婚8年了,慢慢的習慣了互不關心,各過各的,前兩天剛扯了離婚證。

女人要看得開,男人愛你,就好好享受被寵愛;男人不愛你,就好好享受自由。

她的留言著實給我上了一課,很少有女人能活得如此洒脫,我猜想,她一定是個經濟獨立的聰明女人。因為沒有足夠的底氣,女人一般不會輕易走出圍城的,哪怕在裡面生不如死。

有位離婚的朋友對我說,離婚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卻是別無選擇時,最好的選擇。

女人一定要擁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不管你遇到的是什麼,經歷的是什麼,你都要有這樣的能力,而不是把幸福寄托在他人的給予上。一個真正美滿的家庭。

不僅需要媽媽的付出,同樣也需要爸爸的用心,一個形式上完整,卻充斥著負能量的家庭,未必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甚至還有可能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

所以,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女人應該多愛自己,離與不離,只是一種選擇,讓自己幸福,才是終生需要做的功課。

女人離婚後才明白,餘生最好的活法,莫屬「十二個字」——自己有房,車裡有油,兜里有錢。

通過與這位朋友的交談,我發現,餘生最好的活法,便是她這樣的,人到中年,自己有房,車裡有油,兜里有錢。想談戀愛的時候,就找一個志趣相投的。

不想談的時候,就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如果有幸遇到對的人,似乎也會考慮婚姻。如果一直喜歡的人不出現,出現的人不喜歡,那麼可能會一直這麼單著。

周一到周五,全身心的工作,奮鬥事業,周六周日的時候,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出去兜兜風,聊聊天,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離了婚,也可以過得很充實。

就看你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當下的生活。怕就怕一直沉浸在消極情緒中無法自拔。就連章子怡都說了,感情的事,強求不來,如果有一天,他不愛我了,那就隨他去吧。

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是無法勉強的。變了心的男人,不要也罷。

所有自身自帶幸福感的女人,都具備一個現實的前提,那就是兜里有錢,於此同時,自己有房,車裡有油。

現代社會不知怎麼了?女人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來自媒體的調查,未婚女性買房的人越來越多,這個數據說明了什麼?我想,一方面代表女人越來越獨立自強了。

另一方面也說明,現代社會的婚姻結構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在我們父輩那一代,似乎一直都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結了婚,就安心相夫教子。

男人就一心一意賺錢,養家糊口,遇到矛盾和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想到離婚,想到換人,而是修,修理。把對方改造成適合婚姻的樣子,於是吵吵鬧鬧,一輩子也白頭了。

再來看當下人的婚姻,似乎更多是一種合夥制,你很好,我也不差。就像一個公司里,兩個人是合伙人似的,大家各司其職,共同發展好事業,並不存在一個人為另一個人負重前行的狀況。

每個人都很自私。考慮最多的永遠是自己。

在這樣的狀況下,安全感這種東西,自然自己給自己比較踏實。

女人有自己的房子,委屈的時候,不至於走出那扇門無處可去,想要一個人靜一靜的時候,也能有自己的私密小空間,房子雖然不是家,但卻可以讓人活得有底氣。

尤其是離了婚的女人,離開他之後,最起碼你和孩子,還能有一個容身之處。有人說,男人的房子,是為結婚準備的,女人的房子,是為離婚準備的,著實有理。

車裡有油,可以在關鍵時刻,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自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舉個簡單的例子,凌晨的時候,孩子發高燒,第一時間需要就醫,這時候打車顯然會耽誤病情。

如果你自己有車,自然會方便很多。

兜里有錢,更是重中之重。錢,對男人來說,是尊嚴;對女人來說,是底氣。

面對婚姻的不幸時,不論男女,如果沒錢,相信誰也不敢瞎折騰,因為折騰不起,因為你沒有追求和把握幸福的籌碼。

反之,如果你活得自給自足,那就是另一番境界了。總而言之,人到中年的女人,最好的活法,莫屬這十二個字,兜里有錢,自己有房,車裡有油,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叫獸楊 的精彩文章:

刻骨銘心的愛情,一輩子只有一次
受過傷的女人選擇「為愛痴狂」會有多難?看看37歲任家萱

TAG:叫獸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