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大飛機終於有救了!國產發動機及時救駕 深刻教訓警示中國

俄羅斯大飛機終於有救了!國產發動機及時救駕 深刻教訓警示中國

利刃/TONE

在波音737MAX系列客機遭遇安全危機的同時,其它大飛機製造企業的日子卻也過得不是很舒坦:歐洲的空客遭遇了美國政府"拉下水"般的關稅攻勢,難以叩開美國市場的政策大門;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UAC)也碰上了美國的"全面制裁",MS-21幹線客機上由西方供應的複合材料和發動機已經斷供,或面臨著斷供的風險。

好在對於俄羅斯人而言,救星來得還算不太遲:在近日,UAC已經收到了兩台俄羅斯自主設計和製造的PD-14發動機,它們將用於MS-21幹線客機的實際裝機測試。

圖為第三架MS-21原型機,其後的第四架飛機將用於PD-14的裝機測試。

在MS-21的早期規劃中,該機選用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的PW1400系列齒輪渦扇發動機作為"啟動動力",而迄今為止MS-21-300的三架原型機都確實配裝普-惠的PW1431G發動機,表現也都還算說得過去。

但普-惠的發動機好歸好,和客機本身無關的問題卻多如牛毛:首先,由於大量應用美國境內製造的零件,搭載普-惠發動機的俄羅斯客機要出口到哪個第三國,還另外需要美國財政部的許可,俄羅斯人和加拿大人說什麼都不頂用。

圖為垂垂老矣的伊朗波音727客機,其它國家的該機早已退役。

事實上,相當一部分俄羅斯客機的潛在用戶之所以選擇俄羅斯,就是由於制裁或外交因素,買不到西方的民航客機,或是買了之後得不到維護服務。既然如此,美國必定不會對俄羅斯MS-21幹線客機和SSJ-100支線客機對這些國家的出口行為簽發許可,畢竟"不聽我話就沒好果子吃"向來都是美國對外施壓的慣用手段,把這些市場向俄羅斯人拱手相讓更是美國人完全不能接受的結果。

圖為在複合材料產線上整體建造的MS-21客機機翼。

當然,比起上游原材料被直接斷供,不能自由向國際市場推銷就幾乎可以說是小問題了:以對俄克里米亞問題制裁為由,負責從西方採購碳纖材料,並為MS-21客機製造機翼與機身艙段的俄羅斯AeroComposit公司也被列入了制裁名單,而俄羅斯先前從美國赫氏、日本東麗等企業購買的碳纖只夠4-6架MS-21的製造所需,"斷供"已然板上釘釘。

而即便俄羅斯原子能集團能及時帶著國產碳纖"救場",MS-21的另一個軟肋也可能隨時遭遇斷供,這就是上文提及的PW1400系列發動機。

圖為搭載PD-14進行試飛的伊爾-76LL測試平台飛機。

從研發進度來看,MS-21和同體量的中國商飛C919基本上算是"齊頭並進",都在推進後續原型機的取證適航,爭取向商業試運營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在MS-21的航空動力自主化方面要遠比中國快得多:自去年通過俄民航局的適航審查之後,PD-14發動機迄今就已經積累了16台的總產量,從今年開始每年產量預估可達20台——即便西方由此斷供普-惠發動機,PD-14也完全能夠支撐起MS-21完成商業化運營工作。

圖為中國CJ-1000AX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模型。

俗話說得好,圖窮匕見:在波音"圖窮"的今天,美國自然是不惜使出"關稅武器"、"補貼武器",乃至於"制裁武器"在內的一系列手段,爭取把其它國家的民航客機製造業也一起拖累到波音的水平線上,至於商業信譽,乃至於國家聲譽,在現實的利益面前美國都可以將它們統統拋棄。

而有了國產發動機做底,美國也就不會在相應的配件上做"斷供"的心思,在國際大飛機競爭局面越發詭譎的今天,進展神速的俄羅斯PD-14顯然非常值得借鑒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全球防護最強步兵戰車:由中國打造 裝甲比三代坦克還厚
波音盼來一個大救星!直接撥款一百多億美元 10年之內交貨就行

TAG:利刃軍事 |