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史前文明毀於核戰?科學家發現20億年核反應堆,如今仍在運轉

史前文明毀於核戰?科學家發現20億年核反應堆,如今仍在運轉

1972年,人們在非洲發現了一個20億年前的鈾礦——奧克洛鈾礦。

在礦里還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史前遺迹: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這個反應堆的運轉時間居然長達50萬年之久。

人們發現鈾235的含量極低,人們懷疑這個反應堆是被刻意使用過的。而且這個反應堆並沒有出現失控的情況,否則將導致礦脈被破壞,甚至發生爆炸,很顯然使用者有著成熟的運用知識。

在人類建造的核電站中,一般都是核裂變反應堆。在核裂變反應堆中,我們必須使用高純度濃縮鈾或者鈈作為燃料;然後還必須使用石墨、重水等慢化劑來獲得慢中子;此外反應堆中必須加裝控制棒,使鏈式反應受人控制,以緩慢釋放原子能,不然的話反應將會失控,如此苛刻的條件,在奧克洛鈾礦的「核反應堆」中,是如何實現的呢?很顯然這不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人們不禁要問:是誰留下了這個核反應堆?要知道,人類掌握核能技術,建立第一座核反應堆,只是20世紀40年代的事情。所以能夠解釋的就是在20億年前地球曾經存在過高等智慧生物。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比宮珍藏著一張奇特的古代地圖。在經過研究發現,這張地圖其實就是一張南極洲地圖,因為這張地圖繪製的地形,和南極探險隊在1952年用回聲探測儀對南極冰下地形的探測圖毫無二致。我們有理由懷疑,究竟是什麼文明,在遠古時期就有了類似「航拍」的技術。

所有能夠合理解釋這一切的只能是史前文明的存在,那現在他們去哪裡了?

有很多的猜測,因為地球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是有一個周期性的,地球的氣候只能維持短期的平衡,當這個平衡周期走到了「盡頭」,屆時地球氣候和生態環境將會改變,進入新的平衡周期,這個從一個舊的平衡周期過度到新的平衡周期,這期間將會有一大批的生物被滅絕。地球存在了440億年的時間,這期間更換了很多次的周期,或許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過很多文明。只不過由於氣候和生態的變化導致了滅絕。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地球最早的居民由於地球生態惡化,不適合他們生存,他們所掌握的科技足以支撐他們逃離地球,前往新的宜居星球。

筆者:三體——阿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爵跡探索 的精彩文章:

《黑洞頻率》費解的一幕,太陽黑子促成父子跨越30年的時空救援

TAG:爵跡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