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國畫清風雅集:畫品神逸虛實生 小閣幽棲賞賓虹

國畫清風雅集:畫品神逸虛實生 小閣幽棲賞賓虹

黃賓虹六七歲時已涉染丹青、叩問畫理,直至九旬卧病臨終之際,仍以手指在蓋被上勾山水、畫梅花,一生勤勉如此。有研究者和愛好黃賓虹繪畫的「黃迷」們把他早期和中晚期的畫風分別稱為「白賓虹」和「黑賓虹」,這是個形象的說法,但略嫌簡單籠統了些。

「白賓虹」一般指黃賓虹早年臨擬古人的作品。黃賓虹的家族中多為「徽商」。「徽商」自明清以來就有收藏書畫、資助畫家從而抑揚畫風的傳統,黃賓虹的父輩們也不例外。從孩童時,他就開始臨習家藏或族中親戚收藏的古迹,主要的臨寫對象有沈周、查士標、董其昌等,稍長臨王蒙、石濤、龔賢等。一方面這說明徽商與明末清初文人畫家圈子共同的趣味,另一方面,這一系文人畫家大都強調線條骨格,給黃賓虹的筆墨觀和一生的筆法探索產生了深刻影響。

黃賓虹 秋山悟道圖

題識:畫品神逸,必於平中求奇,純綿裹鐵,虛實相生,法備氣至,任極自然而已。丙戌,予向。

印文:黃賓虹、片石居

詩堂(張仃題):渾厚華滋。乙酉孟夏。遼西八九叟它山張仃拜題。印文:它洞、張仃

我們在黃賓虹早年即所謂「白賓虹」的畫里看到,他強調線條,但更注意用筆的松秀靈動,並且著意與臨習對象保持距離,避開某些過於強烈的或過於個人化的風格特徵。比如他臨仿倪雲林的作品,並不一味地用宿墨枯筆營造幽淡;曾見過藏於歙縣博物館的臨漸江畫稿,是用中鋒勾勒而不是側筆折帶皺等典型的漸江風格。這種淡化「風格」、不刻意於「個性」追求,也不急於自創面目的早期山水畫,正是因為具有「淡宕松秀」的審美特徵而被稱之為「白賓虹」。這或許也正體現了黃賓虹藝術生涯的「謀略」,看似平庸,卻為日後奮身一搏保證了方向路子的純正,也練就了靈活多變的身手,更留出了騰挪的空間。

黃賓虹 岩屏青影

款識:微漣不動見容成,忘卻蟬鳴與鳥鳴。忽有小風輕颭過,暗移青影上岩屏。賓虹。

印鑒:賓虹

王伯敏題識堂:暗移青影上岩屏,賓翁曾一畫再畫,此另一本也。乙亥王伯敏恭題。鈐印:王伯敏印、半唐齋

黃賓虹畫風的轉變,即由「白」變「黑」,大致是在60歲以後。當然這關乎黃賓虹畫學思想的確立和成熟的過程,但這期間,黃賓虹從上海遷居安徽貴池,但因遇洪澇而返回上海這一事件,或許是使其畫風從此濃黑厚重起來的一個來自自然的原因。因為貴池湖舍、豪雨連天成了黃賓虹日後創作的一個常見題材,而筆下的墨色也明顯潤澤淋漓起來。當然,更重要的是,從那以後黃賓虹確實多了遊歷山水的機會,比如兩次桂林、廣東、香港游,兩次返回歙縣黃山,游雁盪山盤桓半月,70歲那年在四川青城峨眉諸勝居游一年多。

而「黑賓虹」畫風的內在成因,首先是由早期的以明人的立場方法上窺宋元進入到以來源於自然的真實生命的感悟來解讀宋元人的理法。比如,以黃賓虹的看法,「北宋多畫陰面山,如夜行岩壑間」,而米芾雲山是「虛中取氣,如有呼吸」。在雁盪、四川,黃賓虹詩文中多有「嘗於深宵人靜啟戶獨立領其趣」的記錄:入夜攜筆遊走山間,感受四圍山巒起伏如虎豹般或盤踞或奔跑,體驗什麼叫「萬壑奔騰」;江岸月夜,仰望群峰在月光照耀下的光影變幻,悟到了如何用筆墨表現光影、表現虛實關係的微妙;在一場突來的暴雨中,坐看青城山的風雨喧囂和石樑飛瀑,體會天地間自然生命狂放的力量,體會「雨,點」與「米點」之間怎樣相通於一種自然理趣。

