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民黨戰俘太多,解放軍四招分辨官與兵

國民黨戰俘太多,解放軍四招分辨官與兵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俘獲了數百萬的國民黨軍俘虜,僅從全面內戰爆發至1948年2月,人民解放軍就俘虜了國民黨軍一百餘萬人,其中各級軍官就達3萬餘人。

據統計,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間,國民黨將軍176名當了俘虜。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間,國民黨將軍當俘虜的人數上升到326名。1948年7月至1949年6月間,當俘虜的國民黨將軍更是飆升到562名。僅僅三年間,一場解放戰爭就讓1064名將軍成為了階下囚。

被俘的國民黨軍軍官,由於長期受蔣介石反動集團的「正統」教育,思想頑固,雖經教育改造,有所轉變,但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其立場為我所用。而被俘的國民黨軍士兵,多出身貧苦,經短期教育後,較易轉變思想,能迅速調轉槍頭參加人民解放軍。

為此,解放軍展開了大規模的策反瓦解工作,尤其是對俘虜軍官的審查工作非常重要。中原軍區在審查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兵時,發現兵報官、大官報小官、特務長多的奇怪現象。如在山東東港俘獲的國民黨軍第六十八軍的一批軍官中,特務長佔了70%;華東軍區在對整編第74師的俘虜進行審查的過程中,發現俘虜們在進行登記的時候,出現「三少四多」的情況,即國民黨軍政工人員、諜報人員、部隊主官少,書記、文書多,軍需、司務長多。

在如此眾多的國民黨俘虜當中,如何分辨軍官與士兵,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做好軍官的審查工作,解放軍指戰員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甄別方法,能夠較容易的區分出誰是普通士兵?誰又是軍官?

第一個是看俘虜寫字。

每個國民黨俘虜兵都要求登記上冊,填寫一張個人基本情況信息表,寫出自己的名字、部隊番號、擔任職務、家庭地址等。經常寫字的人,中指的前端會磨得比較光亮,這是有文化的軍人,有可能是軍官,需要特別注意,經過審問基本可以判定身份。有的說不識字,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往往是一般士兵。

第二個是看吃飯時的表現。

開飯時炊事員把飯桶拿出來,放到操場上。開飯哨子一吹,那些斯斯文文的,還有點架子的一般是軍官,士兵就不一樣了,多是搶飯吃。

第三個是看手和肩頭。

軍官的手和士兵的手不一樣,軍官的手比較細膩沒有老繭,士兵的手則不同。肩頭也不一樣,士兵扛槍行軍,肩頭會磨出一個鼓包,軍官則沒有。

第四個是看額頭。

軍官戴大蓋帽,時間長了額頭上會卡著一個紋印,士兵都戴布帽,額頭上基本不會出現印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古代戰場上將軍不容易死?
「鬼子」如何變成日寇的簡稱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