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宋代的葉夢得曾有一篇《旦必讀書》

書中大意是說:

早晨起來,必須先讀上三五卷書,端正思想,然後才可以做其他事。

晚上點燈後也要這樣,如果遇上沒事幹的日子,就應整天不離書桌。

如能這樣,一生永遠不會向下走,成為下等人。

如果看到其他事情,自然不會胡來。

我(葉夢得),近兩年來視力極為昏暗,看小字很艱難。

然而即便是盛夏之夜在帳中,也一定讀書。

到困極了的時候,才就枕睡眠,不這樣就覺得胸中虧欠了什麼,像是有什麼沒有了結的事似的,往往睡也睡不香,更何況是白天呢!

如果凌晨就操辦俗事雜務,或者忙忙碌碌,或者默默閑坐,這樣日復一日,與書卷漸漸疏遠,哪裡再能考慮研究學問呢?

這樣的話,就是不演變成流俗之人,也不過是一個只知吃飯穿衣的痴獃子弟罷了。

何況再去賭博下棋,飲酒作樂,搜尋玩物,結交狐朋狗友,一旦有這類行為,近者二三年,遠者五六年,沒有不家破身亡的。

這些不必我講,自己明白了,那麼也許可以免除災禍。


蘇軾是一位思想非常複雜的文學家

他的作品常表現出複雜多樣甚至矛盾的思想傾向。

這個特點,也反映在他教誨子侄的詩文中。

他希望子侄能出人頭地,光耀門庭;也鼓勵他們甘於淡泊,隱居守分。

他曾經說:「惟願孩兒愚且魯」,又欣然於兒孫的聰明好學。

但矛盾中又有統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蘇軾自己這樣奉行,也這樣教育後代。

有詩如下: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節)

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譬如飲不醉,陶然有餘歡。

君看龐得翁,白首終泥蟠,豈無子孫念,顧獨遺以安。


不管古人還是現在的我們,我們讀書奮鬥,其根本目的大都一致,為了維護個人、家庭或者家族的社會地位。

而葉夢得要求子女讀書也是為了其一生不會做下等人。

另一方面,他重視讀書也是考慮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認為經常讀書可以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防止沾染不良習氣

這裡,特彆強調的是讀書作為一種高雅健康的活動,對人的性情氣質所起到的熏陶作用,而不是僅僅強調「聖賢之書」對人思想上的教導作用。

可以說,葉夢得要求子弟經常讀書,既是出自功利性的考慮,又有不局限於功利的見解。

這一點,對於今人是應該有所啟發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都挺好》?其實,未必好!
指尖的記憶,擦肩的緣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