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洞察號首次記錄到疑似火星地震:非常微弱但令人振奮

洞察號首次記錄到疑似火星地震:非常微弱但令人振奮


由「洞察號」機械臂布放在火星表面上的火星地震儀

由「洞察號」機械臂布放在火星表面上的火星地震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5日消息,科學家們宣稱,他們可能已經記錄到首次火星地震,或許這種火星上的地震以後可以被叫做「火震」。

  去年12月份,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在安全降落火星之後伸出機械臂,將一台高精度地震儀布放到了火星表面。在完成必要調試之後,這台設備一直在火星上開展「火震」的監測。


  這台「火震儀」由法國空間研究所負責研製,按照美國宇航局相關聲明稿發布的消息,這台儀器在今年4月6日首次檢測到「火震」信號。儘管科學家們目前還沒有弄清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一信號,但他們認為這應當是一次火星地震事件,而不是由於風或其他環境因素引發的誤報。


  科學家們之所以認為這個信號很可能是一次火震事件,是因為這個信號的特徵很像當年美國阿波羅計劃期間在月球表面記錄到的月震信號。


  「洞察號」團隊一直致力於搜尋火震的信號,以更好理解這顆紅色岩石行星是如何形成的。火星地震發生的原因與地球上地震的發生原因非常不同,對火星地震的研究將幫助科學家們了解火星的內部結構和最初形成過程。

  在地球上,地震主要是由板塊運動引發的。只要具備高中地理的基礎知識就應該知道,板塊是地球最外側岩石圈內劃分出的,包括地殼和上地幔上部在內的剛性塊體,當板塊之間發生相互運動,就很容易產生地震。


  但是火星沒有板塊構造,火星上的地震主要誘因是火星地殼中的斷層和開裂。這些斷層和開裂的形成,主要與隕星撞擊,內核持續的冷卻過程引發的火星地殼收縮,以及岩漿上涌過程有關。


  隨著這些振動波在火星內部傳播,在經過不同岩石和礦物成分區域時,其傳播特徵會產生不同的變化。由於不同物質對於地震波的傳遞和反射等特徵不同,科學家們可以利用這些信號重建火星內部的三維結構,而這些資料對於了解火星早期形成和分異歷史至關重要。相比之下,由於活躍的板塊運動,長久下來,地球內部保留的早期信息已經所剩不多。


  此次記錄到的首個火星地震信號非常微弱,如果它發生在地球上,我們的地震儀器都未必能將它記錄下來;因此,有些遺憾的是,僅憑這樣一個信號,還無法讓我們得知很多關於火星內部的信息。


  但即便如此,科學家們仍然感到十分振奮和驚喜。

  「洞察號」首席科學家,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布魯斯·博內特(Bruce Banerdt)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洞察號的第一批數據延續了阿波羅時代開啟的科學之旅。我們在此之前一直在採集背景噪音,直到現在。今天,這個信號標誌著,一門新的學科:火星地震學,誕生了!」(晨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如果火星上有水,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最優糾纏光源和最大規模多體糾纏態誕生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