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時人都將劉伯溫比之諸葛亮,可為何朱元璋只給了劉伯溫一個伯爵?

時人都將劉伯溫比之諸葛亮,可為何朱元璋只給了劉伯溫一個伯爵?

時人都將劉伯溫比之諸葛亮,可為何朱元璋只給了劉伯溫一個伯爵?

朱元璋是貧農出身,當過放牛娃,做過和尚,天下大亂後迫於生計朱元璋還要過飯,但是起兵後的他卻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將各路軍閥擊敗,趕跑了蒙古人,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大一統王朝——明朝。朱元璋能從一個社會底層人一躍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帝,這與和他一起打拚的功臣分不開關係。在統一天下後,就是要對功臣論功行賞了,朱元璋也是十分豪氣,封了一百多位功臣。包括以徐達、常遇春為代表的25位公爵;以唐勝宗、陸仲亨為代表的79位侯爵;以汪廣洋、劉伯溫為代表的12位伯爵;以王清、王鳳顯為代表的11位子爵和以王愷、孫炎為代表的23位男爵。

民間一直有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可為何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劉伯溫只被朱元璋封了個伯爵呢?俸祿只有240石,比公爵李善長少來了三千多石,就是比同為伯爵的汪廣洋還要少上一小半。朱元璋大方的封了這麼多功臣,為何對劉伯溫的封賞卻如此吝嗇?

首先要知道秦朝以後很多朝代都效仿秦朝的制度,封爵需要有軍功。所以最初跟隨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武將都得到了應有的爵位,而劉伯溫加入朱元璋集團已經是至正十九年的事了(公元1359年),此時的朱元璋早已在南京站穩了腳跟,所以劉伯溫這麼晚才加入朱元璋集團註定爵位要比別人低一些。況且劉伯溫是一介文官,爵位本身就不會太高。歷朝歷代遵循的原則就是給文官實權,給武官高位,所以那些爵位高的大都是武官,劉伯溫作為文官有權力,卻沒有很高的地位。

劉伯溫是元朝至順年間的進士,擔任過元朝的官職。直到公元1359年朱元璋聽聞劉伯溫和宋濂的大名後,才重禮將這二人聘請到南京,可見劉伯溫還是挺難請的,朱元璋是花了大價錢的。但既然是花錢請來的,那跟那些從起義初就跟隨自己的人肯定不一樣,朱元璋打心裡還是特別重視一直跟隨自己的人,對於劉伯溫這種半道出家的,能重用,但和其他同生共死的兄弟沒得比。在朱元璋的團隊里,劉伯溫是資歷最淺的了。而同樣是文官的李善長資歷卻很深,李善長與朱元璋的其他文臣都有交情,所以就算朱元璋想給劉伯溫高位,憑他的資歷也不敢受用,否則李善長和其他文臣一定不服氣。這種會導致內部不團結的事朱元璋不會去做。

劉伯溫投靠朱元璋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但不是雪中送炭,沒有劉伯溫朱元璋一樣可以成功,畢竟打仗硬實力最重要,擁有徐達、湯和、常遇春等名將的朱元璋統一天下只是遲早的事。對於劉伯溫這種外來人才,朱元璋不能過於信任。朱元璋曾經問過劉伯溫誰能擔任左丞相,可是劉伯溫自己想當左丞相,無奈的他只能隨便推薦了幾個人,比如汪廣洋、胡惟庸等人。這雖然是朱元璋的試探,但也能能看出劉伯溫在他心中的位置並不高,劉伯溫能獲封一個伯爵就已經很不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塵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安史之亂後唐朝為何沒有滅亡,反而還存在了近150年?
劉邦、劉秀和朱元璋都是白手起家的開國皇帝,誰的能力更強呢?

TAG:風塵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