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書是清代官場寶典,讀一遍可保官位不失,熟讀者可保終身富貴

此書是清代官場寶典,讀一遍可保官位不失,熟讀者可保終身富貴

清嘉慶年間,守備彭華在鎮壓白蓮教起義中立有戰功,被四川總督勒保任命為巴州知縣。彭華滿心歡喜但犯愁的是他是行伍出身,不懂得怎麼治理地方。為此,他向歷任州縣官的義兄劉清請教,劉清二話不說,就給了他一部書,這部書共分為十四部,計三十二卷,主要內容就是講述如何做一個好的州縣官。

還真別說,這部書大有來歷,他就是風行清代二百餘年的官場教材《福惠全書》。可以這麼說,凡是大清的州縣官們對它無不深刻研究,視其為官場秘笈,讀一遍可保官位不失,熟讀者可保終生富貴。

《福惠全書》的作者是黃六鴻,康熙時做過兩任知縣,官至工科給事中。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致仕回鄉,次年這部官場教材便刊印出版。這本書幾乎將州縣事務囊括殆盡,其寫法則是在抒寫自己兩任知縣經驗體會的同時,大量引用公牘案例。因其內容的切實和可操作性,一經推出便在坊間盛行,成了州縣官的必讀書。

既然是教人如何做官,那麼《福惠全書》中肯定講得都是如何治理地方,如何做出政績嘍?如果要是這樣看,那就大錯特錯了。《福惠全書》中雖然提到了錢糧刑名等日常事務的處理,但大部分還是教人如何在官場上圓滑處事、謀求自保的技巧。

古代的州縣官都將以民為本作為州縣工作的重點,但《福惠全書》卻直言相告,州縣工作實際上只有兩件事,一是「事上」,二為「安下」,而且關鍵在於「勤」和「慎」,把上級領導侍奉好。

在具體做法上,《福惠全書》指導說萬萬不可忽視卑奉尊、以下侍上的細節。比如給上司送禮務必要親自操辦,若禮物是土特產一類的更不能怠慢,一定要保持新鮮,不能過期。若是上司前來視察,也必須親自抓接待工作,比如安排食宿,接待儀式等絲毫不能馬虎,總之無論大小事,都得事必躬親,讓領導高高興興地來,歡歡喜喜地走。

清代有一千三百多個州縣,每個地方的經濟水平不一樣,有富裕貧窮之分。假如運氣不好被分在了經濟不發達的地方,以至於收入不高。這個時候更不能斤斤計較,同樣要做好上司的工作。

清代慣例,州縣官上任時往往上司會推薦幾個幕僚,這個時候,州縣官就不能拒絕,就是再窮也得收下,萬萬不可借著經濟條件不好而推辭,得罪領導。不僅上司推薦的人不能推辭,而且還要不能光養著不派差事,一定要看前顧後,忍氣吞聲,不能使上司臉上無光,心生怨恨。

眾所周知,古代州縣官奉行的官箴是清、慎、勤三字,官員們往往將「清廉」掛在嘴邊。然而《福惠全書》卻撕掉了這層偽裝的面具,不再作秀,而是將「常例」、「陋規」、「歲例」這些灰色收入放在書中進行探討,而且告誡州縣官們切勿貪圖清官的虛名,而輕易回絕送上門來的大紅包,更不能對這些劫民濟官的項目任意削減甚至得罪同事,坑害後任。

尤其是到了腐敗已經無可收拾的晚清,人們將《福惠全書》的內容做了提煉,將各種官場潛規則進行了精闢的論述,指導新任州縣官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比如在陋規一事上,就提倡州縣官放心大膽地拿,千萬不要不好意思,因為這是沿襲已久的制度。再如一切公務都要紅包回扣,但要講究策略,免得人家說你只知要錢。

再如新官到任,要遵行「公事循舊」的原則。衙門長官辦公是有規定的,具體辦理和執行的各房書辦、各班胥役,也都又自己的「規矩」。除非是明目張胆地觸犯王法,又或是的確不可行,否則作為地方最高長官一定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擅自革除某些潛規則,這樣大家才能相安無事。

《福惠全書》以今天的眼光看來好像和造福百姓沒有什麼關係,但不可否認它的坦蕩,不像有些官場教材那樣揣著明白當糊塗,一個勁的倡導反貪倡廉為官德說教。因此,裡面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也更為讀者接受,其實這也很好地反映了清代時官場的黑暗和腐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迫加入青幫,按輩分杜月笙是他徒孫,黑白兩道都得賣他面子
此人是湘軍第一悍將,太平軍與他相遇,無不提心弔膽甚至繞道而行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