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什麼都不懂?也許是你不讓孩子懂

孩子什麼都不懂?也許是你不讓孩子懂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文|萌芽 來源|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

前兩天跟大家講了我家孩子退出興趣班的事情,後台也有收到來自媽媽們的諮詢,如果不是興趣班而是換成幼兒園,又如何能堅定地做到「退出」這個決定。

我們的擔心可能源自於這點:發現孩子無法適應環境的時候,究竟是讓孩子放棄,還是鞭策孩子來適應環境,怎麼做才能保證這個決定是對的呢?

但實際上在我們有各種擔心之前,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事情,即:無論是退出還是留守,這個決定都不是唯一解,它並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它只是孩子人生路上許多種選擇的其中一種那麼,在這個尋求答案和選擇的過程中,究竟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01

父母不是必須得給孩子做一個安排

前兩天,一個好朋友問我選學校的事情,她很糾結給幼小銜接的孩子報名A校還是B校,所以來請教我AB校的區別,想獲得我的建議。

我當時給她做了一個很詳細的分析表,把AB校的優劣勢和接下來各自需要面對的挑戰都列出來,她聽完後下定了一個很大的決心跟我說:「唉,我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在有壓力的環境下學習,那就選擇A吧。

我聽完趕緊制止她,「不不不是的,我只是給你列出了所有的客觀條件,跟你討論未來可能的挑戰,但你得跟孩子討論下呢,這是孩子自己的擇校選擇啊。

朋友很詫異地看著我,「孩子懂什麼啊,為什麼要跟他討論,就算問了他也不會認真作答的。

是啊,我們內心總是有很多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是基於我們內心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孩子看起來閱歷太淺、年齡太小,話都說不清楚,腦子也不成熟,怎麼可能會明白什麼選擇是對,什麼選擇是錯的呢?

所以,當我們面對抉擇的時候,我們往往下意識會認為「我們必須得給孩子做一個妥善的安排」,但實際上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並不會總是按照父母給的安排去做事。

時常聽著父母安排、接收單方面指令的孩子,更容易叛逆,覺得自己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信任,甚至常常違背父母的指示,表現出抵抗甚至逃避的行為。

可即便如此,我們可能仍然覺得非常困擾,並提出這些問題「身為父母,我為孩子操碎了心,該做的都做了啊」,「為什麼孩子不懂我的良苦用心,不按我說的做,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實際上,這些遺憾並非只能如此,為孩子的人生負責的不應該是父母,我們想像中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實際上只是我們抗拒著不讓孩子去了解罷了。

不管這個問題是大是小,是興趣班是否堅持去上,還是幼兒園如何適應,甚至孩子將來報考什麼學校,當我們給孩子的每一個抉擇下決定之前,一定別忘了跟孩子一起去面對每一個問題,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具備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才能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02

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想解決問題,我們也同樣需要幫助孩子了解目標。如果不知道想要的結果是什麼,或者對問題有誤解,那麼我們有可能會抓錯重點,最後白花了時間功夫。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睡覺之前告訴你,「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我討厭學校」,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不是會很焦慮地說:「怎麼可能不上學呢,學校是必須得上的」。如果把這些當成難題,其實就會陷入跟孩子的角力,我們腦子裡充斥著的只能是「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上學」、「孩子得趕緊睡覺,明天才有精神上學」這件事情。

實際上我們可能一直忽略了說出這句話的孩子覺得什麼才是問題呢?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是什麼?對於孩子而言,真正想討論的話題是什麼?

孩子不上學我們可能第一期待是「能讓孩子上學」就很好了。可是我們卻沒有仔細去想,如果我們採取強迫孩子上學、或者拿其他小朋友積極入學行為來給孩子做榜樣力量,這到底能不能真正達到父母想要的目的,又或者孩子會不會因此跟我們陷入角力的過程,反而更加抗拒呢?

實際上,在面對這種狀況,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界定問題」。比如孩子抗拒上學的表現,我們的期待不是「能讓孩子上學」,而是「如何讓孩子找到幼兒園的歸屬感」,如果換這種視角去想,這個問題是不是就變得不一樣了呢?

