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印度製造究竟有多不靠譜?

印度製造究竟有多不靠譜?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步消失,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家把眼光放到了印度,那裡有九億甚至更多的人口,工資水平也非常低,僅有中國大陸的三分之一。據相關媒體報道。郭台銘在接受採訪時說:今年iPhone手機將會在印度進入量產階段。企業大佬說話,總會引起不小的波瀾,畢竟,郭台銘背後代表著上百萬的就業機會,以及幾千億的生產總值,按照經典的財務理論,資金只要流動起來,總會找到升值的機會,可一旦資金外流,工人、設備、廠房閑置,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郭台銘宣布在印度量產iPhone,對於全世界都是一個重磅消息,也勢必會再度引發經濟學家的討論,如今的關鍵問題在於:印度的生產效率需要多久才能趕上中國,他們真地能複製中國製造的黃金時代嗎?

這些年,印度電影、文化都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流行,如《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等,給人的印象是,印度在真正的發展前,需要先擺平自己的國民素質問題,他們歧視婦女、不講衛生,作風懶散、強烈的宗教化,都會深深地影響製造業的生產效率,印度有多麼得不靠譜,印度製造就有多麼得不靠譜,或者說與「高效率」之間格格不入。

量產iPhone,不止於人多,更關乎成本?

郭台銘宣布今年在印度量產iPhone, 這不是大話,但總有些「託大」的感覺,正如總裁當年說要在三年內上馬100萬台機器人,雖然大方向不錯,但實際的效果卻有些折扣,可以預見的是,印度量產iPhone是沒有錯的大趨勢,但絕對不是主要出貨地。目前,河南鄭州、四川成都是iPhone的主要生產地,相關的產業鏈日臻成熟,他們能在短短三天內架設起20條iPhone生產線,然後,趁著消費者熱情未退,組裝出成噸、成噸的智能手機,銷往全球各地,而當iPhone銷售進入淡季時,管理者又能通過調整加班,或者和平解約的方式,快速釋放掉二十萬人,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此外,富士康大陸工人的素質也相對較高,他們大都是來自專科院校的年輕人,精力和體力都非常旺盛,肌肉記憶力非常好,加之,製造工作簡單,僅僅需要培訓三天就能輕鬆上崗。

相比之下,印度員工的素質就顯得比較寒磣,事實上,去過印度的人都知道,很多人即便是在大街上遊盪,也不願意去找工作,而工作的人,也缺乏職業規劃,往往是賺夠了錢之後,就離職瀟洒一番,於是,印度員工是會要求企業提供周薪,以便自己「缺勤」或「離職」的時間更加靈活,顯然,這種心理狀態根本不符合蘋果和富士康的要求,要知道,兩家企業在建制生產線時,常常需要投資上億元,也就是說,他們捨不得設備閑置,只能要求自然人員工白夜班生產,印度人懶散的性格,註定了其製造業的不靠譜。

此外,iPhone的組裝生產屬於高精密度電子生產,對工人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比如攝像頭工站,需要絕對的清潔,員工的汗液蒸發都有可能導致功能失效,每一位流水線員工都要佩戴「手指套」,以確保不會產生靜電擊穿和零部件臟污,但是印度人一向以「手抓飯」聞名全世界,短期之內根本不可能改用筷子或者刀叉,沾染在手指上的菜湯估計輕輕鬆鬆地就能毀壞幾塊主機板或者其他關鍵零部件,基於此背景,印度人工雖然便宜,但物料消耗以及設備稼動率都遠遠趕不上中國大陸,如果印度管理者還想要敲一筆「關稅」的竹杠,弄不好印度製造的成本還要高於中國大陸,而大量不靠譜的行為,又會導致品質隱患。

量產iPhone實在是一件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事兒,印度可以找到足夠多的工人,但要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品質,絕對不是「人海戰術」就能搞定的。相信憑藉郭台銘的豐富經驗,他只會把一小撮的iPhone訂單丟到印度,試試水而已。

基因突變,富士康製造能否改變印度?

相信去過印度的人都知道,這個國家還有很多不靠譜的行為,基本上有一種根植於基因的不靠譜,比如,印度的交通非常落後,秩序混亂,如果想要超車的話,就會肆無忌憚地按喇叭;餐館非常地不衛生,不僅會用手抓著吃飯,而且還經常會吃出琳琅滿目的蟲子,外地人剛去印度,是需要準備長期在馬桶上工作的,還有,印度的聖物是神牛,它們可以隨處丟下牛糞,人類不能驅趕神牛,甚至不能處理它們的排泄物,相關的互聯網更是超級卡頓,比中國的網速慢50倍左右,就更不要提什麼二維碼支付了。

面對如此不靠譜的印度,蘋果和富士康還要堅持去建廠,計劃中也包含著一種使命感,一種榮歸故里的驕傲。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蘋果的高管團隊中有一個龐大的印度幫,這些都是從印度社會中脫穎而出的精英,他們可以熟練地講英文,是一個個的工作狂,同時,放棄手抓飯改用西餐的刀叉,注意個人形象和生活質量,正是這些蘋果高管有著鮮活的「蛻變」精力,他們才會將定地認為,通過經濟發展、企業制度、文化輸出,印度是有希望被改造的,於是,蘋果要求富士康在印度建廠,包含著落葉歸根、榮歸故里的感覺,況且,依照富士康的體量和工作制度,郭台銘也成功地把自己的理念輸出到中國大陸各地區:鄭州富士康以前僅僅是一片棗樹林,現在變身iPhone Town,周邊的河南人開始轉變思路,依靠誠信經營、服務意識來賺取利潤,而非傳言中的坑蒙拐騙,收入增加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生命質量這些事情,更重要的則是,蘋果和富士康對產能和品質都有著非常變態的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當地管理者工作效率的提升,如海關、行政、人力招募、安全等等,正因為有龐大的製造需求,這些衙門體系,正漸漸蛻變成服務體系。

郭台銘要在印度量產iPhone,不僅要向其注入資金、設備和技術,更要灌輸精品生活、精緻管理的理念,以促使印度製造從「不靠譜」向著「越來越靠譜」轉變,總之,我們之所以要善待優秀的製造產業鏈,不止於利潤數字,更在於對社區生活的深刻影響。(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斯坦丁 的精彩文章:

工業富聯究竟有什麼前景,郭台銘轉型升級還是自我挖坑?

TAG:康斯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