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關於量子物理學常見的七個誤解

關於量子物理學常見的七個誤解

關於量子物理學常見的七個誤解

關於量子物理學常見的七個誤解

1.「量子物理學就是不確定性」

錯誤! 量子物理學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設計的最精確的科學學科。 它可以極其準確地預測某些屬性,精確至小數點後10位。

這個誤解部分源於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的「不確定性原理「 。他提出,在一個量子力學系統中,一個運動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動量不可被同時確定。

當量子物理學用於計算其他量時,例如原子的能量或磁性,它的精度令人驚訝。

2.「量子物理學無法可視化」

量子物理學描述了通常「奇怪」且難以圖片化的物體:例如波函數,疊加狀態,概率幅度,複數等等。 人們只能用數學方程和符號來理解它們。 然而,當我們教導和推廣它時,我們物理學家總試圖形象化它們。 我們使用圖形,繪圖,隱喻,投影和許多其他設備。 有爭議的是這些圖像的準確性,因為圖像難以準確地表示量子對象。

3.「甚至科學家也不太了解量子物理學」

作為該領域的主要明星, 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自己也說:「我想我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人理解量子力學。」 但他隨後立即補充道:「我要告訴你大自然的行為。」

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是該學科的創始人之一,他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總結:「那些在第一次接觸量子理論時不會感到震驚的人不可能理解它。」

4.「一些傑出的理論家提出了量子物理學的整個概念」

量子物理學的整個歷史恰恰相反: 實驗室實驗在一開始就引發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如光電效應,黑體輻射,原子的發光光譜等。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尼爾斯·波爾和其他人試圖解釋時,才出現輝煌的理論家。

隨後進行了進一步的基礎實驗,包括奇怪地從鎳反彈的電子,奇怪地被磁場偏離的銀原子,低溫下完美導電的金屬等等。 然後再次出現了理論和概念:引入了二元性,自旋或超導性。 理論與實踐之間高效的「來回」交流是物理學的基礎。 除非極少數情況下,否則通常會先進行實驗。

5.「愛因斯坦是量子物理學中最大的敵人」

可憐的老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經常被描述為量子物理學的惡毒對手,可能是因為他的名言,「上帝不會擲骰子」。 然而他並沒有反對量子物理學,更重要的是,愛因斯坦創造了它!

1905年,愛因斯坦根據馬克斯·普朗克的著作撰寫了他的基礎文章,「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 。 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光是由小的,個體的和量化的物體組成的,稱為光子。 這就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並非他對相對論的研究而獲獎。

愛因斯坦可能因為與尼爾斯·玻爾的討論而獲得了聲譽,特別是在解釋和量子現實的概念上,因為他不接受非局域性的概念。 後來,糾纏和違反貝爾定理的實驗證明他錯了,並證明沒有隱藏變數。 愛因斯坦完全理解量子物理學的相關性,他只是遇到了一些問題。

6.「量子物理學沒有實際用途」

量子物理學可能是現代物理學中最有用的學科:一旦物理學家理解光,原子和電子是如何工作的,他們就能夠操縱它們。 激光,醫院核磁共振,LED,快閃記憶體,硬碟以及最重要的晶體管和電子產品,所有這些技術都是由量子物理學家發明的。

7.「量子物理學可能解釋某些替代療法和其他謎團」

許多相信超自然現象和某些「療法」的人聲稱受到量子物理學的啟發。 印度裔美國人迪帕克·喬普拉是這種方法最著名的支持者之一。 他發展了一種量子神秘主義,大量引用諸如「人體量子體本質」,「能量和信息的局部場與控制論反饋循環」,以及「協調量子力學體「。 然後他聲稱在心靈,意識,物質和宇宙之間建立量子關係。 「量子療法」還提供基於身體的護理協議,被視為「振動和能量場」,主持「振動狀態」和「生物共振」。

這在兩個方面是不誠實的。 第一個在於使用科學術語來神秘化量子物理學,而實際上並沒有神秘感。 實驗室實驗和日常生活已經證明其有效性。 另一方面,這些療法或信念所描述的現象都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最重要的是,量子物理學中的定義非常精確,但它們在這些偽科學中被完全濫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