要知道孩子喜歡上學是孩子對幼兒園有歸屬感的一種表現。要讓孩子對幼兒園有歸屬感,除了上學這個行為之外,也包括了集體友情、課程興趣、和老師的相處過程,以及在班級里的角色調節,甚至家庭平時跟孩子討論幼兒園時,是能否讓孩子產生興趣等等。

很多時候,表面上看是孩子不想去上學的事情,但實際上孩子真正的問題恰恰在於「學校生活不能夠滿足孩子內心所有的期待」,也許孩子內心的渴望是「快樂又有挑戰的學習,以及能夠在其中找到樂趣」,又或者孩子渴望「能夠結交更多的朋友,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團體角色」。

如果我們總是覺得自己跟孩子的立場不同,那其實是因為我們看問題的視角不一樣,但正因為立場不同,所以我們才需要跳出自己原來的框架,去想一想對方到底想說的是什麼,內心的需求是什麼

與其問自己「父母可以做什麼」,倒不如問問孩子「孩子究竟想要的是什麼」。從孩子的立場來界定問題,讓孩子慢慢說清楚自己的期望,因為最後要解決問題的主角依然還是孩子

03

把焦點放在問題能產生什麼機會

坦白說,人生哪有什麼不困難,無論成人還是孩子,我們都會遇到很多的挑戰和難關。但實際上當我們了解孩子的期望之後,我們需要繼續換一個視角去看,「到底這個危機有沒有可能產生新的機會,讓我們更能充分利用」。

很多時候針對孩子的缺點,我們需要做的是消除影響,不要總是把改正孩子的缺點當成首要的任務,而是想想最可行的機會是什麼。

就好像如果我們想要制止一個1歲小孩子打人的行為,如果只是一味的強調「你不要打人」往往是得不償失,而如果換成「你可以試著輕輕地摸摸我」,這個效果反而會好很多,這便是消極關注和積極關注兩者截然不同的效果

哪怕隨著孩子長大,問題越來越複雜,但當孩子有進步或者做出成果的時候,哪怕是再微小的成績都應該被看到。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總是不願意融入集體,每次參加集體活動都躲在角落裡一個人玩,那與其思考「如何才能讓孩子不一個人玩」,倒不如去想像「如何讓孩子跟小朋友更親近」,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這個危機是幫助孩子學習「如何重新締結人與人之間良好關係」的很好機會。

要達到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接下來還得做什麼呢?

觀察孩子平時是如何跟朋友們互動,或者注意到其他小朋友之間有什麼良好的互動方式,以及在日後創造出一些合適的機會讓孩子去破冰,再輔助以恰當的鼓勵和肯定,讓孩子積累更多的勇氣和信心。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每一次人際交流技巧的提高,並且放下自己內心對獨自一個人玩的負面執念。

可反過來,如果我們的重心是「如何才能讓孩子不一個人玩」,那我們可能會更在意孩子每一次自己玩的狀況,並且在孩子每一次自己玩的時候焦慮、斥責、擔心,結果也不難想像,孩子只會更加害怕。

試試在把「改善孩子的缺點」當成目標之前,先定這個目標:「如何讓孩子有自信去做事情」,積累孩子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讓孩子始終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很多時候這才是克服苦難很關鍵的情感支持。

實際上無論是興趣班,幼兒園,還是擇校問題,答案都不會是單一的堅持或者放棄。有家庭選擇了「孟母三遷」,也有家庭更傾向於「積極協調」,甚至也有家庭選擇了放棄,可無論如何,能夠幫助我們真正培養孩子的是我們跟孩子討論問題的過程。

我們提出的問題反映了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思考角度會決定了我們是一個怎麼樣的父母。

與其問孩子為什麼做不到,不如問問孩子的期待是什麼;

與其問孩子為什麼不開心,不如問問孩子如何才能更快樂;

與其抱著擔心去看每一次挑戰,不如滿懷希望去尋找危機里的機會。

世界上困難何其多,但如果孩子從沒試過自己去解決過一個問題,不曾真正從自己的需求去想問題,也不曾為別人提供幫助,那麼可想而知,孩子會更容易錯過能讓自己人生美麗閃耀的精神源泉,也會更缺乏力量去迎接成長的挑戰,這才是真正的遺憾!

實際上每個家庭的選擇都需要被尊重,年幼的孩子也很需要爸爸媽媽給出最終的方向和指引,所以最後的決定表面上還是父母做的,最起碼教孩子適應環境的是我們,或者給孩子辦理退班手續的還是我們。

只是說我們在做每一個決定之前,能否想清楚到底這個決定是自己想要的,還是孩子想要的,我們到底是怎麼樣看待這些問題,都說危和機是並存的,那我們是否能夠看到危難中的機會,哪怕再微弱,如果能夠燎原呢?

好啦,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文章里找到一些力量,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做不到,只是我們還沒做到而已。換個角度去想,我們的自主感和勝任感可以很不一樣。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不跟孩子角力的相處之道。

--------End---------

作者簡介

文章授權轉載自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主理人萌芽,兩個男孩的媽媽,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香港註冊社工,長期研究親子溝通和親密關係,創辦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研發有孩子教養課、正面管教課、情緒管理課等高質量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2-7歲孩子的「害怕清單」:如何給恐懼找一個出口?
6歲女兒疑似性早熟,醫生的建議和媽媽的反思

TAG:二胎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