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啟超戊戌變法革命失敗後,出人意料擁護袁世凱稱帝,原因很複雜

梁啟超戊戌變法革命失敗後,出人意料擁護袁世凱稱帝,原因很複雜

眾所皆知,梁啟超除了追隨康有為擁光緒皇帝進行維新變法,還在辛亥革命後與革命黨死敵袁世凱密切合作,最後竟出人意料地擁護袁世凱稱帝,支持恢復帝制。儘管戊戌變法是晚清君主立憲制的「曇花一現」,但君主立憲制的靈魂悄然融入了梁啟超的政治血液。

戊戌變法時,梁啟超擁有了一個比以往推行新政更有利的形勢,那就是雖深陷鬥爭漩渦但誠心改革的皇帝在背後全力地支持。這似乎讓梁看到了真正能夠「新民」的途徑——那就是依靠一個賢明的君主,通過開明的政策設置一套合適的制度,來系統地實現「新民」的理想。就像英國、日本那樣民主的君主立憲制。這段經歷儘管失敗了,也正是從此潛伏梁啟超一生的「開明專制」思想的第一次實踐。

這一階段的梁啟超,把所有希望全部傾注在這位皇帝身上,以推行培育人才的教育事業,即使1898年9月的政變使改良成果流產,當年12月流亡到日本的梁啟超仍然在回顧變法時感慨「改革的成果之一就是,支持民間私立新式學堂紛紛開設,使得民智不斷提升。」

把民間私立新式學堂的功勞歸之於皇帝的那些詔書,對於這位愚忠了一輩子的光緒皇帝的梁啟超,在此後同樣希望通過一位聖主的恩德來激發人們革新的願望,可是梁啟超錯了,因為民眾對皇帝聖主並不感冒,所以並不像日本那樣對天皇崇拜。

更遺憾的是,當時那位陷於深宮的孤獨「聖主」並沒有足夠的政治權力和變革資本,除了毫無實際意義的下詔,他幾乎無力推動改革事業,就是設立京師大學堂也前後折騰了三年。當時的梁啟超以為,這是全國上下不關心改革,只求自保眼前利益的官僚太多,才使得「改革黨人孤身入重圍之中,四面楚歌,所遇皆敵」,從而導致了後來的政變失敗。

他不知道改革要怎麼樣才能得到民眾的支持,只想用皇帝的無力呼籲,可是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正是這個皇帝帶來的,又怎麼會獲得支持呢

維新改革的事業寄望於一個已然腐朽的政府本身期望它改革自身,這讓一批舊官僚革自己的命、斷自己的前途去成就新制度的努力,只能落得自相矛盾的下場。後來梁啟超在1921年《內政歟外交歟》的演說中也曾自嘲:「因為我從前始終脫不掉『賢人政治』的舊念,錯誤的始終想憑藉一種固有的舊勢力來改良這國家」,對照起來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所以後來,梁啟超經歷一件事之後,從1922年起在清華大學當老師,從此退出了政治舞台,收起了往日的政治激情。

作為一個認識到人民坐等先進觀念的梁啟超,總想通過「聖主」去振興國家是多麼的不切實際。但複雜的現實再次讓梁啟超重新審視自己開出的藥方,因為後來梁啟超7個月的北美之行給了他那美好願望一記響亮的耳光。當梁親身來到美國這個重要的西方民主國家,親身感受其政治生態並觀察了當地的海外華人被無情剝削後,不僅那個鍍金的民主制度之神話黯淡了許多,連那些他曾經痛斥的諸如「有家無國」「私德興,公德喪」等民族性缺陷,在這個發達的工業社會裡竟然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種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末經濟戰:美國就算在中國享特權也被李鴻章打敗三次,最後認輸
錢是戰爭支柱,英國發展出一金融系統稱霸歐洲日不落,你也在用

TAG:有種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