「黑賓虹」最重要的特徵是來自自然生命的信息逐漸取代了人們所熟諳的明、清以來的舊有模式。在技法上,他開始自主、自信地選擇范寬、李唐等質實、剛性的用筆,用宋人層層積染的方法,著力構築渾穆深邃、滋潤淋漓的風格基調。而這其中,尤其是後期,有兩個古人,應該是黃賓虹非常留意的取法對象,一個是被稱為「放逸」的元代的方從義,其綿韌且具運動感和書法意味的線條,最合表現自然生命的律動;再一個是明末程遂,其筆法頓挫逆行,墨色枯簡中見華滋厚潤,最能表現自然生命的強健和蒼茫曠遠。正是這些獨到的取法和實踐功夫,讓黃賓虹晚年的畫繼續前行、繼續升華,尤其90歲前後的「衰年變法」,已不是一個「黑」字可以概括的了。

黃賓虹 粉嶺山色

黃賓虹認為,「揚之高華,按之沉實」即韻遠與質實的平衡是倪雲林、黃公望畫中的高妙之處,但他們都是「從唐人刻劃獷悍中伐毛洗髓而來。」惲南田崇尚「虛空粉碎」,謂畫紙上若有靈異之氣在漂浮,然這種「虛空粉碎」的境界非有一種拔身凌空的內力不能致。黃賓虹在「黑密厚重」以後,在九旬之年,到達的正是這種境界。只是這種境界,一方面,是用筆墨解悟中國哲學的高妙境地,另一方面,黃賓虹的解悟已超出古人而具近代特徵。

黃賓虹 小閣幽棲

款識:南枝凄絕冷香飄,小閣幽棲清閟高。莫訝調絲琴韻杳,尋仙海上石嶕嶢。爾疋先生悼亡之戚,郵詩畫以慰之。黃山黃賓虹。

印文:賓虹

鑒藏印:維熊珍藏

黃賓虹 秋江小景

題識:赤葉楓林落酒旗,白沙洲渚夕陽微。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暮歸。秋江小景,黃賓虹畫。

印文:黃山予向、片石居

題籤:秋江小景,賓虹紀游作。

說明:黃賓虹自題籤條。

黃賓虹 黃山雲門

黃賓虹 巒影江南

此畫構圖頗具匠心,視覺上以平遠為主,遠山高聳,近景則是低矮坡石,兩樹造型頗異,相互纏繞,冷暖色調交織,佔據畫面中心,樹下一人物臨江獨坐,若有所思,整幅不似有意造景,而是對景寫生。黃賓虹生平九上黃山,五上九華,四上岱嶽,先後遊歷大江南北之名山大川,寫生畫稿盈箱滿篋,對於山川,他有著深刻理解,信筆寫來,亦見精神,此畫筆法簡練,蒼率深曠,畫家以水墨為主,點彩為輔,運用墨色的變化,求濃以淡,黑里透白,實中寓虛,乾濕交錯,墨色交融,使畫面呈現出一種生氣盎然的山間意境。

題識:隸體證士習,前身錢玉潭。維虔如可作,巒影寫江南。樂三方家先生屬,八十六叟賓虹己丑。

印文:黃賓虹印、冰上飛鴻館

黃賓虹 陽朔紀游

《陽朔紀游》以淺青綠畫法繪製,設色雅逸,溫潤蘊籍,令人娛目養眼。畫面氣勢恢弘,開闊大度。近山遠水,層巒迭嶂,亭台茅舍,錯落有致。崇巒靈秀,草木茂盛,湖水漣漣。江上孤舟點點,更顯飄渺。亭台樓閣隱現於崖側溪畔,意境鬱勃澹宕。畫面布局簡繁有度,疏密適當,上部留白恰到好處,更覺天高雲淡,意境深遠。畫面上山川樹木,大都由長短筆觸的皴法和濃淡乾濕大小各異的墨點,看似無序卻有致地點綴成形。山體、植被的深黑,一方面昭示著大地植物的活力和生機,另一方面也讓留白出來的山道、房屋顯的更為醒目。

題識:宋范石湖云: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余游陽朔,考陽朔一山二岩分湘漓,朔為三水之源,海、嶠、衡、巫諸山會於陽朔,縣之得名以此。四百里中,孤崖絕巘森聳駢植,類三峰九疑,析城天柱者,凡數十里,昔米南宮所畫陽朔山圖,今不可見,茲即舟行兩岸,憑眺之處,寫其大致。予向。(陰山工作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2 的精彩文章:

當世界名畫遇上那些明星
北京、台北故宮的 「國寶」 宋畫,放大10倍看,嚇不到你算你狠!

TAG:書畫藝術收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